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林花谢了太匆匆(六) (第1/2页)
,崇祯大明 一无所有的人,实际上是很卑微的。 要是他没有尝试过名利双收,被人认可和看中的经历,他现在已经在点头哈腰,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够乞讨道一点被人看上一眼的,关注后的认同感。 在满是大神的道院。 他一个混吃混喝的人,能够坚持下来,不但要有很厚的脸皮,也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才行。 只是他眼看着别人都已经飞黄腾达了。 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就是一阵丧气。 似乎怎么努力,失败的人永远都是一个失败者。 “什么跟什么?皇上要见你,赶紧收拾一下跟着过去。” 徐光启是知道阚玉树的本事的,道院里都是埋头干活的人,也没有歧视人的意思,可有些人的心里很脆弱。 只要觉得自己没用了,就会想的很多。 其实崇祯还真不至于,为了省一点开支,就把那些已经奉献出自己技术的人,给踢走。 留不住人才,还叫什么道院? 还怎么振兴大明? 阚玉树一愣,他做梦都没有想过,回事皇上专门点了他的名字,回想一下,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事。 难道皇上需要他前去给人算命不成? 这个可得好好的准备一下,只是要想骗到一位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万一露馅了,立刻就是杀头大罪。 只是该从哪个地方说起呢? “还愣着干嘛?赶快换一身衣服,就那身你经常出门穿着的就很不错。” 徐光启是见过阚玉树那一身衣服的,全部都是丝绸面料,真是想不明白,这人为何省吃俭用的要在衣服上花费那么多的钱财。 而且还没有见到过,在身上穿过几次。 每次只要回到这个院子,就立刻换了下来。 “啊,不穿道服?” 阚玉树一怔,前去算命不穿道服,这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不信道家?改信了佛门? 可是他没有袈裟啊,就是不知道现在剃头还来不来得及。 嗯!最好再烫几个戒疤,这样看起来也真实一些。 “不用了,被让皇上等急了。” 为了研制助产钳,徐光启连他的铁甲战舰都放下了,现在的关卡就是,大明没有解剖尸体的案例。 也看不到女人生孩子时,需要那些方面的帮助。 全凭猜测,虽然已经打造出来了不少的助产钳,可都没有一个能够让他们满意的。 弄不好就是一尸两命,怎么严谨的考虑,都不为过。 周皇后已经生产了,据说两个妃子又怀上了,最迟年底就要弄出来,不然又赶不上时机,万一那位妃子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 他都难辞其咎。 此时多耽搁一点时间,就仿佛是在要他的命。 “哦,我拿点东西,立刻就出发。” 阚玉树也不再多问,立刻就换了一身广绣蓝衫,一手捧着一个罗盘,另一只手上则是拿着两篇龟壳。 徐光启一点都不在意的转身道:“人我就交给你了,我还有事,就不奉陪了。” 说完又急匆匆的回去研究他的助产钳去了。 而李定国却是有些好奇,这人要是在换一身道袍的话,活脱脱就是一个道士装扮,不过一身广绣蓝衫,怎么看都有些不伦不类。 心中想着:道院的奇人异士真多,随便遇到一位,看起来就像是有本事的。 “跟我走吧。”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在彼此的观察着彼此。 马车是文渊阁的。 后面跟着的护卫,也是文渊阁带过来的。 没有大学士的头衔,一些普通的道院院士可没有被护卫跟随的待遇, 文渊阁很快就到了,出示了相关证件。 李定国才带着阚玉树走了进去。 只是让李定国没有想到的是,阚玉树见到崇祯的第一面就是礼了一个道家的稽首。 高喧了一句“无量天尊”。 让整个文渊阁的人都是一愣,完全不知道此人是想要说些什么。 “贫道阚玉树,没有子,夜观天象预测天机,一眼就看出了皇上不是一般人。” 阚玉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让崇祯听得是一愣一愣的,他不是很明白,从道院找一个会查看地质的人,则呢请了一个不穿道袍的道士。 难道不是说说自己,是怎么可以通过土质,可以认定打个方位有矿吗? 虽然他也知道,道院的奇葩多,可这位也是在是太那啥了。 阚玉树见皇上发愣,还以为自己的一番说辞,把皇上个镇住了,毕竟他一路上也没有打听皇上让他来干什么。 能够一语中的皇上心中的想法,不是更能够让他的道法,显得举世无双不成? “相传,开国之初,刘伯温斩龙脉,致使天下龙脉只留大明,然而他没有算到的就是在黑山白水之间,也是有着一处龙脉的,前几年那一处龙脉气运勃发,差点就吞了大明的龙脉,好在上苍怜我大明,降了皇上这样的真龙天子,才致使大明四分五裂的气运重新聚拢了起来。” 阚玉树的胡说八道,不但有理有据,还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虽然其中的破绽很多,可结合上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就仿佛这人已经推算好了一样。 不但李长庚听得是不住地点头,就连李定国也是颇为认同。 就连一旁听着的高桂英也是觉得,自己的父亲兵败身死,果然是上天注定的,怨不得任何人。 骆养性则是默默的记下了阚玉树。 决定以后多偶遇几次,给自己好好的看命相。 能算一朝太子的人,怎么能够是普通人呢,不禁暗自暗叹:道院的神人真的多啊,难怪皇上要花费大代价,组建这么一个看起来对朝堂没啥作用的机构,而且权利还很大的样子。 邢氏也是吃惊不小,想着要是高杰会来了,自己要举办婚礼的时候,看能不能请到此人给自己算个好日子。 被人的心思崇祯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正在被这人忽悠,看起来说的很有道理,也不过是看起来而已,实际上全部都是发生过的事情。 而没有发生过的,却是一件都没有说起。 “若是大明真的亡了的话,那么这片土地上,汉人就不会再出现一位皇帝了,龙脉断绝不管汉人中的谁做了皇帝,都绝对活不过百日,而且之后这片大地,生灵涂炭,全部都是皇上一手拯救的,所以才说皇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这次就俩崇祯都有些惊讶于此人胡说八道的本事了。 他是知道的,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来看,明朝灭亡之后,汉人建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