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对望中天地(六) (第2/2页)
多以前限于人少的工厂,也就顺理的开工了。 最先建立的就是造船厂。 不需要生产那种战船,只要能够大量的捕鱼,就能够补充一些难以运输的食物。 为此他在很早之前就写了奏疏,京师也已经安排了专门造船的大匠来此负责建造工作。 “地广人稀啊,要是这一片都开垦出来,不知要养活多少人口。” 刘兴祚站在盖州城的城头上,看着远处的一大片土地。 甭管土地肥不肥沃。 只要面积够大,也是能够以量取胜的。 “据说道远正在研究一些耐寒的稻谷,以后的产量会更高,人口不是问题,只要能够吃饱饭,还能够赚到钱,大明的子民就会去那个地方。” 刘文秀看着广袤的土地。 想着神奇的道院之中的那些人,要是真的有人研究出了那样的农作物,称一句当代的神农都不为过。 民以食为天。 可不是说笑的话。 从古至今,有多少老百姓不为吃穿发愁? 别看现在的大明,已经在努力的解决吃饭难的问题,可实际上呢? 中原九州,也只解决了雍州,衮州和冀州。 其他的地方,暂时还无暇顾及。 刘兴祚没有进过道院,只是听说过道院的神奇,此刻再次听到道院连稻谷都要研究,就觉得很新奇。 “研究种庄稼不是农民的事情吗?道院连这个都管?” 忙乎了很长时间的李邦华,刚好走了过来,给他们说说最新的建设状况。 忽然听到刘兴祚的问话,接口道:“道院研究的东西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不去做的。” “他们还研究些什么?” “还研究男女之间的关系,这个你听说过吗?” 李邦华忽然来了一句很奇妙的话。 顺就就让刘兴祚的兴趣更加的高涨。 “男女关系?是那种···那种···” 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样子,抓耳挠腮的最后双手一摊,给了一个‘你知道’的眼神。 “就知道对你不想好事。” 李邦华算是看出来了,刘兴祚的这种随时都能够让人把他当做笑料的天赋,应该才是当年他能够成为努尔哈赤女婿的根本原因。 谁都想要自己的心情舒畅一些。 可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够有人做到这一点,很显然,在他所认识的人当中,刘兴祚做到了。 “以前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和你一样,当时还怒斥好好的道院,都快成了青楼了。” 说起这件事,当时还被袁可立好好的嘲笑了一段时间。 然而当真正的了解下去之后。 才会觉得那些人真的是在为了整个大明做事,旁人想不到的,他们在想,做不到的他们也在努力的去做到。 “我说的男女关系,可不是你想的那种,你有没有见过有些人天生残疾的?有没有见过有些孩子天生智-障的?” 李邦华语声奇异的问着刘兴祚。 若是道院在研究之前,他是从来没有想过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 只能归功于前世作孽,今世来还。 有的和尚和道士,还会专门找上这些人家里,就是为了拿这种事化缘,有人为此卖了所有的田地。 最后一无所有收场。 也有人因此铤而走险,做下了一生的恨事。 可谁能说明白其中的道理? 说不明白的。 前生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今生是什么样子,却已经一目了然。 “见过,太多了,那些孩子们也太惨了一些,不过前世造的孽,今世来还,若是不积阴德的话,估计下一世会更惨。” 刘兴祚说着说着,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 仿佛自己把自己都给吓住了。 李邦华并没有训斥刘兴祚的这种想法,很早之前,他也是这样的想法。 直到,他被袁可立推荐,看了一张道院发行的,很小众的报刊,才明白自己真的是想多了。 无知不是一个人的错。 可要是因为无知,还不去学习心得东西,那就错的很离谱了。 刘兴祚看到李邦华不以为然的样子,随后看到了刘文秀也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瞬间就明白,自己应该是想错了。 只是错在什么地方。 他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还是没有想明白。 “难道我说的不对?” “当然不对了,你可知道,咱们中原人最讲究的就是人伦大防,其中的原因你可能一定会说是因为礼法,然而实际上呢?” 李邦华话不多,可只要说话,就能把人给急死。 “我可告诉你,我这人最讨厌的就是说话吞吞吐吐不爽快的人,赶快说,赶快说。” 急于想要知道答案的刘兴祚,不断的催促道。 一边是说,一边还动手动脚的摇晃着李邦华的肩膀。 可怜的李邦华,劳累了一天,还没怎么休息,都快要被刘兴祚给摇的晕头转向了。 “还是我来说吧,你再摇下去,明天的所有政务,可都得你去做了。” 听到要亲自去干活,刘兴祚立刻就收了手,尴尬的轻咳一声,示意刘文秀快一点。 男女关系啊。 难道其中的有些姿势,可以防止生下来的孩子,不会有畸形? 不会有智-障? 这玩意得好好的学一点,免得以后有了媳妇,为了生孩子发愁。 不过《洞玄经》,《房中术》等等,这些巨著他也是拜读过得,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啊,难道是自己读书的方式不同。 所以没有领会到其中的奥妙? 被刘兴祚盯着的刘文秀,清了清嗓子,说着自己从报刊上看到的那些东西。 而这些详细的研究可是不常见。 要不是他是皇上的参谋,许多时候是会出入一些隐秘的场所,也不一定能够看到那么详细的东西。 最多就是道院报刊上刊登的那么一点内容。 “近亲结婚要不得,这就要说起血脉同流的问题,近亲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内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如果他们之间通婚,称为近亲婚配。他们双方有太多相似的血脉问题,后代无法从他们那里产生提升,有害血脉将之传递给子孙。因而容易出生畸形的孩子······” 一连窜的专业术语,别说刘兴祚没有听懂,只觉得不明觉厉。 就是李邦华也听到而不是很明白。 “这些都是有详细的数据来说明的,在我离开京师的时候,朝廷已经打算为了防止出现在这样的问题,开始立法了。” 刘文秀瞧着两人呆愣的模样,又想起了他第一次看到这一份研究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在讲究血脉渊源的这个大明。 突然被人扔了一块自己不了解的大石头,可以想见水面之下,到底会有着怎样的暗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