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章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十四) (第2/2页)
和汉人本无二致。 最多就是发展出来的语言大不相同,可文化属性还是差不多的。 “没想到,我这一辈子还能够去攻打一个国家,最后还要做一次开国大臣。” 祖大寿满脸唏嘘,看着自己的手下,拆下许多木料做着最简易的攻城器具。 “人这一生,其实都是随波逐流,要不是被逼迫的没有地方去了,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到这种地方来。” 何可纲南望中原,这一去,就再也不复返了。 神奇的是越是离着大明远了,心中就越是惆怅,仿佛他小时候离开家乡上京赶考一样。 只是那个时候,知道自己随时都能够回到家乡。 可这一次只能是死在外面了。 只希望自己的一些家人不要被受到牵连才好。 良久之后收回目光,看了一眼身旁的祖大寿,心中有些羡慕,还是这人聪明,总能在某些危险的时候,带着家人逃跑。 这也是本事啊。 袁崇焕有些意气风发,将要覆灭一个国家,无论是谁心头都会激动的不能自己。 从宁锦离开的时候是狼狈不堪,路上还被阿敏威胁,从而让他的脸面掉落了不少。 到了皮岛他就开始高强度的练兵,也是那个时候他看明白了一件事情,无论用什么手段搞到的银子再多,都没有士兵能够给他安全感。 也是那个时候他才对崇祯佩服的五体投地。 到底要多聪明,才会想到跳出京师,拉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出来。 他难道就不怕玩砸了? 出了京城回不去的皇帝,历史上可是很多的。 不过崇祯成功了,他自己这一次攻打朝鲜,应该也能够成功,也必须成功。 因为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若是早知道今日,当年说什么他也不会伸手拿一钱不属于他的银子。 现在冀州将军的位置,也绝对是他在坐着。 其实每一个人都想要做自己的忠臣,也都想要名留青史,还要说一句“让后人评说”的范儿。 可许多时候。 总是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也走错了路子。 而一旦走错了路,就没有办法再回头了。 “再见了,大明。” 千言万语,袁崇焕更咽着只能说出这一句 话来。 随即在从戴承恩的手上接过一坛酒,倾倒在水中,也把自己对大明的最后一点思念,倒进了水中。 戴承恩也有样学样的到了一碗酒,洒在了海水中。 酒香四溢,整齐的队伍从摆上擦肩而过。 除了身上的衣服破旧了一些,手中的刀剑长枪却也齐整,后面还有一队火枪兵,这些火枪兵可不是大明的那种火枪兵。 连一些弓箭手都不如。 只是本着往后改良的心思,暂时用着。 “走了,咱们的目标是平襄,是朝鲜的王,封疆裂土只在今朝。” 袁崇焕豪气干云的一声大喝,鼓舞士气的办法,他用的很是熟练。 既然没法回头,就一条路走到黑。 总会有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 地图上的距离很近,走起来却是很远,这一点领兵经验丰富的袁崇焕最是清楚。 沿途的大军进发,并没有遮掩自己的意图。 对于路上的许多小村子是秋毫无犯,他们以后要统治这个地方,不能像建奴们一样烧杀抢劫。 还得需要经营。 这方面他们很有经验。 只有那些看上去是哨卫的据点,才会被一拥而上迅速做掉。 队伍沿着平安道,也就是宁边大都护府,一路向着平襄进发,中途转向西道迅速插往平襄腹地。 袁崇焕没有去理会南道,宁安道的咸兴府。 而就在袁崇焕进兵朝鲜的时候。 大明的大皇子的满月酒也开始办理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崇祯没有大摆筵席,只是请了一些朝堂上事物不是很忙的大臣们前来做一个见证。 规矩很多,也很麻烦。 对于一个刚刚足月的小孩子来说,麻烦就意味着无趣,而哭闹就成了常态。 平常人家的小孩子哭闹,屁股上打两下,然后扔在松软的草地上就不管了,可作为皇长子可就不能这么做。 毕竟一开始这么做的崇祯,已经被两位皇后给赶了出去。 只留下了他身边的丫鬟杨爱,或许小孩子总喜欢好看的女孩,面对杨爱立刻就不哭了,才让当时尴尬的场面,稳定了下来。 “皇上教育太子的手段,太激烈了一些。” 出了坤宁宫,就连跟来搭下手的邢氏,都不由的对崇祯的手段侧目。 那个小孩可是太子。 那能够像对待普通人家的小孩子那么折腾。 “现在提教育还为时过早,你信不信,只要这小子长大了之后,绝对记不起我曾经打过他,根据一些医书上的记载,人的记忆是从三岁之后才开始的。” 崇祯煞有介事的科普着只有他知道的一些医学常识。 要是有人信以为真的想要从医书上找这段话,那么肯定是在这个时代找不到的。 “你是皇上,还说了这么长的一段话,你有理。” 邢氏懒得和崇祯辩白这些她不了解的话题。 反正不是她的儿子,愿打愿骂都随他便。 “外面的那个抓阄的仪式弄害了没有?” “那个有高桂英负责,你可以亲自去找她,不要问我。” 邢氏现在是面对崇祯一点都不怕了,自从见了皇上似乎有些惧内,说话的时候胆子就大了不少,也随意多了。 高桂英没有进入坤宁宫,还是因为外面的那些留言闹得。 本来张鹤鸣是想要压一压的,谁知道刚刚动手,舆论就弃了反弹,民间反而认为这件事就是真的。 谁来说是假的都没有用。 就连他准备好的小道消息,都没胆子放出来了,万一再出现了不可控的流言,他就得亲自去宫里向两位皇后请罪了。 “实在是麻烦,不就是一个满月吗,摆上一桌宴席,吃吃喝喝,热热闹闹的不就完事了,偏要弄出一大堆的仪式,还要告诉列祖列宗。” 若不是手上有一帮人在给他忙碌,单凭他自己一人,可没有办法完成这个复杂的满月宴。 为此他的朝会,还被推迟了。 本来今天就可以定下的陆军和水军走向的问题。 可架不住所有人都认为,太子的满月宴更加重要,崇祯好长时间都没有想明白,为何一个小破孩的满月酒。 就能够比国事还要厉害。 这次是因为事情还不算十分紧急,要是以后还会这样的话,少不得要重新立规矩了。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