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4章 是否应战 (第1/1页)
,继汉 最后,陈登苦思良久,却毫无办法,只能阴沉着脸,回去禀告陶谦。 “元龙,玄德与袁军决战了?” 陶谦咳嗦一声,心中很是疑惑。 此时,在这里仍能听到城外的呐喊之声。 “并没有……” 陈登拱手行礼,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讲述一遍。 “原来如此……” 陶谦点点头,感叹一声:“袁公路那厮,确实有些小聪明……” “若是继续下去,玄德怕是也会忍耐不住,不得不出营与之决战……” “陶公——” 陈登皱着眉头,拱手问道:“不知陶公可有什么对策?” 他们陈家早已投靠了刘备,也已经商定了作战方略。 如今,眼看着胜券在握,自然不能允许任何意外发生。 陶谦捋了捋胡子,沉思片刻,最终摇头道:“没有……” “民心似水,一旦形成大势,就不是依靠小聪明所能解决的了……” 这也是他为官执政多年的心得体会! 想当初,刚刚接任徐州刺史时,虽然面临着青徐两州的黄巾贼寇,但却得到了广大士民的鼎力支持! 没过多久,就将那些贼寇尽数逐出,甚至还插手青州事务,声势一时无两! 可惜,后来虽然实力雄厚,想要加入到群雄逐鹿之中,但却立刻遭到群起反对,众叛亲离! 就算强行推进,也屡遭败绩,甚至还被人打入徐州,大肆屠戮…… 要不是刘备多次救援,恐怕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难以保证。 所以,陶谦此时,看得很是通透,只能摆了摆手,道:“把下邳城内的消息通报给玄德吧,看他自己如何选择?” …… 城外战场上,袁军将士摆好战阵,呐喊不停…… 可惜,对方军队却一直没有赶来。 临近中午,太阳直射下来,天气越来越热,袁术便命令手下,停止呐喊,收兵回营。 看着麾下大军排着队列,逐渐返回大营,同时,还不忘警戒,防止敌军突袭…… 袁术扯了扯嘴角,冷笑一声,心中暗自得意,抬头看向青州军营方向,暗骂一声:“你这个缩头乌龟,我看你还能缩到什么时候?” 最后,袁军安全返回大营,虽然出战一场,但却仅仅只是呐喊一阵,根本没有对战,让人颇为迷惑。 …… 这就完了!? 说好的决战呢? 下邳城墙上的徐州士民更加迷惑! 原本他们还想亲眼看到袁刘双方的最终决战呢,甚至还不惜花上大价钱,买通守将官兵,登上城墙…… 实在是没想到…… 大家空欢喜一场,却只能看了个寂寞! 究竟是什么情况? 刘使君那边为何没有出兵? 众人心中疑惑,有人满怀忧虑,也有人暗自大骂…… 等到他们离开城墙,把自己看到的情形传扬出去,使得城内百姓很快就得知了战场上的状况,顿时就引得所有人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 青州军营中,得知袁军后撤回营,刘备招来将官,继续商议。 “使君,下邳城内传来消息——” 郭嘉捏着信件,皱着眉头,道:“袁军这次邀战,已经惊动了城内所有的士民百姓,我军若是一直没有应战,恐怕会影响徐州士民的民心……” “原来如此!” 刘备点了点头,感叹一声。 不得不说,袁术这次,还确实有点小聪明! 如果刘备顾忌下邳附近的民心,确实应该出兵应战,与袁军决战一场! 不过,这样以来,却违背了早已制定的作战方略。 就算能够击败袁军,也会造成不小的损伤…… 相比之下,自然是龟缩不出,等到袁军粮草耗尽,衔尾追击,更加爽快一些! “你们认为,该当如何?” 刘备抬起头来,看向众将。 这个…… 徐荣和太史慈低头不语,暗自沉吟。 就连郭嘉也抖开折扇,在胸前不停扇动,满脸微笑,毫无回应。 现如今,是否应战的问题,已经非常明了! 关键就在……要不要顾忌下邳城内的民心? 这就不是他们所能建议的了…… 只能让刘备自己决定! 荀子曾经说过:“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也一直在强调,一定要顾念民心,不能轻易违背! 然而,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在现实世界中,却并非如此! 就像原本历史上的曹cao,曾在多地屠城,还强行迁徙百姓,变成屯田军民,最终不也统一了北方大地吗? 后来历史上,无视民心,依靠劫掠和屠杀,建立起来的政权,更是比比皆是! 民心这东西,究竟有没有用,还真不好说…… 刘备捏着下巴,沉吟不语,一直拿不定主意,最终只能挥了挥手,道:“既然袁军已经后撤,就暂且这样吧,看看他们日后还有什么动作?” …… 第二天,袁军大营中,一直没有动静…… 这让刘备大松一口气,总算可以不用像昨天那样,承受压力了。 同时,心中也有些疑惑—— 袁军为何放弃之前的策略不用? 究竟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可惜,他们休整一天后,第二天一大早,再次出动! 就跟前天的步骤一模一样,全军出动,摆出决战阵型…… 同时,大声呐喊,要求青州军出营应战。 …… “袁术那厮,原来是隔一天出动一次!” 刘备拍了拍几案,怒骂一声,感觉很是难受。 青州军没有提前准备,今天自然也不可能应战。 而且,袁军出营的时候,阵势整齐,防守严密,就算想要派出骑兵,趁机突袭一番,也将承受莫大的损失…… 刘备深思之后,也只能暂且放弃。 现如今,还是只能像前天那样,守在军营之中,耳中充斥着袁军的呐喊之声…… …… 等到中午,袁术大军收兵回营,下邳城内的士民百姓再次空欢喜一场, 虽然他们之前对刘备的感官颇为不错,但在此时,经过一次次的邀战之后,他们的看法也在默默转变。 同时,城内百姓议论纷纷,对于刘备和青州军的言辞,也逐渐变得不太客气。 就在这时,张飞也终于率领八千士卒,赶了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