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九章 营养摄入问题....解决!(依旧是万字,求月票!) (第4/4页)
个成虫箱。 卡哒—— 随着箱子的开启。 小半分钟后。 一些黑水虻成虫便从箱子里飞了出来,并且迅速停到了纱窗的网格上,一动不动的像是找到了家。 不过看着看着。 纱窗外的老周便微微皱起了眉头: “刘主任,不对啊,这些成虫的存活率怎么会这么低?” 老周的视力很高,在开到第十个左右的箱子后,他便发现了一个情况: 箱子里成虫的数量似乎并不多,估摸着只有40%甚至30%。 不过他身边的刘有成倒显得很平静,他在生物学方面也算略有建树,闻言便解释道: “周专员,你不必太紧张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情况。” “黑水虻的成虫存活期很短,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这种昆虫的死亡表现是标准的【突然暴毙】。” “也就是原本还活的好好的飞来飞去,可说不定下一秒就突然啪一声落地,彻底死翘翘了。” “因此这批被捕捉的黑水虻中,必然会有不少原先就临近死亡的成虫。” “而这些成虫在路上又经过了数天运输,一些原先的壮年也都进入了老年期,加上路上的运输条件较差,能有30%的存活率都算是高了。” “就像另一个幼虫箱,你信不信打开后里头也会冒出很多成虫?” 老周想了想,似乎也是这道理。 过了片刻。 他忽然像是明悟了什么似的,轻轻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 “哦,我明白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们才会把成虫和幼虫的箱子一起先运到成虫养殖区?” 刘有成笑着点了点头: “正是。” 十多分钟后。 开启完成虫箱子的几位工作人员将这些箱子和死去的黑水虻尸体收好,开启了装有幼虫的箱子。 果不其然。 在幼虫箱子开启之后。 瞬间便有不少黑水虻成虫从中飞了出来,飞快的选定好了自己在纱窗的位置。 工作人员们静静地等着一众成虫飞完,方才再次将幼虫的箱子盖上。 在筛选完这些蜕变的成虫后。 剩下的这些幼虫,便可以安心放置在幼虫培养区了。 当然。 这种做法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逻辑上的漏洞。 比如说保不齐剩下的幼虫里头,就有些过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会完全变态成成虫。 但这种逻辑漏洞字如其意,也仅仅能停留在逻辑层面罢了。 在十几万的幼虫体量面前,这种小比例事件完全可以忽略。 毕竟幼虫培养区只要不存在大量成虫,对于幼虫的成长其实没啥影响。 例如靖西三叠岭瀑布边上的黑水虻聚集地,不就是有大量幼虫和成虫共存吗? 一个小时后。 将成虫全部放飞完毕的工作人员们重新回到了纱门边,外部的刘有成则开启了强光。 黑水虻这种昆虫虽然需求的温度在35度以上,但它本身其实是不喜光的。 因此随着强光的照射。 纱门附近的黑水虻纷纷飞到了水池后端或者侧面,入口处除了极少数几只钉子户外再无黑水虻聚集。 于是工作人员们便可以放心的推开纱门,带着箱子从中走了出来。 又过了半个小时。 幼虫培养区也通过相同的流程安置完毕。 到了这一步。 第一批大规模黑水虻成幼虫的转移工作,总算是圆满落幕了。 “对了。” 看着正在啃牧草碎末的黑水虻幼虫,老周忽然想到了什么: “老李,你们老是说这玩意儿的幼虫能够磨粉,也不知道它的味道到底怎么样?” “我看那成虫又黑又长,像是蚱蜢缩小版似的,莫非它的口味也和蚱蜢卵有些类似?” “那可比蚱蜢卵好多了。” 李觉笑着摆了摆手,转身朝周材低语了几句。 周材闻言道了声是,快步转过身,跑向了大棚外边。 过了片刻。 周材推着一辆简易版的小车、载着一个竹屉回到了众人身边: “厂长,东西已经做好了。” 李觉见状拍了拍老周的肩膀,引着众人来到车边,掀开了竹屉的盖子。 呼—— 一股白烟骤然升腾而起。 待烟雾消散后,众人方才看清内部的东西: 只见竹屉的垫子上,赫然摆着十多个杂和面做成的窝窝头! 随后李觉指了指竹屉里的窝窝头,说道: “这些窝头里就加了黑水虻幼虫磨成的粉,喏,这些窝头上的白点应该就是粉末的碎渣。” 接着李觉从中随意挑了个窝窝头,也不怕烫,直接了当的掰成了几瓣递给了周边几人: “来,大家都来尝尝吧。” 老周小心翼翼的接过窝窝头,朝它吹了口气,完事直接塞进了嘴里。 随着窝窝头的入口。 老周的脸颊上rou眼可见的出现了一个凸起,并且随着咀嚼的动作不停上蹿下跳。 过了片刻。 老周忽然眼前一亮: “咦?好香啊!似乎有点类似....芋头?” 听闻此言。 一旁的徐云忍不住笑了笑。 没错。 黑水虻幼虫磨成的蛋白粉味道非常特殊。 它非但不像蚱蜢...准确来说是蝗虫幼虫那样发涩,反倒还有一股类似香芋的香气。 这是因为在蒸包子的过程中,黑水虻幼虫的蛋白粉发生了类美拉德反应。 在高温之下。 部分黑水虻幼虫的蛋白质会分解成氨基酸——这个分解大概在80度就会初步开始了。 同时呢。 黑水虻幼虫的虫体内又有少许还原糖存在,这是它与其他一些昆虫最大的区别。 当蒸笼温度足够高的时候。 氨基酸和还原糖便会发生类美拉德反应,生产糖皮质激素和类似人参皂苷的杂环化合物。 这两种味道便是大家熟悉的【香芋味】的来源。 当然了。 由于整个过程没法达到150度以上,自然不可能发生煎牛排出现的那种褐化的标准美拉德反应。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算是一种类美拉德反应的变性。 没有致病菌、口感又优质。 这便是黑水虻幼虫的特点之一。 只是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国内的食物供应已经达到了一个很完善的高规格程度。 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吃虫子这种事儿基本上不会出现在餐桌上。 但对于眼下这个时代而言。 黑水虻幼虫的出现,无疑是营养摄入的一大特解! 而就在老周等人啃着窝窝头的同时。 数千公里之外的首都。 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华夏人,整个人却陷入了懵逼状态: “什么,在莫斯科搞个可乐展销会?” ...... 注: 又是万字更新,求月票啊,这个月真的特重要,甚至关系到我下本书的一些情况,所以大家要是有票就投出来吧,下本书不换马甲的话我要争一些资源的。 所以大家要是有票就别月末投了,只有月初才能帮到我。 另外这个月粉丝称号活动开始了,30个名额,评论区帖子留言就行,舵主基本上稳,不过同级别粉丝是先到先得哈。 明天继续爆更,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