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三八章 人需要知道历史 (第2/2页)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对他们那么好的刘皇叔,居然不声不响的,直接就开始做这件事情了! 要建立免费的学校,让他们的孩子去免费读书。 不用交束脩,不用交书本费……什么都不用交,直接就可以去上学了。 先生,教室,以及书本,还有先生们的束脩,这些全部都由刘皇叔那里给钱! 这等事情,是多么的令人为之感到震撼和感动! 许许多多的人,心里面都被塞的满满的。 刘皇叔是真的令人尊重。 谷跉这样的人,不论他们怎么样的去赞美,去敬仰都不为过。 因为,他对他们是真的好! 是真的在将他们给放在了心上。 “走,我们一起去修建学校。 这学校不是给皇叔建的,而是皇叔给我们建的! 要让我们的子弟,去上学! 上学读书识字啊! 这些事情,以往的时候我们这些泥腿子,想都不敢想! 可是现在,刘皇叔就帮我们想到了! 我们什么都不出,这是何其的好! 刘皇叔对我们仁义,我们也不能做没心没肺之人。 钱财这些不用出,但出一些力,总是可以的! 能够快一些让学校早些建起来,也好让我们的子弟,早一些进入里面读书! 更能够让刘皇叔那里,少掏上一些钱财。 刘皇叔为我们花费的,已经太多太多了!” 有人出声这样说的,只觉得眼眶有些湿润,情绪显得激动。 有了他的这一声招呼之后,边上立刻有人出声答应。 “对!对! 走! 我们去帮忙建造学校!” 立刻有着很多的人,都朝着修建学校的地方而去。 自己带着工具,带着干粮前去帮忙去平整土地,帮助砌墙挖土,运送砖石。 干得热火朝天。 那些负责的官吏,被这些百姓们,所爆发出来的热情给惊到了。 然后心里面觉得特别的震撼。 在震撼的同时,也似乎觉得心中有着一些什么东西在升起。 这些百姓们,不要工钱,什么都不要! 就连饭,都不吃官府的。 全部自带工具,自带干粮来这里免费做工。 不论做什么都可以,而且干劲十足。 工钱硬塞给他们,他们都不要。 这可真没有见到。 “工钱你们拿着,不拿着不行,怎么能让你们来白费力气?” 负责这事情的官吏,对这些百姓们如此说道。 百姓们纷纷摇头,哪里肯收? 一个年长的老者走了过来,脸上满是笑容的望着这官吏:“您就不用再说这件事情了。 说什么我们都不会要的。 还是给刘皇叔省一些钱吧。 因为刘皇叔,我们这些人的生活好了许多。 能够吃饱饭了,家里面也有了一些余粮了。 以往的时候,总是吃不饱,生下孩子也不敢养。 有时候,只能够忍痛将之给溺死丢掉。 每年都有很多人冻饿而死。 但是现在有了刘皇叔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过上了以往的时候,梦寐以求的生活。 关中这里,也特别的安定,没有谁下来刻意的打压。 这种生活对我等来说,已经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了! 刘皇叔给了我们太多太多了,如今又再次花钱兴建学校。 而学校新建起来之后,还是让我等的子弟进行读书。 等于说是,刘皇叔修建的学校,其实是给我们这些人修建的。 既是如此,我等这些人出力,岂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哪有给自己做事情还要工钱的? 这世间没有这个道理。 工钱这些,我们绝对是不会要的。 您也别生气,也不必觉得如何如何。 我们都是有心的人,知道谁对我们好。 这些钱省下来,让皇叔用在别的一些地方吧。 皇叔也是真的不容易,有着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 还一直心系着我们这些人……” 这老丈望着这官吏如此说道。 边上的百姓,闻言也都纷纷出声附和。 “是啊是啊! 我们这些人没有什么本事,都是因为皇叔对我们好,照顾我们这些人,才最终让我等这些草根一样的存在,活出一些人样子。 如今皇叔让我们吃饱穿暖之后,又开始给我们修建学校,让子弟们去读书。 在努力的让我们这些烂泥,也能够上扶上墙去……” 这官吏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听着这些百姓们虽然质朴,但是却包含着深情的话语,忍不住的心情,为之激荡。 这种情景,是真的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 在这种的热情之下,学校的修建非常的迅速。 如同拔地而起的春笋一样,噌噌噌的就起来了…… 这种速度,传到刘成那里之后,刘成的脸上忍不住的露出了一些笑容。 自己这些年来,所做的事情没有白费。 而在见识到这种速度之后,原本只是想要先修建出100所学小学,然后再进行扩建的刘成,当机立断,又增加了100所小学。 尽快的让小学在关中,这里铺展开。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刘成也开始继续编撰课本。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在做了。 而是邀请了蔡邕,钟繇等一些名家,一起参与到这个事情中来。 刘成让他们看了第一册的课本。 并规定了,以此为模板,定下编撰教材的基调。 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寓教于乐…… 至于自然这样的科目,就刘成自己进行编撰。 因为除了他之外,其余人都没有这种能力…… 到了第三册的时候,刘成又开始往里面添加了一个科目。 这个科目变便是历史。 “人是知道自己的历史。 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只有记住了自己的历史,充分了解了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历史,才能够以史为鉴。 才能够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才会有强大的动力。 历史这些必须学习,不是说让每个人都变得通晓史书。 而是需要让他们记住,需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祖先,是怎么一步步的走到这一步的!” 刘成望着蔡邕等一起编撰书籍的人,如此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