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上报 (第1/2页)
自从与荣记者茶楼一别之后,骆涛美好的小日子又回来了,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天天早起赶鬼市捡漏,或者去换票。 夏季起个大早,那是真的舒服,心情也大大得不样,人一整天都是神清气爽。 如果是冬天还是算了,骆涛那肯定更爱儿子和炕,老婆孩子热炕头冬天的良配。 回来后吃过早饭,苏桂兰便急匆匆的去买菜,留下的骆涛就负责哄小十月玩。 小家伙只要玩累了,那个嗑睡虫就打个不停,骆涛便会哄他入睡。 趁着他喜欢睡美容觉的时间,骆涛便整理打扫东院的房间,现在收了近四百多件清代民国的家具,还有几件明代的桌椅。 明清瓷器一百五十多件,民国解放初特别是“567”瓷器,骆涛也收了将近五十多件。 不是说东西越老越有价值,收藏大都以物稀为贵。 泥土更老除了烧砖窖的人当宝贝,直接利用变为财富。 民国时期王步青的作品,骆涛就收藏了他的一件陶渊明採菊图观音瓶,器形一点不输明清瓷器,他的作品就是很少见。 还比如说,“毛瓷”就更是物以稀为贵典型的例子。 家具都全部放在了二进院的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瓷器除了釉上彩的,其它都放在倒座房或东西厢房,正房准备放书画。 小楼则是存放书籍之地,一层的书架已放了现当代的书籍五百余册,二楼的书架也放了古籍一百余册和一些小玩意,比如棋盘,砚台之类杂项八十余件。 又收了近代书画七十余副,有二十多位大家之作,明清书画八副,全部放在樟木箱里,以免虫蛀叮咬,潮湿发霉点。 邮票也收了上百版,骆涛是出一版就收一版,不论价值就是喜欢装那逼格。 古币又收了两组“小五帝钱”,其它时期的铜钱也收了近百枚。 这小五帝钱是指清顺治到嘉庆这五位皇帝时期铸的钱币。 有小五帝自然也有大五帝,行内人将历史上五个时期发行的铜钱称为大五帝钱,即秦朝造的半两钱、汉五铢钱、唐开元通宝、宋朝宋元通宝和明永乐通宝。 看了一眼这些宝贝,骆涛那更是干劲十足,趁着小十月休息的时间,给他清理一下家产。 骆涛还在沉浸在这宝屋里呐,就听小院苏桂兰的声音响起。 “骆涛” 好嘛,这一声喊的是有多少恨啊!不用说也知道是谁的声音,心想老娘苏桂兰买菜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没敢细想赶紧从月亮门跑过来,“妈,怎么了?” 我去,这小祖宗怎么醒了,也不喊你老子我一声,再看那苏桂兰的眼神像刀,这是要选择大义灭亲吗? “妈,我没有想到他这么快就醒了,往常都是到饭点才起的啊,今儿怎么提前了。” 骆涛解释着,还边看了一下手表,小家伙又调皮了,提前了一个多钟。 “哼,要是我宝贝孙子有点事,我非扒了你的皮。” 要这么狠嘛,要这么绝情嘛,要这么大义灭亲嘛。 “我……我错了,肯定没下回,还是我来抱吧。” 骆涛真怕她为了孙子揍自己一顿,这真揍了以后还怎么在儿子面前装老子。 “给!” 苏桂兰二话没说,就先塞给了骆涛一张报纸,看一眼报纸标题:渔夫和他的“知青文学”。 再看内容就是称赞他的作品怎么好,怎么反映社会现状。 还敢写独家揭露“渔夫”不为人知的文学情结,文章最后称赞他像一位文学战线上的隐士。 通篇读下来,感觉就是写的马马虎虎,整体还好,尤其“隐士”的称呼就太有欠妥,“隐富”还差不多。 “这报纸您老哪弄的?”骆涛询问苏桂兰。 苏桂兰便说在路上听别人聊天听到的,聊天内容提到他写的上一本书。 于是,便去报刊买了一份,没想到还真是,一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