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一章江左占形胜(三) (第1/2页)
崇祯大明第四百吧十一章江左占形胜事实确实如孙传庭说所的那样。 前前后后,连同新兵组建起来的一万人队伍,只是略作掩饰,就仿佛施展了隐身术一般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看到。 或许是看到了,却没有人想着会去通风报信。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要朝廷下定了决心,南京城虽然也很富庶,可到底没办法和整个大明相提并论。 更何况,随着大明的经济复苏,所有有关系的商人,只要是做正经买卖的,谁还顾得上南京城中那些贪婪的混蛋。 就前段时间,应天府周边的富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各种各样的手段弄的家破人亡。 用的借口还是给皇上选秀。 这种话,说出来有多少人相信? 京师可是每隔半年,就有一次招收宫女的,虽然不是选秀,可是和南京的不一样,所有人的去向,都是安排的明明白白。 在宫里一边干活一边学习。 然后学有所陈,就会根据各自的意愿,去往各个皇家开办的工厂做工。 能力强的,还能够混到一官半职。 可不是南京这样差不多算是明抢的做法。 同仇敌忾也好,割裂两者的关系,怕引火上身也好。 总之,孙传庭和黄得功的队伍,就这么“隐秘”的来到了南京城外的三十里地。 “果真如孙将军所言。” 军队驻扎在了城外的一处临水的地方,若是按照行军要旨来看的话,此处扎营,根本就不符合兵法。 除了向南京城内出兵迅速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 一路行来,他不断的观察,看得越是仔细,心里就对着沿途的这些人,多了一些警惕。 现在是他们去往南京。 若是以后,有人来攻打大明的时候,这些人是不是也一样要视而不见? 虽然他的想法极端了一点。 可对领兵的人来说,任何一点极端的想法,都不得不防啊。 “人心本就如此,不好苛刻,若不然整个天下都没有完人了。” 皇上在各个学校,都在进行爱国教育,虽然只有很浅显的一些道理,也不一定能够让所有人都认可。 却也算是一条切实的,教育人爱国的好办法。 就是不要像那些书生们一样,口口声声的为了大明,为了百姓,实际上却都在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总要有所改变才是,不然···不然···” 有的话,黄得功未必说的出口。 他没有学过多少知识,还是从做底层爬上来的,最能够了解许多人的想法。 “只要大明昌盛了,自然就会有人拥护,这一点应该不会错,都是经历过苦难的人,没有谁愿意再回到过去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 孙传庭在西安府剿灭反贼的时候,是见过吃人的。 没有粮食,流民一大堆。 只要有一人在前面带路,谁知道能不能有活路,也会跟着走,肚子饿的两眼发绿,哪还会思考是非对错。 也就现在,只要干活,就能够吃饱饭。 勤快一点,还能够组建一个家庭。 这也是湖广受了那么大的灾害,也没有反贼出没的迹象。 离着雍州和冀州最近,总有一些人明确的知道,朝廷不会不管的,雍州那么大的旱灾都管得过来。 湖广怎么可能不行。 “你看到官道上的那些身穿破旧衣服的百姓了吗?” 军营驻扎的地方,不是很隐秘,或许是因为凤阳府的治政做的确实不错,消息已经传到了应天府。 只是没有人说出来罢了。 随着孙传庭的队伍到来,外面已经聚集起了一些流民,军营中的士兵,也有人看着可怜,给出了一点食物。 如今眼看着,流民有越聚越多的趋势。 “看到了,这些人有问题?” 黄得功横看竖看,都没有发现,这些人是南京城内的官吏们派来监视他们的。 “他们早就盼着皇上的军队打过来了,不过不是为了忠心,而是为了自己能够过上他们听说的那种好日子。” 孙传庭暗自叹息一声。 这是在是一个悲伤的现实。 “民不知有国啊,谁给他们吃的,他们就跟着谁做事,那分得清对错。” 黄得功抿着嘴唇。 南京城,他待过很长一段时间,能够对大明忠心,不外乎自己是读过一点书的。 知道自己的官职,是那里来的。 吃着大明的饭,就要为大明做事,这无可厚非。 然而,跟着新编练的火枪兵, 训练了一段时间,也跟着重新学了一段时间的识文断字之后。 想法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当兵,原来是真的可以保家安民的。 “今日过后,他们就应该能够明白是非了。” 黄得功看着自己的手下,他的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从南京一路跟着他出来的。 而分给外面流民的食物,也都是他的手下分出去的最多。 “说的没错,李定国李大人的物资,应该已经快到了,咱们也要快点拿下南京城才好,免得最后还要在城外过夜。” 从接到最近的一次李定国发来的消息,孙传庭就在算计着时间。 于此同时。 南京城内。 魏国公徐允爵还在张罗着,给崇祯选妃子呢。 从一开始只是秘密的进行,到现在公开化,闹得沸沸扬扬。 只要听说哪家有何时的女孩子,都会被人在门上贴上一张告示,明确的表示,你们家的女儿,已经被征用了。 只要最后送去了京师,让皇上看上了眼,那么荣华富贵只若等闲。 至于不想出人的,那就必须出银子。 任何一项事情,都能够被南京城中的人,办成一种生意来做。 而且是日进斗金的那种。 “恭喜魏国公,贺喜魏国公,已经找了三千另一百二十三人,现在只要刘香的那两名手下开口,就必定能够选出何时的人选。” 保国公张国弼端着酒杯恭喜道。 在这次的时间当中,他的家里,又要开始重新扩建密室了。 所得到的金银珠宝,都快要多的堆不下了。 曾经做生意,每一次就是绞尽脑汁只能赚到一点钱,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么快的发家致富。 心中时常感叹,怎么以前就没有发现,这么快速的发财方法呢? 简直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而令就是金钱,不给,或者说给的不够丰厚,那就要去牢里蹲一段时间了。 等到出了大牢,家里的财富,能够剩下一砖半瓦,那就是他们这些掌权人的慈悲心肠。 “同喜,同喜,我听说保国公张大人,又要娶第十六任小妾了,不知道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