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六章何人拏攫银河决(四) (第2/2页)
是在军队当中推广识字读书,现在的火器,还真没有多少人用得好,要是以后的武器更加厉害,所需要的人才就更多了。” 这次出战,对王冲触动最大的就是,有知识的人,和识字水平不高的人之间的区别。 他不知道以后的战争会怎么打。 但知道一点。 以后募兵,有学问的人,一定是必须的了。 而他自己到时候,还能不能胜任这样的将军之位,就很难说的清楚。 时局的变化,总是让人措手不及,跟不上形势,只有被淘汰,身后的满桂他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前最勇猛,最能打的人,却无法适应最先进的武器和战术变化。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到手的军功,成为了别人的囊中之物。 要是说心里能舒服了,就是有鬼了。 路上的一阵安慰,虽然很及时,可也要看皇上最后怎么安排才行。 “是啊,不但军队如此,就是官府也是如此,一个连账本都看不懂的官员,可是没有办法做官的了。” 崇祯最近也在苦恼。 一开始提起来的那些,刚刚懂得识字的人,如今也在面临着最大的困境。 好在那些人懂得学习。 只要抽空,就是在看书,要不然就是还钱请人来教。 拼的不行。 就这,只能维持着最简单的政令通行,审计部们的人,如今都走到了各个县城,做为当地的财政局来使用了。 想要再次组织起来更多的人,来进行审计工作,恐怕需要来年看能不能做到。 王冲暗暗咂舌。 本来他想抱怨几声,好好的给自己的队伍,拉来几名有学问的人,上半年的课,现在看来不是时候。 “我决定,让你的那些手下,尉长以下的全部转业,你觉得怎么样?” 崇祯扭头看向跟在身后的王冲,见王冲想要拒绝的样子,立刻说道:“先不忙着拒绝,我知道你手下的那些人,现在是识字最多,学习也最刻苦的一群人,这不是大明缺少官吏吗?匀一点出来,每一个什长,就是一个知州,伍长就是知县,怎么样?考虑考虑?” 崇祯给出的诱惑很大。 最大的知州从五品,最小的知县正七品,这个可是要比一些寒窗苦读,中了科举的 人起点高。 王冲一愣,这么高的官职,还都是从军队中转业的,对文臣们的冲击很大的。 他的手下,当时也就是在保卫京师,实际上的闲暇时间很多,所以才使用大量的教材让他们有了踏实学习的机会。 现在一下子抽走那么多人,只给他留下一个空架子,这样好吗? “大明现在很缺官吏?” 出去了一趟,对于很多东西,王冲够不是很了解,即便是有一些消息来源也都是关于军队的。 朝堂在他驻守宣府镇的时候,已经算是暂时远离了。 “很缺,十分的缺,我也是算错了扬州有多大,单看地图容易失误事,还有就是,徐州也将要进行清理工作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要不是郑芝虎前去凤阳府找李定国他们,崇祯还没有下定决心清理徐州。 大明现在不缺钱,缺的是粮食。 而徐州刚好就有足够的粮食,要是能够把徐州拿到手中,不管是向南扩张,还是向西扩张,都不会因为物资紧缺,而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 王冲无语。 他还记得,皇上第一次胸有成竹的领兵,就是因为误判了地图的距离,然后一溜烟的走到了天津卫。 好在是找到了足够多的食物。 也建立了一个可以给京师提供水产品的好地方,要不然笑话就闹大了。 就是现在,在许多地方,也还是会有人拿这个说事。 说的人津津有味,听得人哈哈大笑。 就是骆养性下了大力气想要禁止,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做到。 没了死刑,许多人的胆子就很大,最多就是去工程队打几天的白工,这个在某些人的心里,还是很划算的一笔买卖。 现在又来一出,算错了地图的大小。 然后放出去的储备官员不够用了。 难怪今天怪怪的,一个文臣都没有,他还以为是皇上想要办的简单一点呢。 原来是那些朝中的文臣,不还意思前来。 毕竟,挖墙脚这件事情,还是交给皇上来办最好不过。 王冲神游天外,他是被自家皇上给说蒙了,从来都是有人来要官做,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给分配官职。 “给个话,李长庚那个老混蛋,还在看我笑话呢,也就是现在学校刚刚办起来,培养出来的人实在不多。” 要不是那些儒生们,实在不靠谱,他都想顺便启用了算了。 就当是过度产品。 可实在是不放心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新秩序,万一就是这些个蛀虫,坏了他的大好形势,那就又得全面的换一批官吏了。 人才培养不易。 损失起来可是很快的。 只需一眨眼的工夫,人就堕落了。 “我是无所谓,不过要给我补充足够的新兵才行,还有就是,要看看尉长以下的那些什长和伍长,到底愿不愿意才行。” 王冲也不再纠结。 他就是不同意又能怎样,皇上都开口了,人家有的是办法,把他手下的人挖走。 “愿意,肯定是愿意的,给他们官做,那会推三捡四。” 崇祯眉头一挑。 说实话,徐州也就是转业的军人,才能够在那种地方站得住脚。 不是他小看从学校出来的学子。 而是那地方,和其他的地方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钱,还民风彪悍,动不动不是海盗,就是反贼,和当年的雍州有着太多的不同。 后面远远跟着的满桂,好奇的看着,王冲和皇上之间的关系。 要是忽略了两人之间的身份的话。 看起来就是两个好友之间的交谈。 心中嘀咕着:现在的君臣,已经不讲礼仪了吗?还是说,两人之间真的是有那种不正当的关系? 不怪他瞎想。 他也是见到过其他皇帝的,可都是威严的很,哪有这种差不多快要勾肩搭背的样子。 “皇上这是平易近人,还是平易近人?” 赵坤低声喃喃自语道。 “第一个平易近人,和第二个平易近人,各自是什么意思?” 柳开来耳朵灵敏的刚好听到了赵坤的声音,低声问道。 “你想理解成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 赵坤一点也不上当的回了一句。 “那我就是当做是第二个平易近人的意思了。” 孙祖寿目视前方,耳朵却已经支棱的起来,仔细的听着,身后的两个活宝的谈话,心中却是波澜起伏。 暗道:京师的人,果真大胆,什么话都敢说。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