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十二) (第1/2页)
看书网.,最快更新崇祯大明最新章节! 从喜峰口,到居庸关上的所有战役,都有着一个明晰汇总,报上军部,然后给皇上过目的。 其中居庸关的战役就不必说了。 就连皇上看到之后,都是哭笑不得。 还说着:“原来现实,比历史和小说更加离奇和搞笑。” 对于王冲的领兵才华,也进一步肯定,还说着:“若不是卫武军暂时除了他带领着,不放心被人,肯定是要放出去做一州将军的。” 这个评价没有人反对。 就连内阁首辅李长庚,募兵部的晁刚将军,也都很认可。 无论是谁,到了居庸关都不可能做的比王冲更好了。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对高杰认可度最高的时候,皇上却对一个叫做张春的人产生了好奇心。 既没有认可是好,还是不好。 总之让大多数人都莫名其妙,刘文秀也觉得很奇怪。 喜峰口是面对杜度的战役,当中可没有见到那个亮点,战斗不是很激烈,点到为止,面对的敌人也不是很多。 所以也就称不上大捷了。 最多和其他人的区别,就是放了一颗照明弹。 不过是舍得花钱而已,难道这个也算是用兵如神? 要是这样算的话,那么以后使用照明弹的人,可就多了。 有样学样,谁都想要换一身衣服穿穿。 走了一路,琢磨了一路。 刘文秀还是没有想明白其中那个地方是他没有想到的。 喜峰口。 地形突兀,交通困难。由滦河所形成的谷道使成为南北往来的天然孔道。 关处,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由此出关折东趋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向西南经遵化和冀北重镇蓟州,可至京师。 从马兰峪出来,带着自己的副手,快马加鞭的赶到了喜峰口的关口。 俘虏的五千多人,已经全部送往了遵化。 刘文秀在来的路上,就看到了长长的队伍,看着井然有序,押解的人也只有少许。 此时以至八月末。 满山的野花,林木景秀,鸟语花香。 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没来由的,刘文秀给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评价。 本来这里就有守将的,只是在第一次建奴入关的时候,就开始逃了。 当时三屯营的营地当中,在孙传庭和卢象升他们支援过来的时候,也是乱糟糟的。 现在再次经过,虽然没有多少繁华,可当地的百姓们,都很安静祥和。 根本就看不出,之前不远的时间内,喜峰口已经打退了一次敌人的进攻。 也从侧面可以看出来,当地的官员治理有方。 关口出,两边各一名士兵守着,瓮城的城头上,也有士兵把守,当中挂着一口大钟,只要遇到敌情,就会被立刻敲响。 “此地的将官可在关内?” 刘文秀牵马上前,向着看向他们的卫兵问道。 卫兵一怔,他本来就打算上前询问的,却被人抢了先。 “你是哪一位?” 关内的情况,一般人可问不出来。 守官的小兵们,也被教导的不错,没有见了一个人穿着大明的军服,就叽里呱啦的把所有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万一问话的人是个探子呢? 这不是在泄露军情? 刘文秀不以为意。 军队的规矩,他还是很清楚的,从马背上挂着的一个小箱子里,拿出了自己的证件。 一块代表身份的令牌,另一个就是一个小本子,上面不但有他的画像,还有这他目前的职务。 小兵还是知道这种东西的真假,怎么辨认。 他们尉长的身上也有这样的一个小本本,还特地让所有的士兵们挨个查看了一番。 “尉长真在关内,刘尉长在此稍等,我这就去禀报。” ** 张春还在衙署写写画画。 用他的话说,自己的记性不好,有点好的想法,一定要记下,那不然忘了再想要去查找,一时半会还真的就还不找。 这次他写得东西,就是关于这一次战斗,对于照明弹的使用心得。 这种造价很高的火器,他只试验过一次,而这次之所以能够让杜度的一万人马扎营在关外火炮打不到的位置。 就是因为照明弹的功劳。 “关外化民,民智不开,一位大明的照明弹,是神话中的太阳神术,所以军心溃散,无人想要进攻喜峰口······” 战后总结,不但要有他自己的想法,还得从敌人的口中知道,自己是怎么赢的战斗的,还得清楚的记录下敌人是输在了那个地方。 他们只有一千人。 想要守住一万人的攻城 ,还是在晚上。 按照现在大明火器的厉害程度,守住关口一点问题都没有,可随之而来的伤亡,就很难避免了。 不过是付出多少的问题。 可有了照明弹,最后的结果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说实在话,他一开始只是把这个东西,当做了给火炮指引炮击位置的辅助弹药,从没想到过,会对愚昧的人,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就算是最后,被他抓到的俘虏。 也都乖乖的毫无反抗的意识。 其中有些人居然还露出了一脸荣幸的微笑,看的他都是一阵心寒。 若不是他知道这是一颗特殊的炮弹造成的,估计第一次遇到的话,他也一样心中会忐忑不安。 未知总会让人恐慌。 写着写着。 张春就放下了笔。 坐在椅子上撑着下巴,思虑着是不是给皇上一封奏疏,看看能不能把这种特殊的弹药,给所有的将士们普及一下。 免得敌人也弄出了这玩意。 用在大明的身上,而士兵们却因为无知,错过了最好的战机。 “报告。” 张春一愣,回神。 “进来。” 他并没有因为有人前来汇报,打乱了自己的思路而生气。 对于军情,他是宁可第一时间知道,都不愿意为此而错过了任何时机烦恼。 “尉长,外面有一位叫做刘文秀的尉长前来找你。” 士兵进门行礼之后说道。 “请他去正厅,我这就来。” 刘文秀的名字,他没有怎么听说过,尉长这个官职,现在大明很多,有名气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能够被找上门来,他能够想到的,也只有前端时间守住了杜度进攻的喜峰口。 手上没有人因此而伤亡。 也没有付出多少弹药,全都是因为他舍得使用了那枚价值很高的照明弹。 刘文秀是在正厅见到张春的。 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看模样颇为文雅,眼中有神,行走之间也很有法度。 “张尉长治军有方,我是看到了你的战报,特地前来学习一二的。” 刘文秀上前一步敬礼之后,才攀谈了起来。 “治军也不过是在按照军法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