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七章儿子泡澡 (第1/2页)
待到傍晚十分。 骆少逸和苏桂兰两口子回来,骆涛又把今儿的事说给他们听,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都激动的不行。 一家人进了祖先堂又是三拜九叩,告慰骆敬在天之灵。 “这东西在谁哪儿请回来的?”晚饭后,祖孙三代坐在院子里闲聊天。 这件哥窑笔洗对骆家是有一定意义的物价,不能说买,说请回来再合适不过了。 “西绦胡同,从一位姓夏的老头儿手里给请回来的。” “不是姓文啊?”老爹骆少逸非常疑惑的问道。 因为当年买走这件哥窑笔洗的人是姓文。 “这东西八成是这儿夏老头当年不知道在谁家顺手顺走的,这老头家里应该还有不少好东西。 爸,您看这紫檀的鸟笼。怎么样还不错吧?” 骆涛说道这鸟笼时颇有点嘚瑟。 这能不嘚瑟一下吗?这么金贵的鸟笼等于是白送。 骆少逸也早注意到了石桌上一直放着的鸟笼。 “这儿也是从那夏老头哪儿淘来的?” 他拿起来认真欣赏把玩,眼睛里透露出道道喜爱之目光。 “自然,没要钱白得的。” “你怎么不给人家钱啊!这事你小子办的也太不地道了。” 骆少逸有点生气骆涛这么做,很是严厉批评。 “咱家现在又不是缺这几个大子,明儿见了人家把钱给了,听到了没。” 骆涛也是怪自己多嘴,净说这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 “爸,我这次没有忽悠人,这是那大爷白送的,他觉得我花那么多钱,买了个有缺的东西,可能是他心里过意不去。” 爷俩为了这事儿又说了好一阵子。 最终骆涛保证请夏老头吃一顿饭,才搞一个段落。 骆涛是说请他吃饭,但这也要看夏老头跟骆涛还有没有缘分。 ………………… 京城一连几日都是闷热的天气,在家吹着风扇都流汗。 这天儿大人还能忍忍,孩子们就不行了。 小十月对此那是烦的不行。 小家伙也是聪明,不麻烦人,自己在葡萄架下接了一大缸水。 他还非常有安全意识,拿着救生圈自己一个人在里面泡着。 等上一个多钟头,他就赤裸裸的,光着脚往北方正堂去。 不为别的就想吃口凉东西,如今的家里就数他会享受。 “我说你一天坐在里面,不难受吗?” “一点都不,爸爸,您看我憋气。” 说着小家伙就捏着鼻子,往下一坠,由于身上有救生圈,这次也就没有成功。 “呵呵呵!”骆涛看着他这可爱模样,自是开怀大笑。 他撅撅嘴,自己爬出水缸,把救生圈脱掉,再一次出征下水。 这水缸口直径有一米多,深度在七十公分左右。 以小十月现在差不多一米一多点的身高,又有大人在侧看护,这是不会出现一点安全隐患。 小心翼翼进了水缸,刚进去还有点不稳,他只能摸着缸沿活动。 他感觉自己能安全站立在缸中间,又笑着对骆涛说:“爸爸,快看我。” 同样子的方式,同样的动作。 “咕,咕,咕!” 水缸里就冒起了泡。 大概过了几秒,骆涛就对着水缸喊:“可以了。” 他猛一下站起来,咳嗽几声。 “咳咳咳!” 小胖手擦着脸上的水珠,骆涛也赶紧双手扶着他,以防小家伙生活经验少,发生什么不可意料的事。 小眼睛被水浸的发了红,湿湿漉漉的头发,略显飘逸,小水珠从脸颊一直往下流淌,过胸膛,再落进水缸里。 定了一下神,笑着和骆涛说话:“爸爸,我厉不厉害!” 骆涛见他自己扶好了水缸沿,微笑摸着他湿漉的头发,说道:“我儿子那当然厉害了。 但以后你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可不能这么做,很危险,知不知道?” 小家伙空出一只手,拍了一下水,玩的非常开心,对骆涛的话,也是听了进去。 “我最听话了,以后玩水都要跟爸爸在一起,不然就不能玩水。” 这小家伙聪明着呢,他也不是那种光说不做的孩子,对危险的事,也很少做。 日头渐渐偏西,气温也是渐凉。 骆涛把他从水缸里抱了出来,用毛巾擦干净身上的水珠,又给他穿一件非常凉爽的小裤头。 他自己穿着小凉鞋,在院子里撵着石榴玩。 骆涛找来一块纱布,把这水缸还罩上,这接一次够小家伙泡好几次,差不多三天一换水。 这也是提倡节约用水。 京城地下水真的不是非常丰富,城市吃的水大多来自西山。 骆涛做为一位后来人,自然清楚的知道后世的京城到底有多么的缺水。 那个伟大的工程不就是为缓解京津冀等地水资源缺乏而建吗。 小孩子就要从小教育他们,爱国、爱家、爱护我们如今赖以生存的地球。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骆涛对西昌楼内部人员更是严格要求他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少制造生活垃圾。 为此还出台了一套奖罚制度,鼓励并严格要求他们。 八月中旬。 东北地区遭到了洪水的侵袭,辽河两岸百姓受灾严重。 报道详细说了这次受灾情况:辽河中下游发生了多次大雨和暴雨洪水。 由于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洪水次数多,总量大,加上辽河下游套堤、河滩内高杆作物以及桥梁严重阻水。 造成千流巨流河以下27k河段最高水位均接近或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 堤防多处溃决,农田受灾面积占全省播种面积44,为近40余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水灾。 ……… 这正是因为我国现如今基础建设太差的原因。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如今太穷了,没有多余的钱,来做这些城市基础建设。 这雨季多发时期,不光北方出现了洪涝灾害,南方也是多地出现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 骆涛看着早报,心情也是非常沉重,安康才过去多长时间啊! 这老天爷一点不心疼人,就不能多照顾照顾勤劳的中国人,风调雨顺几年,让大家过上几天好日子。 骆涛踌躇了一会儿。 回到屋里,给侯明打了一个电话。 “明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