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五章天下英雄谁敌手(七) (第2/2页)
为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召集这么多的人? 他不明白的是大明如今的募兵制度。 三个月一批新兵,速度快,各方面还很有保障。 只要挺过第一次战斗,就能够迅速的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兵。 不需要像以前一样的,刀枪互砍,成军的速度也就很快了。 而一名弓箭手的训练是多长时间? 骑兵的训练又是多长时间? 就算是最简单的刀斧手和长枪手,那也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 “告诉下面的人,一个时辰之后继续进攻,还有让后面的工匠迅速赶出一批投石车试一试,要是好用的话,就用这个。” 火炮他已经不想了。 没有合格的工匠,是真的没有办法铸造的出来。 重要的是,他们大清的铁器根本就不足以让其他的铁匠试手。 想到这些,皇太极就对失去的刘汉格外的心痛。 早知今日无人可用,当年就该把那一批工匠,全部留在盛京城里,给一个更好的职位也不是不可以。 他能够容得下大明的叛臣。 却疏忽了对他最重要的工匠,实在是不该啊。 在皇太极走后。 留在当场的一些贝勒们,才开始小声的窃窃私语起来。 “看来马兰峪真的是打不下来了。” “用汉人那些大臣们的话说:劳民伤财啊。” “哎,咱们本以为是有好处可拿,现在算是亏本了,不知道大明会不会因为咱们的不宣而战进行报复?” 此人话音刚落。 场面就是一静,谁也不想说这个沉重的话题。 失败是早晚的。 被报复也应该来的很快。 刚刚成立起来不久的大清,眼看着就要亡了,曾经有多么大的豪情壮志,心中有多少的踌躇满志。 现在就有多失落。 瞬间在场的人就没了说话的兴趣,三三两两的散开,回到了各自的帐篷,等待着皇太极的再次召唤。 于此同时。 古文口的攻打还在继续。 不激烈,对许昌来说压力一点都没有,一万人在城头上展开之后,根本就不怕敌人能够攻打的下来。 “看敌人攻打古文口的意志并不急迫,而咱们的兵力也比他们更加有优势,是不是可以派出一半的人手从侧面 给一个沉痛的打击?” 跟随许昌过来的一名尉长,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战斗之后,分许出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建议道。 来到马兰峪的尉长,连同许昌在内一共有十位。 每一个人都带领着一千火枪兵。 而立功的心思,也从来都没有熄灭过,更何况是古文口下面的把那些弱鸡。 打起来,军功就像是捡的一样。 “可以,从侧面分配的兵力你们自己决定,就是一点要注意,安全最重要,把咱们守城的时候,一个伤亡都没有,进攻的时候,却有了伤亡。” 许昌很快就答应下来了几名尉长的请求。 职位都一样,最多就是他被暂时任命为第一尉长。 权利是有的,可也不能挡住人家的上进之路啊。 那是要结仇的。 “阵亡的没有,受伤的还是有的。” 其中一名尉长,哈哈一笑的说道。 他说的受伤,就是在昨天晚上,有士兵因为不小心,从两边隐蔽的坡上给摔了下来,不是扭了脚,就是蹭破了点皮。 如今都快要成为队伍当中的笑话了。 许昌闻言也是摇头失笑。 想到那可怜的几位士兵,是这么受伤的,往后回到了京师,还不知道要被人调笑多久。 估计会成为卫武军当中的一个传统冷笑话了。 “好了,要想拿军功,你们自己想办法,敌人就那么多,不过城头上必须留够四千人。” 许昌觉得四千人都有些多了。 不过为了安全考虑,还是多一点人最好。 两侧出击的人选,就交给了其他的九位尉长,许昌就开始重新布置起最新的防线了。 少了不少人,也要保证古文口不被攻打下来。 随便谁出击,取得了胜利,都会有他许昌的战功。 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论,最后被留下来的就是杀敌最多,没有任何一个伤亡的两支尉长的军队。 说来好笑。 最后能够达成这个意见的原因,竟然是因为那些尉长的手下,有人受伤了。 这个理由,简直是奇葩。 攻打古文口的是昆都伦汗,他属于漠南喀喇沁,也是最早投靠林丹汗的一大部落。 这一天一夜的时间虽短。 攻击的也不频繁,可损失依然很大。 大明的火器,简直是例不虚发,只要走到了火枪的攻击范围之内,就别想着能够轻松的回来。 而回来的那些人,现在也在帐篷里面养伤。 一阵阵的经文声音从帐篷个之内传出。 所为的疗伤,就是几位经师念经,似乎只要听到经文的诵读声音,就能够让他们减轻痛苦,消减今生的罪孽。 昆都伦汗心痛的看了几眼帐篷。 随后一言不发的走远了一些。 部落的勇士们是他的财富,现在他的财富缩水了,往后缩水的还会更多,同时还要担负着着这些法师们的吃穿住行,和传教的任务。 他们跟着林丹汗是要享受荣华的。 可荣华还没有见到,他的富贵就少了很多。 攻打古文口的勇士们还在继续。 他的手上没有可以打造盾牌的工匠,就算是想到了好办法,也没有办法立刻实现。 忽然。 “砰!砰!砰!” 一连串的枪声,就在近在尺尺的营地旁边响起。 接着就是一阵喧哗声。 “大明的军队打过来了。” “快跑啊,咱们的勇士败了。” 叽里咕噜的蒙古语,不断的迸射而出,让刚刚转到这个位置的昆都伦汗,脸上的汗水,刷的一下就流淌了出来。 本就炎热的八月。 让他的心里更加的火热,是怒火满腔,却又无从发泄。 “都停下,停下,快拿起你们的弓箭拦住敌人。” 在昆都伦汗的大声嘶喊之下,跟在身边的亲卫勇士,也都有手中的弯刀,敲打着左手上的盾牌。 一阵吆喝,在加上明晃晃的兵器,让慌乱的人,很快就走向了有序。 然而,枪声没有一下停歇。 攻打古文口的那些昆都伦汗的勇士们,也都逃也似得,飞奔回了营地。 手中握着的弓箭,都不知道该射向那个方向。 两面都是枪声,在山谷中回响,根本分辨不出到底是有多少人打了过来。 若是昆都伦汗的人懂得“四面楚歌”这四个字的话,就很清楚,如今要想活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乖乖的听话,一动不动的听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