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七章光直下、蛟龙xue(九) (第1/2页)
,崇祯大明 “骆爱卿老成之言,那就再等等,也让王冲的那些即将转业的将官们多真被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点道理崇祯还是有的。 像南京的那些人,狗急了跳墙似得,一天征兵,一天训练,第三天就拉到战场上的扯淡做法,居然也能够取得胜利。 崇祯不用仔细的去想,当时的战斗,到底会死多少人。 与其说是一场战斗,还不如说是用人命堆积起来的胜利。 崇祯把目光又放在了背后的地图上。 道院来消息说,火箭已经制作成功了,按要求,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在火炮之上,成本也下降了不少,就是只能消耗一次,你对这事怎么看? 这个问题,他已经单独的问过许多人了。 李长庚认为,这种一次性消耗的火器,根本就没有必要装备在每一个队伍当中,使用起来麻烦不说,运输也很费劲。 更不要说保养和维护了。 和现存的火炮相比,只有在制造时的费用,算是唯一的有点--便宜。 如今的大明,识字的人很多,懂数算,还能够熟练运用的人就很少了。 要是再成立一个火箭营。 怕是又要消耗为数不多的人才。 而晁刚的想法就很简单了,只要是威力巨大的火器,就必须装备在军队中,就算是不用,拉出去吓唬人,也是很有必要的。 有没有是一回事。 便宜不便宜又是一回事。 而晁刚的说法,也很符合如今大明军队中的主流想法。 在超远距离打击敌人,然后火炮接着,最后就是火枪,能够多少敌人近身? 除非敌人也有和大明差不多的火器。 至于王冲的说法,就是暂时大明不需要火箭,等到需要的时候,在建设这个军营不迟,而且还可以把多余出来的人才,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 而且都站得住脚,总的来说,暂时不建立这样的火箭营,是占据了大多数。 这就让崇祯很纠结了,他心中也知道大明如今的现状。 人才缺少,火箭的技术还不成熟,成本下不来,保质期还很短,这些都是问题,可要是在他的手里不建设的话,他怕以后想要建设时。 阻力会更大。 在以前的朝堂之中,也不是没有有远见的人,可面对火枪,面对工匠,还不是一样的无视了这些人和物的巨大作用? 位子和脑子,从来都是不匹配的。 重要的是,到了现在,还会有人来拿祖宗法度说事。 他要是不同意,自己现在打下的基础,也有很大的概率会人亡政息,可要是同意了的话,有该如何去改变整个大明的现状? 崇祯你可以不在乎自己身上的骂名。 民间的各种话本,什么剧情都有。 可他不能不在乎,自己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台子,会被一阵风刮走。 或许是他想的有点多,可不得不防是他唯一能做,也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皇上可以不设立一个专门的火箭营,不过可以在皇家学院开设这样的一个课程,相信时间久了总会有人喜欢火箭这一个新的火器的。” 骆养性在之前也有过这样的耳闻。 就连守卫京师的卫武军,现在都快要成为一个空架子了,哪还有余力去干别的事? 可要是全面的否定皇上的想法也不可取。 谁能够保证,皇上不会下定决心,一定要搞这个? 虽然目前看来,火箭的威力很大,可他面对周围那种被火枪兵包围的敌人,根本就起不到多少作用。 道院的研究他不是很看得明白。 可在他的认知当中,哪有一次性就被消耗掉的火器? 那要是以后打仗,打的又会是什么? 大匠的技术? 还是国家的钱财? “开设一个专科吗?” 崇祯摸着下巴思索着,教育也是他很看重的一个项目。 百年育树十年育人。 这就是目前大明教育的现状,它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为了能够治理地方,崇祯已经用了揠苗助长。 而在大学当中开办一个专科的话,也而不是不可以。 不但可以减少开支,还能够培养出来更加专业的人才,当前的大明或许用不上,可以后也就有了关于火箭的坚实底子。 “皇家军事学院已经开办了不少的专科,多设立一门似乎也而不是不可以,那就这么办了。” 不过随着皇家军事学院的不断扩招,无论是人才,还是专业性,都有了更多的提升。 继续放在西安府,也不知道还合不合适。 崇祯决定,找个机会,好好的和几位将军们谈谈这个问题。 “皇上圣明。” 骆养性立刻打蛇随棍上恭维道。 “你啊,就是心眼多,对了,刘兴祚和刘文秀已经在复州那一带,打开了局面,多注意一下建奴的动向,这么久了,皇太极都没有想办法越过辽河,朕可是有点不放心。” 正面越过辽河,难度应该很大,可要是从背后渗透。 那么大的愉快地盘,到处都是漏洞,想必会轻松许多。 崇祯不是搞情报的,只是从地图上,想当然的认为这样的搞法,应该可行。 不就是多试试吗。 失败了也算是总结经验。 “臣回去就召集人手,准备向建奴渗透。” “暂时不用勉强,人员的安全最重要,事不可为就立刻撤退,这些人只好能够活着回来,本身就是一身的经验。” “臣领命。” 走出皇宫的骆养性,抬头看了看晴朗的天空。 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刮起了恶风,沙尘漫天。 今年随着各处植树造林,这样的天气状况,已经好转了许多。 “没想到,植树造林,就是为了保持水土流失?道院研究出来的学问,还真是神奇。” 想罢,骆养性摇了摇头。 在御书房,皇上让他向建奴渗透,工作不是很好做,他一开始生怕皇上一拍脑袋,说是不惜代价必须达到要求的。 那样的话,锦衣卫的损失可就大了。 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元气。 在这么折腾一下,那就是继续伤筋断骨。 好在只是让他们对渗透别的国家,积累一些经验。 坐上了等在宫门外面的马车之后,骆养性又想到了已经到了京师的刘香,就有事一阵头痛。 若是刘香弄出一点事端,找个借口,抓进牢房,那都是很简单的办法。 可惜的是,人家是读《大明律》的。 你说你一个海盗头子,杀人放火不做了,却开始读大明律,到底是要闹哪样? 不管吧,是个麻烦。 管吧,人家又没有触犯律法,莫须有在如今的大明可是被禁止的。 “去上将军府。” “是,大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