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七章有物指磨金镜净(五) (第1/2页)
,崇祯大明 经过了几日的观察。 郑芝虎已经大概弄清楚了如今大明军队中将官的身份和职位。 杨廷麟是水军当中的尉长,和少将也只差一个级别,就是这样的人,也没有权利知道一些朝堂上更加隐秘的消息。 比如说,皇上对于水军的定位。 还有一些关于-大-海外面的众多消息。 此时,忽然听到李定国,用跟淡然的语气,说出了这个秘密,杨廷麟作为大明的将官还无所谓。 可自己呢? 虽然现在也算是大明的官员,毕竟是在海防游击郑芝龙手下干活的。 可更早的身份只是海盗啊。 再说了。 海防游记的官职,可不是多大的官职,要不然也不会被某些人,看不眼里了。 心中想着,面子上还要保持镇静。 可眼中的恐慌,就没有办法掩饰了。 他算是明白了书上说的,为何叫做“宴无好宴”了。 明明只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坐下来喝杯茶,吃点干过,随意的说说各自的见闻,为何就忽然直转几下,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 他有想过要是反抗,是不是能够逃出生天。 可眼角的余光,透过窗户,看到了外面巡逻的士兵,还有更远处一艘巨大的楼船,什么样的心思,都没有了。 他逃不出去的。 不过在想着如何抓着两个朝廷的官员,作为交换自己生命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传来。 “不要动小心思,相信我,只要你有一点危险的举动,脑袋瞬间就会炸开。” 仿佛看透了郑芝虎的心思,李定国一笑说道,手上也没有停下端起来的茶水,而他喝茶的手法,要是被朝堂上的人看到的话。 一定会发现这个动作很熟悉。 李定国把崇祯皇帝喝茶的那种悠闲姿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刚刚的话,虽然不是绝密消息,却也不是随便乱传的,自己心里知道就好。” 他已经从震惊哪个狗屁私人公司当中,醒悟过来了。 要是这个叫做荷兰和佛朗机的国家,真的强大的不像话的话,肯定早就打过来了,又或者是因为某些利益的原因,荷兰的这个私人公司,根本就没有把大明的消息,大肆传播出去。 就像是前些日子,刚刚知道琼州府有一年三熟的稻米一样。 为了利益,谁都会隐藏起有用的消息。 只要自己不作死的,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跳出去,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郑芝虎轻嘘一口气,心脏却不争气的“怦怦”跳个不停,好在额头上还没有汗水流淌出来。 心中暗道:不杀人灭口就好,下一次绝对不会和这些大臣们座椅一起聊天了,会死人的。 杨廷麟后知后觉的看了李东国一眼,最后眯起眼睛看着郑芝虎。 要不是此人说起了大明之外的消息,还引不出李定国刚刚说漏嘴的话,或许也不是给说漏嘴了,只是借着这个机会,说出一点关于水军的隐秘。 不要因为这一次湖广赈灾,立了一点功劳,就自高自大,后面的日子长着呢。 而大明的军功才是最硬的。 像这种支援功劳,虽然也很可观,可到底不如打出来的让人信服。 三人又交谈了一会,郑芝虎找了一个借口,跑了。 他怕再说下去,指不定会听到更加要命的消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还是回去睡大觉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郑芝虎走后。 杨廷麟才黑着脸,用手指敲着桌子,问道:“你说皇上知道大明之外的消息,也正在时刻准备着出海,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也就是现在道院在造船的技术上,没有办法突破一项难关,要不然早就打出去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楼船还不够巨大?” 杨廷麟无法想象,要怎样的造船技术,才能够允许水军走向更远的海洋。 他是和郑芝虎聊过关于战船的水战的。 像大明现在造出来的战舰,已经是比大多数航船厉害的战舰了。 “不止战船不够巨大,还因为大明的内部不够平静,你该不会以为,沿海的那些州府,都会愿意大明的水军发展起来吧?” 李定国如今已经对朝廷以前的旧臣,不抱任何希望了。 都是些什么货色,见的多了,只要一想到这些人所处的位置,就能够明白,那都是去捞银子的。 而不是去真正的治理地方的。 要是真正勤恳的官员,说不 得不是死在了任职上,就是会被调回去做一个闲职。 他也有理由相信,当年的戚家军,为何会从沿海剿灭倭寇成名之后,被调往蓟州做总兵,然后去面对建奴。 随后的几年,更是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最终一无所有的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不过是触动的某些人的利益罢了。 只要身在官场,就一定要听从官老爷的吩咐。 不然的话。 莫须有的罪名,随时就会给设立着。 虽然听起来可笑。 可事实就是如此,还残酷的一塌糊涂。 运气还一点,还会被人包装一下,运气不好的,就等着遗臭万年吧。 笔杆子在儒生的手中捏着,自然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要是有良心的,也都会被巨大的财富,把良心给遮住了,谁还在意对错,又或者是对大明有利。 没有对比,就看不出其中的差距。 杨廷麟是从南京出发,一路走到京师的,沿途的风景,和百姓的生活状态,也都看在了眼中。 在南京的时候,他总是听到新皇的残暴不仁。 可事实上,新皇的残暴,也都是对于朝堂上那些贪赃枉法之辈。 当然,残暴也说不上。 对同僚下手的,下作手段,崇祯只是在把那些人送到了工程队,而南京的人却是在真正的砍头。 也就最近一段时间,他才听到。 南京的那些大臣们,也学会了不杀人的方法,这也算是一点进步,可也是对于官员和大臣们的进步。 百姓们想要享受到这种好处。 想都不要想。 只要官吏认为你犯事了,那就必须犯事了,要么交钱赎罪,要么菜市场砍头。 二选一,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好好练兵,皇上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都是聪明人,多余的话也就不需要再说,大海的疆域,大明是要控制在手中的,只要朝廷想要清理徐州,就一定会和海盗,和私人公司接触。 一场大战是免不了的。 也只有在海上打赢了,才有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