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三章天下英雄谁敌手(五) (第2/2页)
上的敌人,都没有等到。 偏偏在雾气散开之后,就来到了居庸关前面的十五里之外的地方。 “咱们的火炮,打不了这么远,可惜了。” 陈士达双眼布满了血丝,拿起望远镜,仔细的看了看远处的营地,看上面的旗帜和身上的穿着,都是蒙古人的打扮。 “攻打居庸关的人是林丹汗,这是想要给他们蒙古人的祖辈们报仇了?” 居庸关的历史,从大明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之后,所有的大小战役,都是和蒙古人有关。 天下雄关何其多。 偏偏就在居庸关之前,蒙古人是没有办法踏进中原一步。 王冲远远的瞧了一会。 “报仇?你这就小看林丹汗了,他不但要报仇,还要凝聚蒙古的人心,现在大明,大清和蒙古的变法,就蒙古人走到了最后,正如《三国演义》里面所说的一样,谁做的好,谁就强大。” 陈士达是想不了这么多的。 三国他也读过,却都当成了故事,那想过其中蕴藏的道理。 突听一阵“呜呜”的号角声响起,远处的蒙古人就开始推着攻城器械,缓慢的往居庸关行进。 “呵呵,堂堂正正的攻城?太小看咱们了吧?” 陈士达担惊受怕了一晚上。 敌人爽约了,却在第二天早上,摆出这种阵势,肯定是没有在大明的手上,吃过火器的亏。 “应该不是小看,安排火炮手,攻城器械到了攻击范围之内,就给我狠狠地打。” 放长击远,在有射程又是的情况下,是和能迅速的对敌人造成重大损失的。 只要敌人想要做到的,自己就破坏。 这也是兵法中的一部分运用。 居庸关前的林丹汗,不清楚大明火炮的射程,为了自身的安全,才落在了后面,这种行为,落在很多蒙古勇士的眼中,都是怯弱怕战的行为。 不过林丹汗没有一点想要改变的意思。 只要能够打下居庸关,就不会有人说他懦弱,因为胜利才是最好的辩解,其他的都是多余。 队伍在缓慢的行进。 前方的人扛着大盾牌,后面的人则是推着云梯,而云梯上面就是蒙古的神射手。 为了对付大明的居庸关。 林丹汗已经倾尽了全力,要说还有那个地方不满意的,就是还有许多的部落,一些是因为距离太远,另一些则是根本就不服从于他。 远的就不必说了。 不服从于他的那些部落,不用想就知道是和皇太极联系到一起了。 不来还好,要是来了的话明还得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提防。 速度虽慢可气势不能输。 十几里地,走走停停,在离着居庸关还有两里地的时候,就听到山林回荡着雷鸣声,明明刚下过雨。 却又仿佛惹怒了天上的雷霆一样。 大雨没有落下。 落下的却是炮弹雨。 火炮的响声并不齐整,打击的距离也是有远有近。 十几架云梯,瞬间就有两架被炸成了碎片。 林丹汗就在后面跟着,眼睛发直了的瞧着前方,高大的云梯,制作起来不容易,想要毁坏也是很难的。 可刚刚他看到了什么? 雷声响,云梯碎。 大明的火炮,现在已经嗻么厉害了吗? “咱们的投石车,能不能够打到那么远的距离?” 林丹汗怔了怔,向身边的人问道。 “肯定不行,就是皇太极他们铸造的天佑助威大将军都没有办法打到这么远。” 身边一名蒙古贵族,干咽了一口唾沫,舌头打结的说道。 在盛京,他们也是有探子的。 当年火炮铸造成功之后,他们就的到了其中的一些隐秘的消息,只是他们还不知道的是,口中所说的天佑助威大将军。 已经在昨天晚上服役完毕了。 现在就是一堆废铁,等待着下一位手艺出众的人,能够还原出来。 不过,想来是不会有机会了。 工匠这一块。 大明卡的太严,而且大明给出的条件也太好,根本就不会有人冒着去工程队做白工的风险,跑到盛京去。 号角声,被火炮的轰鸣遮断了片刻。 此时依旧在“呜呜”的吹响着。 被火炮伤者的人,已经爬不起来了,除了等待死亡,也没了其他可以有的选择。 当然。 火炮的攻击远远没有到可以停下来的时刻。 不停的轰鸣,总有几次会刚好打中攻城器械的,而就算是打不中,炮弹也会落在敌人的队伍当中从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等到蒙古人快要走到居庸关的时候。 身后就再也没了一个可以威胁到关卡上人的攻城器械,再接下来就是老办法,雷区的爆炸此起彼伏。 只要是有用的手段。 不管多简单,都会重复的使用。 第一波冲上来的人,刚刚跨过了雷区,就被潜伏者的火枪手,在一窜冒烟的火枪声中送走了最后的人生。 越是勇敢的人,冲得越快。 此时死的就越是干脆。 横七竖八的尸体,无不告诉后来者,眼前的关卡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轻易的攻打下来的。 短短的半个时辰。 两里地的路段上,就倒下了差不多三千人的蒙古人。 巨大的伤亡,让后来者止步不前。 “可汗,咱们的勇士伤亡太大,您看是不是······” 一名蒙古贵族,磨蹭着走到了林丹汗的车架前,仰着头问道。 他不得不来,其中伤亡最大的那些勇士,可都是他部落里出去的人,要是这些人全部都死在了居庸关之下。 以后就算是活着回到部落。 也绝对是众叛亲离的下场,而死亡也就成了最奢侈的事情。 “你觉得,咱们蒙古人现在可还有退路?” 林丹汗不是没有想过大明火器的犀利。 可听说是一回事,真正的亲眼见到又是一回事。 这一次若是配合皇太极,打不进关内的话,以后就要亡命在大漠上了。 他所有的梦想,都会随着这一次的失败而烟消云散。 “蒙古人没有退路了,在大明起来之后,咱们除了奋力一搏之外,就只能去做大明的臣民,或许臣民都没有办法去做。” 林丹汗可没有忘记,在辽东边市上,大明一直就在收购奴隶。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奴隶? 用他的想法就是,除了大明的人,其他的所有人,就都是奴隶,无分贵贱。 当然这种办法,他们蒙古人的祖宗,在灭了宋朝之后,也是这么做的,只是如今风水轮流转。 这一次轮到大明的人当老爷了。 而他们则是永无出头之日的奴隶,听话了赏根骨头,不听话了那就是一死了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