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十一、搭线 (第1/2页)
李申之正想着找冯益,说一说柔福帝姬的事,没想到冯益竟然找上门来。 冯益一路找过来可不简单,先是去了临安府学,然后去了三元楼,又去了客栈,最后才来到了茗香苑。 “不知冯公来找我何事?”李申之很好奇冯益主动上门的目的。 历尽千辛万苦地找到自己,莫非是有不得了的大事? 冯益双手背在身后,摇着八字步朝门内走,自有皇城司的官吏前方开路,说道:“里面说。” 李申之赶紧招呼小厮先去安排。 正是营业时间,各类茶水点心都是现成的,加工半熟的果蔬鱼rou也都现成,稍一加工,随时可以摆出一桌宴席。 路过“琼台”的时候,冯益目光不禁在奏乐清唱的仙子们身上流连许久:“果真是天风飘香不点地,千片万片绝尘埃呐!” 宋人最爱天青色,追求淡雅的情趣。所谓淡雅,越淡越雅。 在那个审美及其庸俗的满清皇帝之前,就连皇宫寺庙的瓦都是青色的。 李申之陪笑道:“冯公看上了哪个,待会喊她过来便是。” 冯益摇了摇头,正色说道:“先谈正事。”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冯益虽然跋扈了些,也没啥文化,更没啥风骨,但是能深受赵构的信任,必有其过人之处。那就是做事拎得清轻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该享受的时候纵情享受,该办事的时候也绝不含糊。 另开了一间包厢,里面窗明几净,装饰清雅,怡人的淡香若隐若现。 在生意最火爆的时候,茗香苑都会留上几间这种高级的包厢,只为应付突然到访的贵客。 李申之礼貌地扶着冯益坐下,候在一边。 冯益问道:“蜡丸之事,还有谁知道?” 李申之说道:“只有我那丫鬟和小书童知道。”小书童指的李修缘。他跟小和尚之间的关系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干脆说一个书童,大家都懂。 谁让李申之的审美出了名的奇葩,养个小书童反倒显得比较合群。 冯益点了点头,不动声色,也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又问道:“你家宅子里的事情听说了吗?” “听说了。”李申之顺着往下说。 这句算是说谎了,虽然人是他杀的,但这件事确实没有“听说”过。 冯益说道:“知道是什么缘故吗?” 李申之说道:“怕不是还是为了那蜡丸而来?” “坐下说。”冯益不置可否,指了指椅子,说道:“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这话问的,一下让李申之摸不准路数,便试探着问道:“不知冯公有何安排?” 冯益微微一笑,感觉李申之挺上路,说道:“既然有人找到了李府,将来就会找到茗香苑。若是有刺客寻到这里来,你将如何应对?” “嘶……”李申之没想到这个情报如此重要,竟然让秦桧不择手段地要得到。冯益今天亲自来访,局势不容乐观! 冯益见李申之一副被吓到的样子,抬手在空中往下压了压,宽慰道:“申之也不必紧张。这几日,我会安派些皇城司的密探在这里,保证你的安全。” 哦,原来是打秋风来了! 李申之一副喜出望外,感激涕零的样子,凑到冯益身边:“多谢冯公关爱,不知冯公喜好什么口味的茶酒,待会带上一些。” 冯益说道:“我倒无所谓,主要是不能让皇城司的兄弟们白跑一趟。” “应该的,应该的!”李申之赶紧安排管家去准备“土特产”。 茗香苑的土特产就是名茶名酒。 虽然这些茗茶比不上冯益从官家那里顺来的贡品,但是架不住茶盒底下装的金子惹人爱。 这钱财送得值!临安城里不知道多少人想给冯益送钱,却敲不开人家的门。 冯益见李申之很上路,笑道:“有皇城司的兄弟们在,你就放心大胆地好好读书,将来考中了进士,咱们同殿为官。” 李申之赶紧拱手道:“不敢当,不敢当,以后还请冯公多多提点。” “那,咱们听曲去?”冯益最喜欢勾栏听曲了。 李申之却忽然换上了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在下有一事欲禀明冯公,还请冯公……”说着左右看了看,意思是屏退左右。 冯益不疑有他,朝身边使了个眼色,随从很自然地出到门外,关上了门,守在门口。 冯益微微侧身,李申之凑过去,附耳说道:“柔福帝姬是假的!” “嗯?”冯益皱着眉头,抬头盯着李申之,“什么意思?” 明知故问。 李申之说道:“柔福帝姬,是假冒的。真的柔福帝姬还在五国城!” 五国城是三百年前女真人建立的越里吉、奥里米、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笃五大部落会盟的场所,现在用来关押搜罗过去的宋宗室。 其实真的柔福帝姬早已死在了五国城。李申之不敢这么说,是担心消息太准确,以后不好解释。 “你怎么知道她是假的?”冯益依旧不愿意相信。 当年柔福帝姬归国的时候,是冯益负责辨认身份。 相当于冯益亲自给柔福帝姬的身份盖上了“检验合格”的戳子。 如果柔福帝姬是假的,他也会受牵连。 李申之说道:“柔福帝姬的那双大脚,能瞒得过谁?” 冯益狡辩道:“那是从五国城一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