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章万水归阴(十) (第2/2页)
会记得提醒我,等晁刚来了就让他给卢象升去一封信,看他是不是舍得把自己的手下派往宣府镇做镇守?” 崇祯觉得卢象升应该是愿意的。 毕竟这一场大战,他可是什么都没有落下,有个手下去给他挣个脸面,也还不错。 “对了,还得要一个宣府镇的知县,县丞,主薄这些人选,不知道长庚可有推荐的?” 军事力量已经解决了。 现在就要一些文臣去治理了,李长庚瞧着皇上是不打算让边军统管一切事务。 就像是辽东一样,军队是有的,可也派了一位马懋才去搞民生。 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让其中一家独大了。 “臣觉得,杨嗣昌还不错,虽然是前朝进士,可他编撰的《地官集》二十卷还是不错的。” 李长庚立刻就选出了一个人。 当年杨鹤被魏忠贤罢官,返乡与杨嗣昌一起隐居,也就自己的孙子在京师遇到了一个女子需要成亲,一家人才来到了京师暂居。 说起《地官集》崇祯忽然脑子里就有了印象。 似乎这样的书籍,他之前还读过,觉得还挺满意的。 实际上还是原来的崇祯还未登基时,就看过杨嗣昌的《地官集》等书,赞叹杨嗣昌的才能。 要是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的话,现在杨鹤、杨嗣昌父子已经先后被起用了。 杨嗣昌分巡河南汝州道,加右参政,而他的父亲杨鹤也会在今年,因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任上招抚流寇神一魁失败,被下狱论死。 “那就他了。” 有了好印象,崇祯也就不做权衡了。 朝堂之上就这点人,放出去几个,剩下的人就得吃力很多。 “其他的人选,你看着办。” 定下了主要人选,崇祯也就不再纠结旁末节支,只要监察到位,审计跟上,还有谁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作案。 真当工程队不杀人,就是个好去处? 三两下就定下了宣府镇的所有官职人员,让史可法瞧得目瞪口呆,这个和他听说过的朝堂吵闹可不一样。 要知道,若是以前,这样的官员任职。 不吵个一两个月,是绝对不会罢休的,那会像现在这么简单。 崇祯放下了手中关于袁可立的资料,琢磨着,在他的印象之中,刚刚登基那一会,此人还是自己的兵部尚书的。 也就是后来 他没有怎么关注朝堂上的动向,兵部尚书就在不知不觉中换人了。 至于换的是谁,反正已经被皇太极带到盛京去了,也就没多大关注,只是最后一人是陈新甲,想必他是知道袁可立当时为何会到了登莱的。 若有所思的看了时刻饭一眼,就不再关注。 别人都在吃着香甜冰凉的冰淇淋,崇祯想吃的时候,看到王盈已经快要把三碗都吃完了。 “一个女孩子,吃这么多的冷东西,就不怕自己的肚子疼。” 崇祯蹙眉说道。 “我这几天可好着呢,完全不怕冰冷的东西。” 王盈知道崇祯说的是什么,脸颊一红,嘟囔着回答道。 “还剩下半碗,我去给阚玉树送去。” 说着颇为舍不得的端起的半碗冰淇淋往外走去。 她只是不想被崇祯说教,虽然能够还嘴,可在有外人的时候,还得注意一点君臣礼仪。 在这一点的尺度上,她还是很聪明的。 “算了,你自己吃完,阚玉树的等朕忙完了一起陪你们去看戏的时候,在戏园子吃。” 崇祯无奈的一拍额头。 很多时候,他都想要把王盈认作meimei,简直就是他的开心果,在别人都怕着他的时候,忽然有这么一位不怕他的人,还真的是稀有的可以。 王盈脚步一顿,转头怀疑的看着崇祯。 “这可是你说的。” 说完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快速的吃了起来,她怕时间久了,阚玉树过来找她,那么剩下的半碗,就不再是自己的了。 想要阚玉树这根木头,让出自己的东西,很难的。 不大一会,王盈就吃完了手中的冰淇淋,然后又看向了食盒当中的最后一碗。 正在此时,出门写信的晁刚就回来了。 “皇上,信件都已经送了出去。” 崇祯一指食盒:“哪里有一碗甜点,两位皇后说是给咱们送来消暑的,你尝尝滋味如何。” 冰淇淋晁刚是吃过的,味道还不错。 不过第一次弄出来的时候,品相没有现在的漂亮。 晁刚看了一圈,所有人都有,就是皇上没有,明显的一个大碗还在王盈的面前,立刻就知道,又是王盈贪嘴,把皇上的那一份都给吃了。 现在看王盈的样子,似乎还惦记着自己的这一份。 “谢皇上,两位皇后娘娘赏赐。” 晁刚端起了碗,走到了王盈的对面。 “分你一点,我一个人吃不完。” 崇祯瞧得一阵莞尔,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晁刚会有这样的一面,平时可都是板着脸的。 “真给我?” 王盈诧异的问道。 “只能给你一半。” 晁刚准确的再次说了一遍。 “谢谢大叔。” 王盈欢快的用一个干净的勺子,分出了一大半,放在了自己的碗里。 只有晁刚郁闷不已。 被人称之为大叔他可是一点都不开心,自己真的有这么老吗? 崇祯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晁刚此时就更加郁闷了,他本来讨好王盈,就是想要王盈给阚玉树递个话,看看他那一天成亲的日子最好。 现在看来是rou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不但损失了自己的半碗冰淇淋,还没有办成任何事情。 不是他不想亲自去找阚玉树,而是现在阚玉树被皇上下了死命令,不许招摇撞骗。 然后,在崇祯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阚玉树的身价,又在他的这一句话下面,上涨了不知道多少倍。 “刚刚朕看了关于袁可立的资料,若是还有人手的话,看能不能把他从高阳县请到京师来?” 崇祯干咳一声,掩饰着自己的尴尬,瞬间转移了话题问道。 “这件事情,交给臣来没问题。” 晁刚也很快就从尴尬的场面中解脱出来。 “哎,是朕当年走眼了,居然忽视掉了一位治世能臣。” 崇祯有点自责。 他还觉得有这样的牛人,大明怎么会没了的,原来都是自己给错过了。 真怪不得旁人。 李长庚忽然觉得手中的冰淇淋不香了,治世能臣,多少臣子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这个,他自己也不例外。 可看了关于袁可立的所有资料,他不确定自己在位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够给后世的人一个治世能臣的印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