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二 (第1/2页)
,崇祯大明 贼兵的作战方案,做的总是最草率的。 他们没有长远的规划,也不知道如何做长远的打算,总是走一步看一部,听起来很稳妥。 实际上却很儿戏。 当然赖钦寿他们不这么认为。 那都是他们经过了深思熟虑,经过了几人深刻的研究过的,虽然研究的过程,都是面对树枝在地上画的一个简单的图。 然后用手量了一下距离。 而“行军”的路上,却又很是“小心”,从来都不会去攻打那些看起来最难打的镇子。 至于小村子,那完全是看不上。 他们也都是穷人出身,并不是也在可怜着穷人,而是知道这样的穷人身上,根本就没有任何一点多余的钱财。 只要打下了小村子,不但会耽误他们“精兵良将”的行军速度,还会担负起更多的粮食支出。 当然,同样也会“暴露”他们行军的路线。 所以说,有时候聪明人,总会做出一些聪明的事情。 却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行军,早就暴露在了一些人的耳目之中,之所以没有人前来剿灭他们,不过是像钟三舍说的那样。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派,引起的后果罢了。 金华府的危机,暂时还在路上。 杭州府的官吏们还在歌舞升平,南京更不要说了,只要那些大臣们一天不开朝会,一天不设宴庆祝。 城里的人还会觉得不习惯,总是疑神疑鬼的觉得,是不是又有危险到来了。 而在海上。 才是风雨欲来的,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 从来都没有走过到泉州海路的刘世勋,看着大明的沿海地图,恍然已经沿着海岸走了多半。 复杂,陌生的海域,让他时刻都在警惕着海底的暗礁,远处的海盗。 虽然暂时还没有遇到有船只像他们发动进攻。 “给后面的人消息,商船走中间,战船走在侧面随时提防敌人的进攻,都给我把炮弹上膛。” 已经快要接近泉州了。 这是和郑家郑芝龙约好的地方。 远航不容易,按理说沿途都是大明的海岸线,随时都能够得到补给,可刘世勋不敢啊。 谁也不知道,南京的那些混蛋,会有多疯狂。 只要在任何一种食物中,来一点泻药,都能够让他的战船永远开不回去。 而且这种泻药,还没有办法去试验。 命令刚下去不久,就有船员前来报告。 “将军,左侧左上角的位置,瞭望手已经用望远镜看到了一队五十条船的船队,上面的旗帜写着一个“刘”字。” 在来的时候,对这片海域,李世勋的了解并不多,其中还都是郑芝虎说给他们听的。 其中有多少真假。 那就只有通过自己的判断,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 “刘字?肯定是刘香的海盗船队,听说和郑芝龙很不对付,应该是冲着咱们来的。” 刘世勋就知道,这一次运粮不会一帆风顺。 陆地上有郑芝龙兜着,海面上郑芝龙也会出力,可也不能全部依靠郑家来做这件事情,训练了这么久的水军。 也是时候,拉出来见见世面了。 “下令,只要敌人不进入咱们的射击范围,就不要轻举妄动。” 刘世勋是想要开着战船上去打一场,可现在不是时候,军功和荣耀很重要,可在现在来说,运送粮食更加重要。 海中的波涛,摇晃着战船。 听着外面一声声的传令,然后炮弹进堂的声响,心中踏实了一些。 面对海盗他心里不是很有把握。 唯一的海战经验,不过是截获了几艘当时从登莱出发到皮岛的运输商船,还有就是打中了几条巨鲲。 听皇上说,是鲸鱼。 管他是什么东西,反正是一种很大的鱼。 为了能够从海上运回去,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都没有成功,当时要是有捕鱼船的话,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可惜的就是,眼睁睁的看着沉入了海底。 到后来,拉上了一艘捕鱼船,却再也没有遇到过那样的大鱼。 有限的作战经验,只能让他认真的对待,每一次有可能出现在眼前的敌人。 “离泉州还有多少距离?” “回将军,咱么已经到了福州府外面的海域了,过了前面的那个小岛,就是泉州境内。” 遥远的海域当中,只有用望远镜才能够看到的地方。 一片平静的海面上。 一排排的海船,锚定在原地,随着轻柔的波浪,轻微的晃动着。 其中一艘巨大的战船上面,刘香吹着海风,任凭海风扬起他的衣袖。 若是忽略掉他被海风吹过的古铜色的脸庞,还真相站在河边,吟唱着“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的读书人。 毕竟夫子身高和体壮。 刘香是比不上的。 一名手下,拿着望远镜从旗杆上爬了下来,快步走到刘香的面前说道:“老大,大明的水军真的来了,是战船,比咱们的还要大,只是数量少了一倍。” “给你说过多少次了,要用旗语,不要爬上爬下的浪费时间,就是不听,明天你就去和那些船员刷甲板,说不干净就不要吃饭了。” 刘香连看都没有看身旁的这名手下一眼,平静的说道。 在他的手上,规矩虽然会因人而异。 可谁叫他现在不爽呢。 自己的手下,在熊文灿的手里吃了亏,他不好对付郑芝龙,难道还对付不了大明的水军? 然而,想法很美好。 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大明的水军,似乎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弱。 “是,老大。” 这名手下知道,千万不要和自己的老大刘香讨价还价。 特别是在快要打仗的时候。 祭旗总是需要人命的,他不想成为其中一个,虽然是想要拍马屁,似乎拍错了地方。 “还有呢?全部说出来。” 刘香心中的阴郁,化去了一点。 他也知道自己的脾气不是很好,某些时候,对自己的手下,并不如郑芝龙慷慨,也不如郑芝龙有心胸。 都说在海中呆的久了,总会胸怀宽广的。 刘香要是知道,这话是谁说的,肯定要上去理论一番。 胸怀宽广,和大海有个屁的关系。 他的手下,可不知道刘香心中转着什么念头。 “大明的人,似乎已经发现咱们了。” 刘香听闻一阵惊讶,他能够发现大明的船队,是因为有着高价买到的荷兰望远镜,大明没有过出海远行的经历。 难道是从郑家,拿到的这种东西? 随即想到,也不应该啊,这种望远镜,流传出来的每一个,可都是有着明确记录的。 又或者是,大明也有一种类似的办法,可以看得更远? 要是这样的话,偷袭就不行了。 正面进攻,也得等到大明的商船装上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