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 (第1/2页)
崇祯大明第一百五十五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渤海。 曾经的万里波涛,雌伏在了厚厚的冰层之下。 初生的太阳,照在冰面上,反射着五颜六色的光芒,梦幻中仿佛天国降临海面,让人忍不住想要踏入其中,感受一番神的伟力。 皮岛上有精通渤海的人,已经在做着计划,等着冰面融化之后,就会回到登州。 只有两地紧密的连通起来,皮岛才有生机可言。 若若不然只是一个可以随时放弃的荒岛,没有任何的一点价值。 袁崇焕站在皮岛的边缘,看着大明的方向。 已经有海鸥划过海面,不是的传来叫声,让人觉得渤海已经在渐渐的苏醒。 “春江水暖鸭先知,想必大明现在已经春暖花开了吧。” 站在苦寒之地,袁崇焕忽然无比的向往中原,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回去看上一眼。 看一眼春天的花开,看一眼翩翩蝶儿来。 原本很平常的景色,现在却成了最为珍贵的记忆。 人生许多时候的经历,就是这么神奇。 “已经三月了总督,哪怕是在宁锦,大凌河上的兵也已经融化了,河道两旁的树木也已经开始发芽了。” 祖大寿是锦州驻兵的总兵,对于那个地方很是了解,可惜现在已经回不去了。 要说后悔也有过。 只能怪崇祯对于贪赃枉法的毫不留情,让他断绝了回到大明,做他崇祯手下武将的机会。 若是航运通常之后,他在听说了,崇祯连自家叔叔们的面子都不给的话,就会庆幸跟着袁崇焕跑出来到底有多明智。 其实能够跟着袁崇焕一起走的,全部都是身上不是很干净的一群人。 在辽东,当年过手的银子有多少,他们手上沾着的油水就有多厚。 更别说某些人杀良冒功,骗取粮饷了。 以现在崇祯的习惯,那还能容忍他们这些蛀虫,至于说什么“水至清则无鱼”的屁话,也直至蒙骗艺些,不了解实情的人而为自己的贪赃枉法,找到的借口而已。 没有什么比先贤写在书本上的东西,更有说服力了。 然而时代在向前,大部分的人却总是向往以前。 是不相信自己能够开创出更好的盛世,还是在惧怕着,越是前进,许多事情就也能够被人看透埋藏起来的真相? 袁崇焕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己早就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最后变成了自己厌恶的模样。 “也就是说,登州的货船将要来了。” 货船来了,才能让边市更加繁荣,他自己的手上才能有更多的财富去支撑他所犯下的错误。 往前一步是深渊,可他已经停不下向前的脚步了。 只能想办法给深渊铺上一架桥,看能不能到达彼岸。 “最多半个月,就是不知这一次是谁会来此谈交易的事情。” 祖大寿看着进出的一艘艘的小船,艰难的打破皮岛周围的冰层。 一旦货船到来,这些小船就是往镇江运送货物的主力,他可不放心把所有的货物,都放在铁山。 那不是在交易,而是在诱惑建奴们前来抢一波肥的。 “在年前据说登州巡抚袁可立已经辞任了,接手的则是一个就走刘泽清的人,以前名不经传,不知属于哪一方。” 袁崇焕实际上更加信任袁可立多一些,对于这名大明的老臣,他是深感佩服的,倒不是袁可立的领兵作战能力有多强。 而是他的大局观,一心为了大明的强大的魄力,让人尊敬。 他自认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 所以只是一个逃离到皮岛的流浪者。 “管他是哪一方的人,反正咱们要的东西,只要能够送过来就成。” 海运总比陆地运输的消耗更小,从而得到的利润更高,自从崇祯断了宁锦的交易之后,大明的人参和皮毛的价格可是翻了一番还要多。 不少人都眼红这份利润,可都没有胆量去给皇上上奏折。 明眼人都知道,以前的商人出卖了太多的大明利益,已经让崇祯恨透了,那还会轻易地开口开放边市。 哪怕开放之后,也不再是以前商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买卖了。 “皇太极需要精铁,咱们其实更加需要,这次所得的所有金元,前部用来购买兵器武装士卒。” 袁崇焕看打了崇祯是如何一步步收回手中权力的。 任何财富,若是没了武力的保护,都会是暂时给别人保管的。 情况好一点还能留下一命,若是遇到的人想要斩草除根,就会连命都丢 了。 祖大寿点头应下,现在他们这些带兵的人,也已经意识到,金银再好,都不如手中的刀枪更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回头想想,自己以前似乎真的做错了一件事情。 当时的宁锦兵锋威势之足,可不是现在能够比得了的。 若是那时打建奴,实际上是一点都不吃力,要是能够控制努尔哈赤的崛起,让那些人全部为他们所用。 得到的财富,可要比交易多上许多倍。 而且还不会引起反嗜。 对大明的朝廷有交代,自己的良心也能过得去。 可现在不同了。 建奴已经不是他们这种残兵败将就能打的过得,别看崇祯的火枪兵打起来顺风顺水,仿佛郊游一般。 可那是大明出现了新式的火器,而不是那些蛮子门已经提不动刀了,骑不动马了。 若是他们现在不分轻重的一头撞上去,那么最后的一点本钱,也会被消耗的一干二净。 “其实咱们早就应该像建奴学习了,交易哪有抢劫快,错就错在咱们总认为人家是蛮子,而不屑用蛮子的手段去对付蛮子。” 袁崇焕此时想的很透彻,可惜机会已经错过了,他现在只是领着一群败家之犬,苟延残喘,也不知道往后会走向何方。 祖大寿一阵沉默,谁当时能够看得这么远,毕竟眼珠子是黑的,银子是白的。 谁见了银子眼睛不会发光。 当时他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忠显校尉,一个刚刚被授予武散从六品的小小武官,若不是有这么多的银子过手。 用什么去贿赂朝廷的那些大臣? 许多事情,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祖大寿心中想着,他总觉得皇上看起来年轻,可智慧从不可让人小觑。 随便说出来的话,都很有可能蕴藏着人生的道理。 他自己也有收藏崇祯语录的习惯。 只是现在困守孤岛,没了外界的消息,只能在字里行间品味人生。 “算了,不说这些了,开春之后,春耕结束,皇上一定会有下一步动作,你觉得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