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六章连山如画(六) (第2/2页)
“还有很远一段距离,快的话,应该在十二月低,就能够到达南京城。” 王冲盘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段。 他说的是最快。 而且是路上没有耽搁,他可不会认为,这一路都会平静的,就像是刚刚出城一样。 “今年的雪,似乎还没有下过,诸位有什么看法?” 崇祯的问话,跳跃性很大。 前一刻还在询问着路程的远近,后一刻就开始询问天象了。 此时身边没有观天司的人。 可对于这个时代的古人来说,观测天象就是最基本的常识。 任何人都能说上几句话。 只是其中的准确度很成问题。 让崇祯一度想要成立一个天气预报局,都没有办法做成。 在报纸上也试了一段时间,十次当中,就有五次不准确,许多时候都让崇祯觉得,这些人是不是在蒙他。 拿着朝廷的俸禄,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靠谱。 若是不是但是徐光启就在旁边看着,给解释了一句:天象难测。 他还真的就有了更换观天司的想法。 “瑞雪兆丰年,依照眼前的天象,明年很可能有大灾出现。” 不管是危言耸听,反正李长庚觉得,最近几年的天象,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他也知道皇上找过观天司的人来预测天气。 就连那些人都失手了,可想而知,来年是个什么鬼样子。 言下之意,就是想要让皇上提前准备一点赈灾物资,别到时候,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显得朝廷一点威严都没有。 “臣也是这个看法,天象反常,不得不防啊,前几年大旱,若是从明年开始,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大明可就真的难做了。” 高弘图也说了自己的看法。 王冲左看看,又看看,发现这些人还真不是在吃干饭。 一路行来,他也注意到,这些人都在观察各地的土地和水脉问题。 他是看不懂的,却也请教了一些。 总的来说,就是长江和黄河,在来年不要出问题,那么隐患有绝对不会很大。 大明的水利,一直都在重新建设。 有了新的水泥,许多河堤的加固,也在就提上了日程。 至于工程进度。 那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完工的。 多少年的水利,都被许多蛀虫给蛀坏了,修补起来的工程量大的吓人,只有从最危险的地方开始。 才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清理隐患。 这也是治标不治本。 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真的得用上好几年的时间才行。 “小冰河时期,就是这个样子,天时不利,咱们就只能人定胜天了。” 崇祯长出一口气。 对大明的建设,他已经很努力的去做了,奈何老天爷仿佛就是跟他过不去,不给他一点难堪,就似乎不舒坦。 李长庚是听说过小冰河时期这句话的。 那时还是从皇上的口中说出来的,为了这一句话,和这一句话表现出来的天象问题。 不知道多少人翻遍了所有的书籍。 就是想要找出,古人面对这样的天象,是怎么解决的。 然而。 得到的答案,都是改朝换代。 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挺过这样极端的天象。 粮食减产,各种天灾不断。 还要被有心人给折腾一点反贼出来,朝廷上下的官吏也不省心。 如此种种的各层矛盾,聚集在了一起,整个王朝想要不被换掉,那都是一个奇迹。 “民事多艰啊。” 崇祯的目光再次看向了外面。 心中得意的想着,自己总算是把下面没了的话题,转开了。 然而,此时此刻。 他却高兴不起来。 话题是他引起的,可实实在在的天灾,却是存在的。 远山含黛,不过是想象中的景致。 眼前只是落光了叶子的山头。 山脚下一条玉带环绕,雾气升腾起来,看着分外的诡异,就仿佛是有妖魔出行,在人间私掠成性。 “是啊,民事多艰啊。” 李长庚也跟着念叨了一遍。 他无法想象,若不是皇上力挽狂澜,如今的大明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模样,怕是千疮百孔,都是一句好的形容词。 高弘图嘴巴动了动,叹息一声,怔怔的从车窗看向而来外面。 雪未下,风已来。 琉璃窗上面的雾气很快就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皇上还请放宽心,今年的老百姓们,已经比去年过得更好了,若是不信的话,咱们可以去下一个县城,好好的看看。” 王冲不是很懂天象。 可他懂的如今的百姓们,吃饭不会成问题。 就是看病难,和怕冷,暂时没有解决。 棉衣的产能一直不是很高,还都紧着辽东的军队在使用。 而到了冬天,才是一些身上有病,或者是一些老人们,最难熬的季节。 寒冷会带走他们身上的最后一丝温度。 不过好的一点就是,肚子不会饿着。 残忍的说法就是,还有机会做一个饱死鬼,在这种天灾不断的年代,这就很不容易了。 当然。 这些话,王冲可不敢轻易的说出口,免得给皇上心里添堵。 反正,以皇上的聪慧,这一点也是能够想得到的。 “这次就不进城了,城内也没啥好看了,咱们去村子里,看看村里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 养济院已经开办了很长时间了。 崇祯花费的金元也是不少,就是田守新下的力气也很大,成效如何,就看今年的冬季,是不是有用。 即便是只能够救下几个人的性命。 那都是值得的。 就怕机构是设置了,可总有人会去钻空子,让本来可以或下去的人死了,本就不需要养济院的人,却又占了一个好位子。 这种事。不得不防啊。 上一次可是有人差点逼得王承恩和田守新自杀。 只希望这一次,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端。 听到皇上要去村子,李长庚和高弘图心中就是一紧。 皇权不下乡已经在皇上的手中打破了,如今已经下到了村子里。 可具体的事务,还真就不好做。 万一出现了问题,他们就是想要叫人,也都没有机会。 毕竟乡下,离着县城还是太远了一些。 就是镇子,也不近啊。 有心想要劝解一下,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只能看向了王冲。 然而,使了好几个眼色,王冲都是无动于衷,就明白此次下乡,已经成了定局,只希望一切安好。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