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求订阅】 (第1/2页)
在古代,一个农夫,生四个儿子,很正常。 不管养不养得起,都得生。 这就是古代的想法。 一方面是养儿防老,一方面是家里有了男丁,便有了劳动力,才能便于耕田。 “农夫哭泣,告诉佛祖,他的四个儿子都给他带来了苦恼。” 法难还在讲述着许牧给他编纂的故事,讲述的时候,他保持着节奏,十分缓慢,却能抓住李渊和李世民的心思。 “农夫说,他的大儿子十分孝顺,家里有什么农活都要抢着做,但他有时候觉得大儿子事事勤勉,怕累着儿子,多次劝说,可大儿子就是不改。” “他的二儿子却恰恰相反,跟家里人好像有仇一般,处处和家里人作对。甚至有时候,还会对他拳打脚踢。” “他的三儿子虽然没有老大孝顺,但也没有二儿子那么叛逆,还自己经营了一家小店,每天店里赚到的钱,都会拿来补贴家用。” “他的四儿子好吃懒做,不仅无所事事,还染上了毒瘾,每日都要偷家里的钱去赌场,输个精光才肯回来。” 这一番故事下来…… 法难不由偷瞄了一眼李渊和李世民。 见他们都在认真倾听,才继续说道:“农夫讲完这些故事,便拜倒在佛祖面前,恳请佛祖给他指点迷津。” 说完,他便开始了互动环节,开始点名李渊身后的僧人们…… “谁能来与贫僧说一说,这个农夫的烦恼,因何而起?佛祖又该如何开导他呢?” 李渊目光闪烁,显然,他也沉浸在农夫这四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中。 遇上这四个儿子,也不知道说农夫是幸运还是不幸。 群僧之中,一个小沙弥忽然开口道:“法难禅师,昨日禅师讲过,父子关系,不过天理轮回,前世因,今世果,想来这都是农夫前世种下的因,方能结出今世这般果。” 这个人…… 自然是许牧提前安排的托了。 实际上,不只他一个人是托。 被挑选进入大殿中的僧人,都是托。 一群人演李渊和李世民两个人。 最大的目的,就是把怀疑的种子在李渊心里种下。 当然,这还需要不动声色地种…… 不然说不好会被李渊治一个挑拨皇室父子关系治罪。 “说的不错。” 法难颔首,开始讲解刚才这个佛经故事里的佛意:“昨日贫僧曾言,佛经之中,父子关系有四。” 说到这里,法难顿了顿,没再接着说。 主要是给李渊时间消化。 果不其然。 李渊听后,忍不住瞄了眼身侧的李世民。 他忍不住在想,他和李世民,以及其他一些儿子之间的关系…… 虽然他的儿子有十几个之多,但最钟爱的儿子,也不过四个而已。 “前世因,方才有今生果,但天下之间,父子关系,无外乎四种,一为报恩而来,二为报怨而来,三位还债而来,四为讨债而来。” 他这么一番说法,李渊顿时豁然开朗。 按照佛教教义…… “禅师所言,农夫大儿子是报恩而来,所以事必躬亲,极为孝顺。二儿子为了抱怨而来,所以视父母如仇寇。 农夫三儿子为还债而来,所以所营财产,悉数交予农夫,四儿子为讨债而来,所以……” 李渊忍不住开口分析道:“所以染上毒瘾,就是为了输光农夫的所有家产!” 法难听此,忍不住双掌合十,赞叹道:“陛下真聪慧过人也,佛经理解颇深,实与我佛有缘啊!” 他不动声色地拍了个马屁。 李渊倒是十分受用。 毕竟这些都是他悟出来的。 接着,法难又给群僧讲解道:“汝等需铭记,前世因,今世果,前世所作,今生皆有报。能托生于你儿子,必然是你前世有恩于他,或者有债于他。” 在法难身后,佛光闪烁,衬托得他超凡出尘,宛若一尊佛陀在世。 引得人肃然起敬。 加上这一番佛法讲解,颇为高深,李渊深有所得。 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四个最看重的儿子。 老大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四处建功立业,不负他当初给他取得建成二字。 老二李世民,同样颇有才干,英姿飒爽,对人宽厚,对百姓仁德,亦不负他取的世民二字。 老三李元吉…… 老四李玄霸…… 每一个他都很满意。 “想来,真的四个儿子,皆是因为前世受了朕的恩德,今生前来报恩的。”李渊如此想着。 然而,这一场佛经讲解,已经到了夜半时分。 法难趁机说道:“陛下,如今夜色已深,赶路不便,不妨就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