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一章往事忆孙刘(一) (第2/2页)
自己的面前。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濠镜澳南方,可在天启三年葡萄牙朝廷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之后,葡萄牙人在澳门一直拥有特权或特殊地位,据说让周围的一些百姓们十分的不满。” 高弘图正在侃侃而谈的时候。 就听到外面一个声音传来。 “你确定,不是西班牙人侵略了我大明的国土?什么时候,大明的土地上,需要一个外人来委任官员了?” 崇祯远远的就听到了西班牙人求得只是居住权,然而继续听了下去之后,发现人家那是稀罕居住权。 分明是在作为一级官府,在控制着大明的一个重要出海口。 崇祯心中无语,合着租界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 这大明朝,到了最后,地方上居然已经烂成了这副模样。 心中无语的同时,也很是吃惊,他的历史学的本就不好,要不是高弘图说出来这些,他还真就不清楚,濠镜澳具体到底实在什么地方。 高弘图一阵尴尬。 文人的春秋笔法,断章取义,似乎在皇上面前,一点用处都没有。 他也是看出来了,你说的越是清楚的地方,皇上不会去深想,可要是想要用模糊的是偶发蒙混过关的话。 皇上绝对会挑选出来,专门让你给讲这一段。 不说明白,那就去查资料。 想要大而化之,肯定是不行的,可正是因为如此,扯下了当地官员身上的遮羞布之后会发现。 他们总结出来的结果。 不过是符合儒学的结果,好的全都在,坏的一律隐藏。 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有人对这一段的历史产生遗忘。 王冲狐疑的看了看高弘图,就是坐在一旁打算只带着耳朵,前来旁听的高杰,都不由自主的看了过去。 能够把侵略,说的很顺耳。 也就只有学儒学的这些人,会做的出来了。 “臣,见过皇上。” 高弘图连忙起身行礼。 “行了,你们都坐着,朕也只是纠正一下不对的说辞,没别的意思。” 崇祯口中的没别的意思。 高弘图可不敢当真,就是 李长庚和李定国也是一愣一愣的。 他们两人都是聪明人,可在认知的局限上,一时半会还真就没有琢磨透皇上和高弘图之间的对话,到底是在说什么。 “这一次的会议,朕想说的就是,这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对大明的入侵,所以必须还击,还要做出驱逐和让对方给咱们赔偿的办法。” 崇祯边走边说。 等到走到给他留下的主位上,就定下了整个事件的基调。 那就是,这一仗必须要打,不但要打还要打的漂亮,打的这两个自以为很了不起的国家,听到大明的声音,看到大明的旗帜,就得立刻毕恭毕敬的不敢给脸色。 “刘世勋还有多久,才会回到南京城?” 崇祯在底下的人愣神的时候,立刻问道。 本来按照高弘图的想法,那就是必须要荷兰人给出一个说法。 很显然,皇上就没打算要这样的说法,而是想要通过战斗,把这个说法给打出来。 让荷兰人带着礼物,乖乖的向大明道歉,并且做出赔偿。 皇上一直以来,面对建奴的进攻,都是防守反击,在高弘图他们的眼中,这么激进的方法,本就不应该出自皇上的口中才对。 实际上,若不是大明连续几年,关内都是天灾人祸不断。 那会给人这样的一个错觉。 不管打不打得赢,先打一仗再说,然后总结经验。 知彼知己,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若只是口头上的话。 说的再多,也会无力的。 能被人说死的,也都是要脸的,看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人家只需要钱财和权利,根本就没有脸面。 积毁销金,刀诛笔伐,肯定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 反而会被人给看轻了,认为是大明怕了他们,连动手的想法都不敢有。 “最快也要三天的时间。” 作为刘世勋代表入会的杨廷麟,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三天时间?” 崇祯低头沉思,琢磨着手中的兵力,还能够调动那个方向的。 想来想去,最后发现,还得把窝在凤阳府的村船艇给调动起来。 和高杰,黄得功的兵力,凝成一股,应该是能够把这些混蛋入侵者,从陆地上赶到海里去的。 只要失去了陆地的补给。 那么大明的战船,对战起来的话,又会拉平经验上的劣势。 只要一次性,大明的战舰,损失不大,那么来回几次,也就会出现一批精锐的大明水军。 水军是什么? 那是曾经在崇祯另一个世界上,永远也不会失败的一种兵种。 只不过他们是徜徉在网络的海洋上而已。 不过都是面对的海洋作战。 崇祯对他的大明水军,也一样抱有同样的饿期望。 “从南京城,到濠镜澳,从陆地上走,需要多长时间?” 崇祯只需要给出自己的意图,明确自己的想法,自然就有人会给他丰满整个作战计划。 地图他是看不明白的,也就只有交给看得明白的人。 至于御驾亲征。 崇祯从来都没有想过。 一个小小的地方,那用的了他上去凑数。 “急行军的话,需要最少一个月的时间,中途还不能耽搁,还没有办法带上大型火器。” 坐在最后一排的黄得功,心中立刻就算出了时间度。 只要不带火炮的话,凭着现在大明的士兵,一个月的时间,绝对能够到达濠镜澳。 然而,人到了之后,战斗力还剩多少,黄得功就不敢保证了。 “要是带上火炮呢?” 崇祯可是知道,战船上面都有火炮的,若是不带重型火器的话,士兵们上去,那就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送死。 这就不是崇祯愿意看到的了。 谁的命不是命。 虽然大明是发了军饷的,荣耀也给了,可让生命更有保障的情况下去战斗,才是崇祯最愿意看到的。 一个漠视子民的皇帝,一定不是一个好皇帝。 就是今日这个朝廷不倒,不是因为朝廷做的有多好,而是百姓们暂时还能够然忍耐。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