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三章露沾草(一) (第2/2页)
行。 面对千年的世家,到了崇祯这一代,忽然就被断根了,无论是谁,心中都是一阵唏嘘不已。 贼来了降贼。 蛮子来了降蛮子。 两边押注,一双眼睛仿佛能够看到历史的孔家,就只剩下了一些宅院和历史传说。 人都去了工程队。 可惜可叹啊。 “孔家吗?去看看,圣人遗址还是要瞻仰一下的。” 崇祯闻言说道。 他不是在针对谁,若是孔家不那么跳,不搞违反大明律的事情,他是懒得去管闲事。 不就是学术世家吗? 教人向善就成,却偏偏要做出一些恶心的事情,还要把自己标榜的圣人在世。 何必呢。 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 时间不久,崇祯的马车,就到了孔府的门口。 “这里是洪武十年始建,弘治十六年重修,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 下车之后,一边走,高弘图一边介绍着孔府的格局。 对于这里的建筑,高弘图显然要比李长庚了解的更多一些。 “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 介绍到这里,崇祯蹙着眉头,打断了高弘图的话。 “我怎么觉得,这里是仿照的六部而设六厅,他们孔家是想要干嘛?” 没来之前,崇祯还觉得,诗书传家的孔府,只是单纯的学术世家。 可在听了高弘图的解说之后。 崇祯心中有种模糊的感觉,这是孔家的后人,想要建立一处如同佛门的极乐净土之类的东西。 若真的成了的话。 往后在想要改变整个朝堂的格局,怕是真的不容易,就算是皇上,想要下一个诏书都得孔家人签字才成。 高弘图心中一惊。 他就是怕皇上多想,才没有自作聪明的说出这件事,谁知道皇上竟然一眼就看了出来。 李长庚也是张 大了嘴巴。 他知道,在大明律没有修改的时候,就是百姓们修房子,高度都不能超过紫荆城。 可一个以忠孝仁义礼智信,为传家的孔家,却是在明知故犯。 似乎还真的不怕有人告知皇上似得。 这得多大的自信才成? 还是说,学了儒学的人,就可以知法犯法? 尽管大明律现在已经改了,可这都是以前犯下的错,株连九族应该都不过分吧? 王冲更是瞪大了眼睛,左右瞧了瞧。 雕梁画栋,确实是在像皇宫看齐。 你一个家族,堪比一个国家的皇宫,历朝历代的帝王,居然没有想过杀猪,实在是有够神奇的。 只能说孔家人,见风使舵的快。 眼光独到啊。 “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初期的孔庙仅有孔子故宅三间,其后裔在简陋的故宅中奉祀孔子,依庙建宅。” 崇祯面色看不出喜怒哀乐来,缓缓地说道。 “看看现在,这些奢华,可都是民脂民膏啊,他们就吃的下去?也不怕给噎死了。” 崇祯心中一阵失望。 见面不如闻名。 口中念着:仁义道德。 手中捧着:四书五经。 做出来的事,只要是人事,几乎一件都没有做。 当年断狱来审案子的时候,给他送过去的案件名目,他都不敢仔细的去看,生怕一气之下,放一把火。 看看孔府烧了之后,会不会和当年项羽烧了阿房宫一样,能够燃烧个几天几夜。 转悠了一圈。 走出了门外,一行人沉默的几乎没有言语。 李长庚心中忐忑不安,生怕皇上把孔府给毁了。 而高弘图的面色,更加的复杂,若是没有人指出其中隐藏着的血泪,每一个见到孔府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称赞一声“了得”。 崇祯站在正门的门口,抬头看去,只见正门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 “听说这两个字,是严嵩手书?” 崇祯语气莫名的问道。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人。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进士,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二十一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二十七年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 崇祯记得此人。 在他的御书房中,还有着严嵩的生平纪录。 在朝期间,陷害同僚,必置之死地而后快;同时他结党营私,贪赃纳贿,而他的党羽和子孙更是跋扈骄奢,横行朝廷。 大明也正是在严嵩的手上,国力衰弱,边疆防御受到严重破坏,百姓惨遭蹂躏。 这样的人,手书的文字,居然被挂在了孔府。 是说严嵩和孔家人都是一丘之貉呢,还是说严嵩是在向孔家人学习。 高弘图的胸口一跳,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满嘴的苦涩,想要回答,却又找不到可以回答的理由。 实在是要命啊。 “朕也不为难你们,孔府看过了,也就这样,往后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来游览,看看几十代人奢侈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子。” 崇祯说罢,不在看旁人,意兴阑珊的道:“走吧,去看看孔林。”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从全国各地带来奇花异木来此种植,此后,随其地位的逐步提高,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明永乐年间扩大为十八顷。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孔夫子是伟大的圣人,可惜的是,自己的祖孙不孝啊。” 崇祯给孔家的先贤,上了一炷香。 死去的人,活人总会给出一些宽容的,这一点崇祯做的不错。 门面吗。 总要支棱起来,虽然孔家被他一手给按住了,可他不认为,若是有机会的话,没有人不想把孔家继续抬起来。 跟在崇祯身后的李长庚,高弘图等人,也都面容肃穆上前行礼。 不管怎么说。 夫子的有教无类,开启了知识的传播。 这一点,不管是谁都无法否认。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