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章人生何其之苦 (第1/2页)
废话五百章,日夜三百天。 不谈辛勤事,如今三级犬。 风雨凄凄,阳光熠熠,走自己的路,穿自己的鞋,这也是一种修行。 言归正传。 柱子随着何姐及媳妇二梅进来,嘴、眼就没有停过,“乖乖,这城市里人真有钱,比咱们那的大院子好看。” “何芝姐,这墙上怎么还雕着花?多麻烦啊。”柱子走到影壁处边感慨,边用手偷偷的摸着。 二梅一进来的时候心里就新奇着,但没敢问,现在柱子也进来了,她一下子就有了主心骨,小眼巴巴的看着何姐。 “恁懂什么?”她打开柱子的手,“这是影壁,里面的学问大着呢。现在没时间给你们说这些,马上见了骆先生他们,记住老实点,骆先生喜欢老实人。”还不忘小声提醒他们两口子。 说的好像还有人不喜欢老实人一样。 那谁谁那么强,他的梦想就是什么时候干一票,可以跟强哥五五分账。 谁不喜欢老实人。 何姐这副城里人的架势,惹的柱子不快,但在骆家他也是不敢造次,只能将不满憋在心里。 “俺们知道了。” 他们一进院,一家人就已经知道了。 苏桂兰抱着小丫头说:“这何姐又不知道嘱咐他们什么?磨唧!” “妈,她也是怕他们惹了我们的不快,好心反而办了坏事。”朱霖把问题抛开解释了一下。 几口烟的功夫,何姐就领了二梅两口子进来。 柱子进屋还被门槛拦了一下,趔趄着,惹得小丫头一乐。 二梅扶着柱子,何姐此时的心有点后悔。 “骆先生,这就是二梅家的那口子,他大名叫…叫什么来着?” 柱子,柱子,喊习惯了,这猛一提大名她还真想不起来,侧身小声问他两口子。 怯声回道:“俺叫张柱。”柱子看着坐在上首的骆涛和苏桂兰,尽管穿的很朴实,但非常有威严。 直觉告诉他这人绝对是吃皇粮的,大人物。 旁边还有一位看着他笑呵呵的女娃娃,那个胖乎,一般人家谁能吃出这一脸的福气。 进门左手坐着一位贵气,穿着时髦的漂亮女人。 柱子心想现在有钱人又可以娶姨太太了吗? “您好,请坐。”骆涛很是客气让他们入座。 他躬腰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坐下。 “您抽吧!”又给他递烟。 他连忙说不会抽,骆涛笑了笑,知道他紧张,也不为难他便和他随便拉了几句。 一嘴黄牙,不抽烟?那是吃榴莲熏的吗? 基本是了解一下他这个人,张柱,三十三岁,长年在家务农,闲的时候跟别人干些泥瓦匠…… 也知道了他来京的梦想。 “来了,那就多待几天,明儿让何姐带你们去看看,……” 这些事都不是什么大事,力所能力的给别人圆了一个梦,这也是功德。 由于书房的电话响了,这铃声一响说明公司就有大事发生,骆涛肯定要第一时间去处理。 “不好意思,我还有别的事要处理一下,失陪了。”骆涛告罪一声。 走到朱霖身边对她说:“那什么?朱老师这儿就交给你了。” “知道了。” 他们都起身相送,“你们聊。” 朱霖笑着说:“咱们聊咱们的,……” 骆涛到了书房,“……好,接下来我们就静观其变,好好发展巩固一下新家坡和大马地区的产业。 同时,对美联邦的高同也不能掉以轻心,马上就到了收割第一波韭菜的时候了。” OmniTRACS即将成熟诞生,怎么可能放任不管。 罗枫他们已经全身从美、鹰等国的股市退了出来,独留小日子一个阵地。 小日子现在的股市只要聪明人都知道这就是一台印钱机,但没人知道这台印钱机什么时候停止印钱。 也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牌子的沐浴液,能激起那么多泡沫,让世人看不清楚。 近来小日子的媒体又不要脸了,鼓吹小日子经济已经插上双翼腾飞九天,可以当世界经济老大了。 不光他们自己吹,别人也帮着吹,我们这边还有一些人不光信了,还傻傻的去小日子那里买了一大堆人家已经淘汰的机器,甚至是落伍几十年的机器。 这里面代表的不是简简单单的穷,更多的是有一些人打着为国的口号,浪费集体资源。 从而导致了倒爷更加猖獗,不光下面倒,上面也倒。 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现在的国内现状就是这样,全民性的心态失衡已经暴露无遗。 “老大靠了边,老二分了田,老九上了天,不三不四赚了钱。” 骆涛就属于不三不四的那波人。 “工人乐,农民笑,知识分子光着屁股坐花轿。” 这都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最熟悉的顺口溜,也是社会最真实现象。 国外局势在风云变幻,国内的局势更加不容小觑。 这一切的机遇背后都伴随着凶险,骆涛就是用上帝之眼,部署着公司的下一步计划。 处理好这几件事,骆涛并没有出去,而是坐在书房思考着事情。 窗外的他们也忙活了起来。 这时朱霖敲门进来。 “你都安排好了?”骆涛慌忙把手里的烟掐了。 这段时间两口子准备还练一个小号,这烟酒就必须马放南山,刀剑入库。 “怎么又抽了起来?不是说要戒掉吗?” 骆涛赶紧保证,“女王陛下,就这一次,小的绝对不会再犯。”堆着一个笑脸赔不是。 “哼,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又斥了一句,两人才好好聊了聊二梅的事情。 “我让二梅跟她那口子,先住棉花胡同的车库那院,等那张柱走再搬过来。” 骆涛点了点头表示很认可。 她低头向骆涛小声道:“我看那张柱是不想回去了?” “哦?他不回家,在城里能干什么?” 这几年虽然有大批农民朋友进城务工,但他们大多数都是奔着南方特区去的,进京务工的都是京城周边的几个县区。 其他地区来京的还真不多,盲流现在还没有取消,虽然有了身份证,但是身份证搁现在可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