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四章偏只到、凉秋半破(二) (第1/2页)
,崇祯大明 崇祯元年,广东平远、兴宁、程乡、大埔盗贼蜂起,有贼总苏亚婆、钟三舍、邱囊计、黎灿凿、朱婆熊、半天飞等,各统辖数千人,流劫安远、定南、长宁。 这些大事件赖钦寿是知道的。 就是现在平远、兴宁、程乡、大埔各地都还有这些人的影子,从一开始的声势巨大,到现在小打小闹,四处流窜,都快成为赣州的顽疾了。 “投靠?你去告诉他们,我赖钦寿不接受投靠,只接受收编。” 投靠过来,就会多出几个山头,到时候需要东征西讨,一定会麻烦不断,就他现在的手下,几个当家的都是相互看不顺眼。 虽然他很乐意看到这样场景,这说明底细的人联合不起来,他的位置就很稳固,可对于将要到来的作战,影响还是很大的。 大明的军队可是训练有素,若是他手下的人,不能好好的配合的话,就算是拥有火枪也一定会输得很难看。 而且还会影响背后给他提供火枪的那位大人的计划。 “大哥霸气,就应该这么干,都昨日黄花了,还想着和咱们平起平坐?咱们这里可不是梁山,不兴一百单八将。” 黄期达还是有点学问的,知道梁山好汉的名头叫的响,可结局也忒惨了一些。 迷信一点的说法就是,梁山和一百单八都是不成大事的征兆。 所以能够避免的话,就一定要避免。 赖钦寿满意的点了点头,还有是明事理的人,要是任何一个人都要问他为什么的,那他这个贼总做的也不会很舒坦。 虽然此时邹稍豺还没有问出口,可脸上的表情已经表现出来了。 “就是,咱们可是有火枪的好汉,连官府的人都打的稀里哗啦,他们苏亚婆、钟三舍凭什么加入咱们?” 面红耳赤的过天星嘟囔着。 道理没有错,可邹稍豺却有点尴尬。 支吾了一阵,只好说出了关于苏亚婆、钟三舍的真实情况。 “他们说是可以送给咱们三十杆火枪,火-药三百斤。” 懒洋洋的赖钦寿突然吃惊的坐起身来。 “你说什么?他们有火枪和火-药?他们拿来的这些东西?” 不怪他吃惊,连续的劫掠,已经让他弄到了不少的铁匠,可就是打造不出来手中的火枪。 不要说火枪了,就连火药都造不出来。 一场蕉坑会战,别看他手下几乎无损,可最要命的物资补充,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拿到的。 一开始还无偿提供,可在他们连续劫掠了几次之后,又要真金白银了。 如今他的手上,粮食很多,就是金银和古董字画看起来也不少,可转眼就要不是自己的了。 “他们没说。” “请,快请,算了还是我出去迎接。” 象湖,风景优美。 环山流水,不但风景好,就是藏兵也是一个好去处。 “赖钦寿手下有能人啊,要是当年有人给咱们指点这一条明路的话,那会被追的如同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苏亚婆虽是看着四周的景色,可实际上看得则是一些隐秘的地方,哪里都藏着人,要不是手段低略,绝对不会被他一眼看穿。 “现在也不迟。” 钟三舍点点头,说道。 苏亚婆知道钟三舍说的是什么,只是那些大人们可不好对付,用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有千里眼,顺风耳。 不用他们的时候,那就是账本上的功劳。 反正一句话:“你觉得是赚了,可人家永远不亏。” 至于想要套交情,逃过一劫的话,根本就不可能,除非自己也穿上一身官皮,站在一个团伙当中。 就算这,也永远是最底层的那一个,别想着往上爬。 《水浒传》当中的宋江,就是一个例子。 “哎呦,苏当家的亲来此地,可真的是让我好生欢喜。” 远远的就听到一声爽朗的笑声,比明白的人,还真的以为两人事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此相遇感叹缘分妙不可言。 “哈哈,还没有恭喜赖当家的大获全胜,以后赣州想必再也无人可以阻挡你的兵锋所向了。” 苏亚婆的笑声,也是一如既往的欢快。 一直陪着的钟三舍则是刮目相看,这种脸部随意变化的能力,他可是学不来的,难怪别人是老大,自己只能屈居第二。 除了勇武,似乎也没啥本事了。 两人仿佛一见如故,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事实上则是两人在交换着不同的意见。 “那边的人对咱们暂时来说很大方,现在你有什么计划没有?” “我打算攻打赣州府。” “然后呢?你不会真的照着他们说的去做,一路打到湖广吧?” “打到湖广是迟早的事情。” “英雄所见略同,咱们此次合兵一处,已经有实力占领一方做土皇帝了,不过当务之急,就是要拿到更多的火枪和火药。” “我没你这样的想法,你不用试探我。” “你也太过谨慎了,就凭那些酒囊饭袋知道安插探子?” “可人家总是能够准确的知道,我到底弄到了多少金银财宝。” “不过是一群死要钱的,给他们就是,只要能够拿到更多的火器,到时候那些东西还不都是咱们的。” 被苏亚婆称之为酒囊饭袋的人,确实都是只盯着了金银财宝,也就是逃亡了六年时间看穿了许多幻像。 才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 之前不过是手上的兵力一直不够,也纠集不起来多少人,现在却不同了。 都说养虎为患,他苏亚婆这一次就证明一次,自己这头虎,是真的会吃人的。 苏亚婆的直接干脆,让赖钦寿大吃一惊,左右看了看,见到没有人关注他们两人的谈话,不知为何心中轻嘘一口气。 “咱们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是应该如此。” 两人很快就达成了更加隐秘的协议。 之所以如此,还真的要怪《水浒传》的出现,只要看过这本书的人,听过书上的故事的人。 都会绝了向朝廷招安的想法。 反正凑够一开始都是死,还不如让自己死的舒坦一些,畅快一些。 ** 南京。 自从孙传庭领兵去往湖光之后,就被闹得草木皆兵,生怕孙传庭在湖广赈灾的时候,忽然杀一个回马枪。 于是加紧了南京的防线不说,还特意派人前去联络了一个不可说的势力。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魏国公徐文爵静静的看着都御史唐世济,点子是唐世济出的,也都是经过了他们这些人同意了的。 就是一想到,又扔出去了一千支火枪,心中就是一阵rou痛。 那可都是银子。 一杆火枪,一百两纹银,一共可是花了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