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一章斗成双绝(九) (第1/2页)
,崇祯大明 时代的跨越总是遵循着某种规律在进行着。 不是没有那种恍然一眨眼,就从一个封建时代,跨越到了全新的现代化时代。 崇祯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本事。 身边也而没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毕竟更能够穿透历史的迷雾,看到更远方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稀少道,只有偶然的机会才能够遇到。 可眼前的徐光启,却是已经在科学上迈出了一大步,尽管所谓的燃油机械还没有研究成功,可能够分离出原油。 那都是很顶尖的技术。 反正让崇祯自己去做,也不会成功,就是去说,给出一个思路,也得长年累月的实验才行。 而且他的记性还不够好,总是记起了这个,忘记了那个。 许多人在觉得他很了不起的时候,谁能够知道,很多事情他都是想起一出是一出,最后还把自己吩咐出去的事情给忘了。 只有等到有人真的做出了成果,并且拿到了他面前,才会恍然。 “哦,又来了一个可以赚钱的买卖。” 徐光启没有看到崇祯神游物外的状态,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研友当中,不断的说着袭击的想法。 这一次,说的时间更久。 久到徐光启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肚子饿了,想要去外面吃饭的事情。 只等到连续响起了七声钟声。 才打断了徐光启的说话,也惊醒了一只在神游的崇祯。 徐光启是因为听到了钟声,记起了自己还没有吃饭,肚子也跟着相应的叫唤了起来。 而崇祯则是一个激灵,仿佛听到了更加有意思的东西。 屋内四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发出声音的一个竖起来的木盒子。 徐光启捂着肚子,尴尬的想要解释,自己刚刚忘了吃饭,可崇祯仿佛没有看到他的尴尬。 而是很奇怪的看着徐光启。 只有崇祯自己知道,他从很久之前就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计时。 因为从一开始,他的所有作息时间,都是在别人的已提醒下,或者是安排下进行的,而且作为皇帝,从来都没有人会因为他迟到,而露出不满。 所以,对于时间,他有就有了一种很奇怪的认知。 此时听到了连续响起的钟声,仿佛又回到了那种上学时,敲响铃声的时刻。 也就是在此时,崇祯才恍然,他应该让道院的人研究出一种钟表出来,用于更方便的计时。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想要知道是什么时辰,都是在看天象。 “那个敲响的东西,你是怎么做到的?” 崇祯怔怔的看着徐光启良久,才语气莫名的问道。 “那个是臣为了吃饭的时候,不晚点,做出来的一个提醒器械,不是很复杂,也就是在研究燃油机械的时候,顺手做出来的。” 徐光启看了一眼角落处的木盒子。 他没有觉得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而且结构简单,只要知道图纸,任何一个有点手艺的人,都会做的出来。 而徐光启的这种淡然的表情,让崇祯更加无语。 合着自己的道院掌院--徐光启徐大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做出来的是个什么玩意? 更不明白这个东西有什么样的大作用。 崇祯总觉得,之前自己在道院,只顾着研究湖广赈灾的事物,完全忽略了,自己也应该好好的观察一下,道院里的人,都在研究些什么东西。 研究到那种地步了。 就拿徐光启来说,一个石油刚刚拿出来,就又弄出了内燃机。 虽然前者已经成功力,后者还在设计之中。 可另一个毫不相干的东西,眼看着可是已经能够使用了啊。 “为了提醒你吃饭,所以做了这个东西?” 崇祯哭笑不得。 他能说什么? 说有技术,还很聪明的人可以所以的任性? 随意的把自己才华,扔的满地都是,还一点都不在乎? 此时,徐光启也从皇上诧异的语气当中,看出来了,自己随手做出来的小玩意,应该有点作用。 可到底有什么用,他是真的不知道。 “呃,臣做出这东西,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吃饭。” 徐光启仔细的想了想,肯定的回答道。 “刚才朕听着,是响了七次,是说现在已经是午时了,就是不知道是午时开始,还是午时末尾?” 崇祯的心思瞬间就活泛了,通过 了响声的次数,也就联想到了时辰。 对于如今每天十二个时辰的时间方式,崇祯已经很熟悉了,而在熟悉了十二个时辰,就会在必要的时候,忘记了二十四小时。 “是午时初,然后一直到亥时结束,然后到了子时重新开始。” 说着就起身,把那个竖着的大盒子,从角落里推了出来,此时崇祯也才看到,盒子的下面还有着四个小轮子。 没等到崇祯继续发问,徐光启就打开了木盒竖起来的盖子。 里面各种大小的齿轮,弹片,排列的密密麻麻的。 “皇上,里面全部都是铁器制成,很沉的,也就只能放在地上推着方便。” 崇祯摇了摇头。 看着这个简陋的报时器,上面既没有他熟悉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更没有一个玻璃罩来展现走过的时辰数字。 “你就没有想过,通过这种机械,拨动一些指针,然后更加直观的测算出时间的流逝?” 说着就想在桌子上画出一张草图,可看了一圈,根本就没有找到一张纸,好在墨水和钢笔还是有了。 在徐光启愣神思索,崇祯说出来的这些东西的时候。 崇祯已经用钢笔蘸着墨水,在干净的桌子上画了起来。 拙劣的画技,让他画的并不好看,不过所要表达出来的意思,已经很直观了。 从徐光启的位置看过去,那就是一个倒立的图形。 可对于他们这些最近一直在和图纸打交道的人,一眼就能够看出图纸的奥妙。 里面的核心,似乎在此刻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已经做出来了。 而外壳却成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圆盘,十二个时辰的划分,还有很神奇的指针。 虽然还不知道长短三条的指针,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可通过模糊的估计,也额能够明白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是报时器?看着倒是挺方便的。” 徐光启思索着,这样虽然能够准确的确定时间,可似乎也没啥了不起啊。 以前没有这种报时器的时候,人们也是能够准确的估计好时辰的。 习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