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28章友好的交易 (第1/2页)
只有时间的消逝才使我们注意到时间。 1988年的脚步很突然地迈了进来。 所有人都没有太在意,所有人都没有来得及在意,它就来了。 1988年1月1日。 这一天是阳历年的元旦,也是一年之始,这个时间是新中国成立后才确定下来的。 至于民国时期,历法也是采用阳历,不过,1月1日这一天是代表“新年”,而不是特指元旦了。 这段时间南北、官方和民间采用的历法都不一样,直到民国中后期上面采用强制措施的时候也基本确定。 这个时期的“元旦”规定假期,应该是有史以来元旦假期最长的,一共长达七天。 但传统意义上的“元旦”是指正月一日,这个时间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这一天京城最具有代表的天案门城楼正式对外开放。 趁着这个机会,骆涛携家人也早早登上了城门楼。 骆涛也算是宫里人,但这也是第一次站在城门楼上向南远瞭长安街,天安门广场,……中轴线。 站在城门楼下往上看雄伟壮观,现在站在城门楼上的往下,大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由于骆涛和朱霖都属于名声在外,他们带着孩子并没有在城门楼上待多久便悄悄离开了。 回到家,骆涛就指着小十月嘟囔着:“就你要去看,现在好了,帽子都挤掉了。” 小十月抱着保温杯,一点不在意的说:“我那是不喜欢戴帽子。” “好,你有理。” 父子俩在家吵了几句嘴。 没想到直接引发了南方的“蛇口风波”,新思想和旧观念的一次激烈的碰撞。 这是这一年的1月13号在蛇口招商大厦内,一群专家学者和青年展开的一个座谈会。 说是一场风波有点大,但这场座谈会真实展现了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民众一些观念的转变,特别是青年一代。 让这场“友好”的座谈会变成“风波”的点,是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有个别人去鹏城是带有不好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别人创造的财富中捞一把。 而青年一代则不认为,赚钱只要没有触犯法律,无所谓过错。 有些人去蛇口的直接动机是赚钱,但客观上也为蛇口建设出了力,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好。 这就是这场“风波”的焦点,没有什么激动人心,就是一场新旧观念的一次应该是属于试探性的碰撞。 真正的碰撞还没开始,但一直都在悄悄地酝酿中。 骆涛非常喜欢报纸媒体能多报道一些国内改革的话题。 15日,上面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史称“房改”,会上决定住房要实现商品化,中国真的要走进房地产时代。 这个会议刚刚结束,文谢礼就急忙带了一车造访骆家。 “我说谢礼你今儿怎么想着到我这儿来了?”把他请进待客厅,上了茶,骆涛便明知故问道。 “哎哟,我的好哥哥,你就别打趣我了,我来干什么?你还能不知道。” 他自前年底随着他母亲来京,这一年多以来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国内,寻找商机。 他在京创办的大象牌方便面厂,别看成立的时间短,可名气大,在京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好吃谈不上,一般般,主要是便宜。 拿去别人家两包方便面的钱,到他家买可以买三包。 至于味道这一块,也不能怪他,主要是他也是第一次造方便面,没什么经验。 这一年多虽然亏了不少钱,但是也收获很多,比如认识了京城的主要领导,还有就是收获了京城市民的夸奖。 骆涛以前以为这家伙就是个富二代,下乡来体验生活,没想到人家在钓鱼呢。 钓了一年多的鱼,终于钓来了房改。 当骆涛认真看待他的时候,才知道这小子真的很有才。 就拿去年南方开始兴起的房地产,别人都挤破了脑袋往里面钻,他则不紧不慢,就是跟黄援朝两人合作拿下四块地皮,他表现的也是兴趣不大。 骆涛就找他聊了聊,才知道这小子绝对是房地产界的人才。 他对骆涛说了一席话,“自古以来,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很少见过首都的房价比其他城市低的。” 骆涛初听这话的时候,都有一种感觉,这家伙不会也是一位时空偷渡者吧? 眼界怎么能看的那么长远,看的那么通透。 要知道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琼省及南方沿海等城市的房价,那是骑着猪在飞,最高的房价已经过万,均价都在五千往上。 想想这时期普通老百姓的工资收入,最高一个月不才几百块吗。 一平动不动就几千块大洋,要是凭那点工资一般人这辈子都买不上属于自己的房。 不下海?还能干嘛? 房价高于收入这不是新时代才出现的,自古有之。 当骆涛重新认识他时,内心便产生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么一位有眼光的房地产商,怎么上一世没听说过他? 骆涛笑了笑,没接他的话往下说,“事不急,咱们喝茶。” 他眼神一滞,也就短短几秒钟,便回过神,端起茶杯,“好,我可是好久没来贵府讨茶喝了。” “那今儿你就多喝点,中午也别走了,前两天南方的老乡给寄来一点野味,不妨尝尝。” 这每一年都有受到骆涛帮助的老乡,他们也是有心,过年的时候都会给寄点山货野味来。 骆涛也同样寄东西给他们作为回礼。 有时间了也会具体了解一下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困难的就大力帮助,已经不是很困难就是继续扶持。 内心是希望他们能快速找到致富路奔小康。 这一来二去,有些人虽然没有见过,但也成为了即陌生又很熟悉的朋友。 骆涛也很喜欢跟他们交朋友,他们很穷很落后,但他们却都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坏心眼,这是最让骆涛欣慰的。 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可真遇到了白眼狼,还是会影响一个人的心境。 “那我今儿可是有口福了。”他说京城话特别吃力,有音但没那个味。 京城人说话以“懒”著称于世,多么吃力的话,到他们嘴里就显得格外轻巧。 至于别人听不听得清,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