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心应折(五) (第1/2页)
崇祯大明第四百七十五章心应折富贵没有谁会愿意轻易地放手。 魏国公徐允爵从开国之初,就有着富贵,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最后也只有一个名头好使。 此次趁着南京城应天府的人,都不想做出头鸟的时候。 他抓住了机会,瞬间就拿到了最大的权柄。 权利会让人着迷。 这一点,魏国公徐允爵也不曾例外。 为了能够保住自己,乃至于一家人的富贵,让他做什么都愿意——除了去死。 突然听到,刘香的人来应天府,就是为了给皇上找美人的。 心中就对外间流传的一些小道消息,做了认可。 等到刘管事出去办事之后。 魏国公徐允爵才对外喊道:“来人。” 不大一会,就进来了他的亲信,耳语了几句,然后出门而去。 既然一个小道消息是属实的,那么其他的小道消息,也应该都是真的,让刘管事出去找美人,他不放心,此刻又叫了自己的亲信。 想着不管如何,都要给皇上多送几个。 可惜的就是自家的女儿,孙女的年岁都不合适,不然送自己家的人,总比从外面找人,要安稳的多。 好在,南京别的不多。 就是美人不缺。 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只要有行动,就绝对会被有心人给看到。 更何况一个是一个权势很大的国公府。 每天盯着国公府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而直到消息的达官贵人们,也都开始秘密的行动了起来。 都知道一件事,就是在皇上还没有开始清理南京的时候,尽快走通最上层的关系,以免迟了一步,最后再也没了脱身的可能。 一时间,本来还很隐秘的事情,做的人多了,几乎就成了公开的一样。 大街小巷,只是一夜之间,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者,皇上想要的美人,到底是长得何种模样。 生了女儿的人家。 只要长得有几分姿色的,立刻就成了所有眼中的香饽饽。 刘波和崔涛,还没有出客栈们就已经听说了,皇上即将选秀的事情,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 “消息怎么闹得满大街都是?” “傻啊,很明显刘管事已经靠不住了,若不是他说出去的,谁会相信?” “那咱们在应天府不是危险了?” “暂时不会,不过以后难说。” “现在回到凤阳府,还是要继续找人?” “走不了了,找人更加不可能,相信我,只要咱们看上的人,都会被旁人抢走。” 两人在早上起来,点了一桌子的包子,豆浆。 眼看着都要放冷了。 只是低声的商量着事情,毫无胃口吃饭。 在隐秘的观察着周围,凭着经验,很快就晒选出了几个盯梢的人。 “看的出来是谁的人吗?” “反正不是咱们的人,管他是谁,在没有结果出来之前,你我都是安全的。” “哎···这趟差事不好办啊,我在来的时候还以为很容易的。” “吃饭,吃饭,等一会不冷了,咱们就去秦淮河喝花酒。” “不找人了?” “你觉得,咱们卖力的到处找有用吗?放心,一定会有人请咱们前去赴宴的,为的就是确定,一些人找来的美人,是不是符合皇上的心思。” “······我觉得,你进了一次京师,突然变聪明了。” “我一直都很聪明,只是你一直都没有发现罢了。” 两人迅速的吃完饭,就走出了客栈。 很快,两人出行的消息,就传递了出去。 应天府的街道上。 几乎很难看到有多少平民百姓。 似乎这里的官吏治政水平很高,已经消除了几乎所有人的贫困,都已经迈向了富有这一阶段。 只要走出内城。 立刻就发现了不同。 贫穷一直都在,不过是被一墙隔住了而已。 去往秦淮河的路上,修建的官道,宽阔,平整,用的还都是大明最新的建筑材料,水泥。 看其新旧程度。 也是刚刚竣工不久。 去往别处的路泥泞难走,反而是寻欢作乐的地方,修建的很是不错。 两人在外城雇了两顶软轿。 晃晃悠悠的就到了渡口上。 “秦淮河的画舫,我还是在十年前来过,那时可还没有这么多的花船。” 下了软轿,付了是个铜元,两人站在道旁。 左右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说着曾经。 “说的我没来过似得。” 崔涛眼皮子一翻,嘟囔了一句。 他自己 心中清楚,来是来过,可没有在画舫上过夜,一来时间紧迫,在应天府他们的身份,一点都不安全。 另外一点就是。 当时自己太过年轻,还没有挣到多少银子。 消费不起啊。 “两位第一次来?” 正在东张西望的时候,忽然身后传来一人的声音,差点吓了他们一跳。 “来过好多次了,只是几年没见,此地的变化很大。” 刘波看了一眼身后的人,一身的儒衫,即便是天凉了,也没有加一身厚点的衣服。 这是曾经那些儒生们的通病。 宁愿要风度,都不要温度。 为的就是长袖飘飘,临风而立的潇洒气概。 “这条路就是今年三月份刚刚完工,为了弄到大明如今很稀缺的水泥,当时可是花了一番功夫的。” 来人自来熟的介绍着这条路。 “道路两旁的设计,也都是找的技术最好的匠人,按照最漂亮的风格修建的,还有那个码头。” 说着此人就指着前方。 “看到了没有,如今整个码头算是日进斗金,比应天府的任何一处都要赚钱。” 等到来人,一口气介绍完毕。 刘波眨了眨眼睛,拱手问道:“在下刘波,一直都在海上营生,不知阁下高姓大名?” 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商量过了,就算是有人找上门来,也得等一段时间才对。 未曾想,这么快就要有人前来请他们了。 刘波说的是真名,没有遮掩的意思。 为了自身的安全,说一个假名字,不贵是掩耳盗铃,若是出了问题,人家杀他们的时候,也是毫不手软。 毕竟,人家可以装作不认识啊。 “我叫阮大铖,你也可以叫我阮大人。” 阮大铖在秦淮河上很吃得开,年少多金,也舍得花钱,不过那时以前。 现在不同了,自己的身上还背着很大的债务。 说是做官了,可这样的官不做也罢。 还没有原来自己潇洒自在。 今日他能够来到这里,不过是魏国公徐允爵突然觉得他有用了而已。 “听阮大人介绍,应该是这里的常客,到时候可要好好的给我兄弟两,指点一二才是。” 说着,刘波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