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郡产八千万石 (第1/2页)
洛阳郊外。 贺若庄。 许牧等人一路上乘船,经过老杨修的几条人工运河,花费了四日,来到了贺若庄渡口。 当年,一批批人才,就是经过这里,前往万民城“求学”的。 许牧将梁子秋之母暂时安顿在贺若庄。 便带着秦叔宝王玄策等人,往郊区查探。 他想要看看,两个月时间,在老房的治理下,河南郡发生了什么改变。 在贺若庄周围,有好几个村子。 许牧随意挑选了一个村子,带着秦叔宝和王玄策开始微服私访。 一路上,他也在考虑,自己该以什么样的名义,显露台前。 万民城的造神计划做的很顺利。 如今他的威望,在十万百姓心中无限拔高。 几乎等同于圣人下凡。 可在河南郡三十六州,却差了许多。 知道他的,只有来自万民城的小吏们。 “前面的各位老爷,小心别踩坏了老汉的庄稼!” 许牧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抗着一个锄头,身体十分利索,快步朝着他们跑来。 王昭见状,不动声色地站在了许牧面前。 秦叔宝等人则是下意识地拦住了这个扛着锄头的老头。 许牧这才注意到,他们一行人,走着的道路两侧,都种满了土豆以及小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作物。 在农田里,还安装有筒车,可以经常性给农田灌水。 但看着看着,许牧发现了一件事…… “老人家,你这些庄稼应该都熟了吧?为何还不收获?”许牧忍不住蹙眉道。 这些庄稼长势极好。 一看就是丰收的景象。 可见房玄龄在劝农这一块,做的很不错。 但…… 他扫了眼四周,洛阳郊外农田里的庄稼差不多都成熟了。 却久久没有收割。 “这可收不得!收不得!”皮肤黝黑的老头连忙摇头摆手道。 许牧眉头蹙得更紧了:“秋收冬藏,天经地义,为何收不得?” 老头左右看了一眼,嘿嘿笑道:“几位老爷一看就是外地来了,不知道咱们河南郡的情况。” 许牧瞄了眼王玄策和秦叔宝,挑眉道:“哦?你且说说。” 他现在担心的不是老房阳奉阴违。 而是他忽略了此事。 在古代,收获是大事。 哪怕是打仗,都要给庄稼收获让时间,必须挑选农闲的时间打仗。 毕竟民以食为天,农是第一要事。 “自从王世充退位后,咱们河南郡便新出了一个主公府,主公府有个总务司司长,叫做房玄……房什么的。”老头放下了锄头,开始解释道:“这些种子和土地,都是他分配给我们的。” 提起这个,老头咧嘴笑了起来,一时间合不拢嘴。 许牧点了点头。 这个是他在河南郡时定下的方针。 老房不遗余力地执行了。 “再后来,房司长还给我们配置了农书记,教导我们如何使用新工具,嘿嘿,那个筒车你们在外地是不是没见过?”说着说着,老头居然还炫耀了起来。 许牧:“……” 这东西说起来还是他整出来的…… “除了这个,还有一个东西耕田特别快,还不用那么多头牛,小老汉一个人都能耕完十亩田!” “而且主公府下发的种子,真的太神奇了!小老汉当初分到了十亩地,你们猜今年这十亩地,能收多少粮食?” 许牧没有说话。 而不太清楚万民城高产种子的王玄策忍不住开口道:“十亩地,最多不过十五石。” 他是根据自己过往经验来推断的。 结果立即引来了这个老汉的鄙视:“你也太小看主公府了!听说主公府的这些器械,都出自于神山,乃是神人所授!神人所授的东西,能差吗?” 紧接着,老汉便比出了两根手指。 王玄策挑眉道:“二十石?” 说起来,亩产二石,其实已经算高产了。 不过这也在合理范围内。 老汉闻言,眼中的鄙夷之色更浓了:“什么二十石?是两百石!” 王玄策露出不敢相信之色,睁大了眼睛,望着四周农田。 紧接着,再看向了许牧。 许牧没有开口,反倒是秦叔宝若有所思地分析道:“两百石还是少了点,比起万民城差远了,不过这里是第一次劝农,这个数还算不错。” 王玄策眼皮一跳。 看到秦叔宝那认真分析的表情,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万民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现在他对这个传说中在深山老林的城池无比好奇。 “老人家,说了那么多,你还没说粮食都熟了好几天,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