走进不科学_第五百八十九章 营养摄入问题....解决!(依旧是万字,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九章 营养摄入问题....解决!(依旧是万字,求月票!) (第2/4页)



    “所以过去这段时间咱们西海和隔壁的陇右都快成敌特的团建区了,一茬茬的跟蟑螂似的冒出来,打都打不掉。”

    说着。

    老周忽然又想到了什么,指着身边的火车说道:

    “还有这次送来的黑水虻幼虫,老李,知道组织上为什么不提前通知你们吗?”

    “原因就是这段时间西海这边的敌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为了保密起见,必须限制知晓情况的人员范围。”

    “后来首都一合计,得,反正你们的养殖室已经搞好了,那么干脆就谁都不提前通知吧,这样可就再稳不过了。”

    “......”

    李觉顿时一怔。

    好家伙。

    合着是这么回事呢.....

    他就寻思着组织上怎么会来个突然袭击,原来是因为敌特最近因为u2的失联开始应激了?

    记得前几天叶笃正还和他说过什么蝴蝶翅膀风暴的道理,莫非这就算是其中一种?

    随后他又上下打量了一番老周,第二次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周,你们辛苦了。”

    “嗨,这算啥?”

    老周却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看起来很洒脱:

    “要是你们能再打下来三架u2,别说长胖20斤了,长成耳根那样我也没意见啊!”

    “可惜啊可惜,当初打u2的时候我不在场,错过了那番好戏,要不然今后我还能给我孙子吹吹牛批呢。”

    李觉原本的脸色还有些凝重,结果愣是被老周的这番话给逗笑了:

    “啊哈?再打三架?”

    “那恐怕不行了,你别忘了,对岸现在的u2就剩下了一架,来大陆的胆子估摸着更是没有了。”

    “所以老周,你想看到咱们再打下三架u2,估摸着是没啥可能喽。”

    老周闻言一怔,回过神后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倒也是,估摸着就算对岸想再来,海对面也不太可能再给他们送飞机了。”

    “看来我这辈子估摸着是没有亲眼见到u2被打下来的机会了——话说我听说你们基地有一把很神奇的斧头,我朝它许个反方向的愿你说有可能实现吗?”

    李觉:

    “.......”

    老周最后的这番话显然只是打趣,因此很快,他的表情又再次恢复了正常。

    “好了老李,闲聊差不多就到此为止吧。”

    提及正事儿。

    老周整个人的气势也瞬间为之一变,目光变得锐利了起来:

    “使命特殊,现在咱们该开始交接这批货物了。”

    李觉闻言表情同样一凝,做出了倾听状。

    “你看。”

    随后老周指着他乘坐的圆头火车后半部分,介绍道:

    “这辆火车除了烧煤室外一共有六节车厢,首尾两节用于乘人,中间四节都是用于盛放货物。”

    “根据首都方面传来的消息,这批货物一共有七万头左右的黑水虻成虫,以及十五万头的黑水虻幼虫。”

    “这两种虫类都被用湿润泥土加苜蓿草的方式安置在了封闭但可以透气的木箱中,从捕捉成功到现在大概过了五天左右的时间。”

    “其中黑水虻成虫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因此木箱规格是1x1x0.25,每个箱子里头有大概1000只左右的成虫,也就是75个箱子。”

    “幼虫的活动能力低,有些虫卵的活动能力甚至是0,因此一个箱子里大概可以安置3000只幼虫。”

    “所以幼虫的数量虽然比成虫多,但它们的箱子数却要少于成虫,一共只有五十多个箱子。”

    听到老周这番话。

    刚刚被老郭推到老周身边的韩立也下意识点了点头。

    黑水虻的幼虫和面包虫有些类似,属于一种高密度养殖的物种,可以使劲儿折腾。

    这辈子是钓鱼老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面包虫是打窝的一种神器,尤其是可以拿来钓翘嘴...啊呸,说错了说错了。

    面包虫的群落密度很高,一般洗脸的脸盆铺个两厘米的厚度,数量就可以达到千只左右。

    还有后世的蜂巢。

    中蜂标准箱一般由10个巢框的巢箱组成,这些巢框的外围长420毫米,高250毫米——这是行业标准。

    在两面爬满蜜蜂的情况下。

    一个4米x2.5米的中蜂标准连体箱,就可以容纳数万只的蜜蜂。

    因此一个1x1x0.25规格的箱子容纳1000只成虫和三千只幼虫.....

    只能说首都方面还是太过保守了。

    当然了。

    考虑到这批黑水虻的重要性,首都那边谨慎点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毕竟这批黑水虻可不是当初的样本,没了可以随便再抓。

    十几万头的黑水虻幼虫一旦出了事,兔子们的整个计划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除非你能立马再找到一处聚集点。

    同时即便是这样的低密度木箱,火车也可以一次性把它们运完,所以倒也没必要硬挤。

    随后李觉又和老周交接了一些手续,全部搞定后便开始安排青工副业队搬运起了木箱。

    到了这一步。

    此前一直待命的青工副业队们便派上了用场。

    今天到场的青工一共有三十多号,其中不乏一些徐云的老熟人,比如兴趣小组的那些成员。

    接着在周材和其他几位领导的指示下。

    青工们两人一组,尽量水平的将一个个箱子搬运到了站台边的运输车里。

    过了半个小时。

    一百多个箱子全数搬运完毕。

    到了这一步。

    老周此行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不过他并没有急着离开基地,而是与李觉等人一起搭乘着其他车辆,驶向了......

    基地的黑水虻养殖中心。

    二十分钟后。

    刺啦——

    随着一道道刹车声的响起。

    几辆车子停到了基地边缘的某个区域。

    这块区域位于基地的东南角,并不属于十八个分厂中的任意一个厂区范围。

    不过别看这块区域好像没有‘主人’,实际上它的安全性在基地可以说是数一数二:

    它的西面是基地主体,东、南、北三面是面积广达1100平方公里的金银滩草原。

    除此以外。

    这处区域周边还有一座驻场部队的兵营,内中长期有一个营的战士执勤巡逻。

    任何人想要抵达这里,过程都非常困难。

    单纯从防止人力破坏的角度来说。

    纵观整个基地,哪怕是总厂厂办说不定都没这儿安全呢。

    作为整个西海保密阵线的负责人。

    当年在基地落成的时候,老周也曾经亲自前来221基地巡视过几趟,对于这块特征明显的区域并不算陌生。

    在老周的印象中。

    这块区域的视野相当开阔,站在这里可以远眺草原的壮美景色,算是一处很不错的休憩之所。

    但此时此刻。

    原本空无一物的地面上,却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间建筑。

    建筑的外观很像后世的蔬菜大棚,高度似乎只有三米左右,长宽却都在五十米以上。

    不过‘大棚’顶部的材料不是透明的塑料膜,而是一块块黑色的铁皮,整体看起来相当皮实。

    “老周,你看。”

    在青工副业队开始卸货的同时,李觉则引着老周来到了建筑边上:

    “如你所见,这就是我们基地建立的黑水虻养殖中心,这间便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