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时空法则 (第1/2页)
“杀皇后,诛妖邪!” ………… 被蛊惑的民众高喊着杀青儿。 巫王爱着青儿,此时他内心十分为难和不情愿。 “青儿,真对不起你。” “皇上,青儿没有怪过你,对皇上来说,定我的罪比什么都难。” “他是颠覆这个国家的魔鬼,该杀。” 拜月教主的话说完,底下的百姓一起喊着该杀。 这就是洗脑的效果。 现代的微商就是用这种方式来骗宝妈的钱的。 江辰没有什么感情看着,历史到底能不能改变,江辰可以验证一下,可是他不会这么去做,因为别人或许改变不了历史,也许他可以。 江辰经历两个世界就是最好的说明。 就当是看电视剧吧。 青儿却是长得如仙女一般,圣洁包容万物,难怪酒剑仙、巫王和剑圣都爱上她。 如果江辰不是穿越者,不是知道剧情,也许遇见她也会爱上她。 这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 “教主,为何你认定皇后是妖邪。” “黄上不要被妖魔迷惑了,你要明察。” “杀了她,杀了她……” “安静,安静……” 无论巫王怎么阻止,他的子民还是坚决杀了皇后。 拜月教主把手举起来,所有人都安静,看起来拜月教主比巫王更有威信。 “皇上一切都不能回头了。” ………… 接下来酒剑仙上去保护青儿,但是青儿可能有神经病,她太博爱了,任何人都爱。 看到拜月教上去攻击大哥,李逍遥终于忍不住蒙脸上去帮忙。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和电视剧上没有分别。 只不过凤凰蛋和风灵珠是江辰自己取的。 而水灵珠是李逍遥回来交给江辰的。 李逍遥还很得意地告诉江辰,这水灵珠是他十岁的时候在河边捡到的,而他用家传的剑换了这颗灵珠。 并且告诉江辰,他把灵儿和罗刹鬼婆送到一个没人知道的小岛,拜月教绝对找不到。 “女娲娘娘请送我们回去吧。” 只见倏了一下,江辰他们回到原来的时代。 回来后,李逍遥很得意说他改变了历史,结果一番询问后,他愣住了,明明他想回去改变历史,为什么历史没变。 历史是无法改变的吗。 江辰心里有了明悟,本来他以为自己是命运之子,能改变剧情。 但是事实上呢,他只是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重新演绎一个剧本。 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幻般的时空观念深入人心。可是,历史却一直看似按部就班的往下延续发展,历史不可变是一定的,因为,这个世界是个弃儿,来到这个世界,很多人都是受惩罚来的,忘记前生,忘记过去。 好不容易有大能之人躲过了忘记前生的本领,却好似被遗弃了一样,虽有异能却无可奈何。人生所做的事情,永远和科学是分不开的,永远好像是在证明思想中正确的东西。比如说,我要证明我是谁?去何证明,去何修行。而这,对于大能之人也要穷及一生。而历史又好像一部历史大剧,虽然,好像很多大婉在剧外好像无所不能,可是,当入剧之后,却只能按照剧本要求去做,要不然,就会被剧本删去,代到下次做人在次证明。所以,并不是,历史不可该变,而是,历史永远好像设定好一般,而且不断从复。 必须指出,无论回到过去后对历史产生怎么样巨大的扰动,产生多少个并行宇宙,最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历史发展会趋同。因为扰动对无穷大来说,影响总是有限的。 这就像小说作者,无数人写同人,那么就有无数个平行世界,主角知道剧情,以为改变了剧情,其实就像写小说一样,故事主线不变,而支线却可以不断延伸。 此时的江辰也无法说清怎么回事。 也许时间能证明一切。 不管历史能不能被改变,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修行,只有能力越大,才能面对更大的危机。 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是能改变自己和身边少部分人的命运。 这次江辰收获很大,聚集了五灵珠,凤凰蛋和麒麟角,这些东西都蕴含很强的灵力,说不定未来有用。 赵灵儿终于见到了巫王,父女相认,场面自然感动。 石长老推荐江辰给巫王。 “皇上,现在能对付拜月教主的人只有义弟了。” 巫王看着江辰。 “还请先生帮忙,拯救我整个南诏国。” “皇上,如果有这么一天,拜月要毁灭整个国家,我会出手阻止的。” “感谢先生。” 巫王虽然没有亲自看到江辰的能力,但是能让石长老如此推崇的,说明他确实不简单。 阿奴终于知道自己亲生父亲和母亲是谁,阿奴刚开始还很难接受,最后也只能接受,因为她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父母是谁。 我们很多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身世,有人出生富贵,有人出生贫困潦倒。 既然无法选择自己的身世,那么只能努力拼搏,不要让下一代延续我们的遭遇。 江辰就在南诏国住下,他每天除了陪月如,更多的时间都是在领悟。 女娲娘娘传授给他的法术,其中有关时空法术玄妙莫名,晦涩难懂。 要想施展时空法术,就要领悟时空法则。 时空法则是时间法则和空间法则的融合。 单独领悟已经十分艰难,更别说是两个同时参悟。 如果不能同时两个,他就无法见到以前的娘子,就无法回到现代。 时间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么去领悟,女娲娘娘只是传授时空法术,却没有说明如何修炼。 倒不是女娲不肯说,而是【道】这种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懂了自然懂了,不懂怎么说也不懂。 就什么是时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两千五百年前,孔子以奔腾的河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劝谕学生珍惜光阴,进学不已。 古人常常将河水比喻时间,因为河水不会倒流,时间也一样。尺之碧玉,难换半寸光阴,足显时间之宝贵。 时间如流水,逝者如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