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章年少万兜鍪(九) (第2/2页)
“那就另立一支队伍,你觉得这支队伍交给谁去带领最合适?” 队伍的建立,如今都是军部的事情,内阁是插不上手的。 而代表军部的人,从坐在最前面的洪承畴,到最后面还没有离开京师的满桂,都是坐直了身子,等着自己的机会。 洪承畴是要扩大自己的威望,而满桂则是要证明自己的实力。 底下的一批小将官,也都是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 崇祯自己也没有好的人选。 洪承畴可以,可是洪承畴要是离开了冀州,那么冀州又要谁来主持军务? 毕竟还管着边军,面对的就是皇太极和林丹汗这些猛人,随便一位尉长,被升任为将军,一开始根本就镇不住场子。 若是被皇太极和林丹汗钻了空子。 到时候大明的损失可就大了。 另外卢象升也是可以的,只是他身处西安府,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哪怕是快马加鞭的送信去西安府。 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所以启用新的将领,就是唯一的办法。 面对大明内部,主场作战,而且是已经受灾了的地方,没有复杂的关系网,只需要参考参谋们弄出来的大致方针。 就不会出现多大的问题。 就算是真的要打起来,在火枪兵无敌的威名之下,崇祯相信也能够很快的取得胜利。 崇祯目光看向军部的那一排人。 略过晁刚,崇祯需要晁刚继续训练士兵,不能轻易的动弹。 在王冲的身上多停留了片刻,对于王冲的军事素养崇祯是认可的,可是放走了王冲京师外面的卫武军谁来带领? 卫武军的统领,必须要兵法精通,还要忠诚。 这两样在大明一时半会很难找得出来。 坐在王冲背后的陆鸿轩和许昌也想要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虽然一个守卫道院,一个需要临时出去保护需要保护的人。 那也是功劳。 可面对平定一州的军功,没有谁愿意放过,而且是一步登天的机会,只要做的好,扬州将军就非他莫属。 虽然只是垫底的粉嫩新人。 可毕竟也是走到了将军的行列,跨过了不知道多少人,都没有跨过的门槛。 最后就是满桂,崇祯把满桂的定位,就是对战蒙古人的先锋。 是需要现在备战,以后打到瀚海,有效的控制蒙古地盘 的奇兵。 “既然诸位都不说话,朕就要开始点将了。” 崇祯内心的纠结,旁人是看不到的。 “洪承畴。” “到。” 洪承畴立刻起身,声音洪亮的回答。 尽管知道这一次不会有他的机会,可心里还是有着一种渴望。 渴望自己能去扬州,刷一下自己的威望。 “朕命令你,即刻启程去往锦州亲临一线,时刻盯着皇太极他们的动向,一旦有攻打大明的企图,立刻就给朕打回去,不能让任何一个敌人越过大凌河堡。” 这是底线。 一旦大凌河堡失陷。 建奴们就会拿到大明的火枪和火炮,从未威胁就会成倍的增长。 让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宁锦防线,重新进入战火纷飞的过去,之前投入的所有建设,都会因此而损失。 更别说因此而引起的恐慌,死去的那些士兵和百姓了。 “臣,接令。” 洪承畴心中踏实下来,没有了选择,就做好眼前的所有事情。 面对关外的建奴,也是一样的。 换位思考一下,皇上做出来的这个决定,也是一个无奈之举。 在洪承畴接令之后,立刻就有一张军令调遣的公文新鲜出炉了,拿着军令洪承畴就出了会场。 如今的时间紧急。 地龙翻身的动静很大,没有任何办法遮掩,相信皇太极和林丹汗也能够很快的道道准确的消息。 “满桂,朕命令你带着火枪骑兵,巡防古龙口,马兰峪和喜峰口这一段的大明长城,严防死守一切来犯之敌,特别是林丹汗的蒙古人。” 满桂的骑兵队伍,现在也已经补充完毕,就是火枪训练的时间还很短。 不过也勉强够用了。 姑龙口的后面就是密云,李标也驻扎了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可要想防住长城沿线,还得机动性强的骑兵才成。 “臣,接令。” 满桂的心中有点失望。 原以为自己是最有机会的那一个,现在看来,皇上对外敌的防范,胜过大明内部的矛盾。 他自认为领兵于洪承畴他们相差不远。 可到底不是一开始就跟着皇上走的那一批人。 毕竟才能重要,然而忠心更加重要。 很快,满桂也出了会议室,带着自己的手下,快马往马兰峪行去。 “陆鸿轩暂领扬州将军,你立刻带领新兵出发,清理扬州,朕在给你配一个副手,高阳县的孙承宗也该活动活动了,顺路请他出山。” 崇祯也是没有办法了,自己的手上也就这么多的人手。 可不敢掉以轻心。 陆鸿轩也算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其实他是属意卢象升的手下刘希尧的。 只可惜依然是距离太远。 就看陆鸿轩干的如何了,配上孙承宗在军事上应该没有问题。 “臣,领命。” 陆鸿轩激动地不能自己,这么多的大佬,能够轮到他,他知道不是自己的本事厉害,而是运气太好。 辽东的李过,粱甫,刘体仁等等,那一个不是响叮当的名将。 奈何机会不在他们的身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王冲,洪承畴走后,冀州关内的这一部分的安全的稳定,就看你的了,别只是守着京师的一亩三分地。” 走了一人,就要填补一人。 现在能够使用的也就只有王冲了。 “臣,领命。” 王冲起身大声道。 刚好也能够暂时的避开自己的meimei王盈,谁能够知道,计划不如变化快,自己设计好的戏本,忽然就被一场天灾给破了。 如今眼看着王盈将要出道院。 自己却要满冀州的跑,那就是皇上给他的机会。 简直是一石好几鸟。 满意的不能再满意。 边上坐着的王盈却是毫不在意,活总有干完的一天,王冲也总有回到家中的一天,等着就是。 军队上的安排做完了,现在就是要看内政方面了。 这一点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人员的分配,官员的调遣,物资的使用情况,还有救援以及对流民的善后处理方法。 每一样都在考验着崇祯手下的这个还没有完善的朝廷制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