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八章烽火连空明灭(二) (第2/2页)
要知道,那可是铁矿啊。 他们满人,做梦都想拥有的宝物。 若是可以的话,之前做决定从盛京撤离的时候,绝对不会来抚顺关,而是向辽东镇进行转移。 可惜的就是,他们的战船也不争气。 很早的时候,打大明的水师,连战连捷,然而这才时隔多少年,再次遇到大明水军的时候,就是全军覆没。 想着这些,仿佛老天爷都在让他们满人覆灭一样。 一口闷气堵在心里,吐不出来,皇太极突然感到头昏眼花,“哇”的一声,就吐出了一口血。 “朝堂”忽然就乱了。 马国柱与高鸿中、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等人,都是暗中对视一眼,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交流的。 在这一刻,消息飞快的传递着。 本来发生了皇上口吐鲜血的时候,宁完我和范文程,会最先拜倒在地,哭着鼻子不是鼻子,眼泪不是眼泪的嚎啕一阵。 以此来表示自己的忠心。 可今日就变了,没有人会为了一个将要灭国的皇帝,去展示自己的忠心。 毕竟他们只是奴才。 而主子也不是皇太极。 代善则是心中一惊,顾不得这是在上朝。 “护驾,护驾,马上传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一边大惊失色的上前扶着皇太极的身体,一边厉声的吼道。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皇太极可不能有事。 不然人心散尽之后,不用大明打过来,他们自己人都会因为争权夺利的厮杀一场。 而到了那时。 一切都已经晚了。 就是往后有了自己的火枪兵,也只配端着火枪去山里打猎,想要战斗。 根本不可能。 “朝会”轰然而散。 在面无法战胜对手的时候,几乎有一半人,都在想着如何才能够让大明的人,认为自己是无害的。 是可以给大明带来好处的。 从而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另外一些人,则是不甘心的还想挣扎一下。 一件小屋子里面。 外面挂了一个御书房的牌子,这里也就成了御书房。 皇太极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自己已经不再“朝堂之上”了。 身边伺候他的,正是一脸憔悴的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 氏。 另一边的代善,面色难堪的等在门口。 “大哥,小弟是把列祖列宗的脸都丢尽了。” 皇太极没有起看自己的皇后,而是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大哥代善。 他心中清楚,一旦自己不行了。 往后也只有自己的大哥,才能够撑得起整个满人的族群。 “时也命也,大明起死回生,怪不得咱们的勇士们不勇敢。” “我已经决定,御驾亲征,若是我阵亡在了战场之上,往后大清可就靠你了。” “四弟说的什么话,不是还有爱新觉罗·豪格,有他在,大清就完不了。” “他?不行的,人太小,在这种时刻,哪能服众。” 代善不确定,皇太极是不是在试探他。 想要继续推让。 皇太极摆了摆手,继续说道:“现在我身边,也就你一个值得信任了,说实在话,本来最好有三人作为人证最好。” 下定决心的皇太极,已经不再为了儿女们cao心了。 大清能不能延续,到底是谁掌握大权,皇太极已经无所谓了。 只要不是瞬间没了就成。 ** 在皇太极,隐秘的交接政权的时候。 外面抚顺关内已经流言四起了。 就是关押在牢房之中的阿明,也获得了这方面的消息。 “看来我这位好四弟,还是想要最后挣扎一下。” 随即就不在关心。 权利虽好,可将要覆灭的权利,若是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还是不要惦记的好。 阿敏知道自己的斤两。 领兵打仗还行,治国就算了。 于此同时。 汉八旗的人,也都在商量着,如何度过眼前的难关。 “向大明投诚,我们这些大明的叛臣们是不可能的。” 黄立极遥想当年,在出关的时候,胸中豪情万丈,大明不留他,那他就去建奴,投到皇太极的帐下。 一样是能够做出一番丰功伟绩的。 然而,志大才疏,说的就是他们这一群人。 在大明的朝堂之上,动嘴皮子是可以的,可到了关外,继续动嘴皮子,没人会听他们啰嗦。 实在烦了,还会上去给两拳。 而被他们不屑一顾的人--范复粹。 踏实做事,最后是真的做出来的一点成绩,可奈何天不假年,稀里糊涂的就被莽古尔泰给坑死了。 黄立极身后的施凤来他们,也都是不断的点头。 人啊。 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 一腔所谓的热血,满腔的抱负。 如今早就被关外的风雪熄灭了。 “我也是回不去大明了,听你们说,是会被送进工程队劳改的,死倒是不怕,可我的后人们,哪还有出头之日。” 宁完我也是一脸的郁闷。 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可从来都没有那京师的皇帝放在眼中。 只有他的主子,才是他的天。 谁知就在刹那间,天变了。 主子们惊慌失措,他们的心底,也就没着没落。 “你们在大明的时候,真就没有见识过大明的火枪和火炮?” 范文程一脸落寞的问道。 面前的人都是大明朝堂之上,数一数二的官员,怎么一个靠谱的人都没有。 只要一想到,他们成就就是面对的这样的对手。 瞬间就拉低了他们的水平。 就是这样的猪对手,都打的如此的艰难,现在换成了神对手,被打的稀里哗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现在大明传来的消息,许多东西别说见了,就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施凤来不由的有些后悔。 当年他可是将要接任内阁首辅的人,就因为自己的心头不爽,想要给新皇一个下马威。 让小皇帝好好的瞧一瞧,治国的大臣们,不是那么好委屈的。 然而,时过境迁。 回头再看当时的自己,就是一跳梁小丑。 如今的大明内阁首辅李长庚,那是一个什么人? 当年连名号都没有,现在堂而皇之的,把大明弄成了盛世,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所以,咱们这些人,都是不可能投降的人,那么下一次,就要跟着皇上一起去打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了。” 参将李思忠心下一横的说道。 反正是死是活,只有战斗结束之后,才能见到分晓。 而更后面的那些诸生们,才是最后悔的,好好的昌盛的大明不要,非得去凑上建奴们的这条破船。 就是在大明做一位教书先生,也好过将要战死沙场吧。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