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四章不见襄阳登览(二) (第2/2页)
祯走了进来,急忙起身。 “刚好你们都在,朕也就不去找人了,去会议室咱们开个小会。” 二人不禁一惊,平时皇上来军部,可很少说开会,难道是大明又出事? 不由得他们不这么想。 那一次开会,不是因为大明出了大事,毕竟平时皇上可是连早朝都不上的。 一个月能够上一次朝,那都是在例行公事一般。 “出什么事?” “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两人对望了一眼,立刻跟上,同时挥手让自己的亲兵,守好军部的议事厅,尽管不会有人冒失的前来。 可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议事厅中,崇祯脚步毫不停留的站在了一张巨大的地图前。 蹙着眉头看着地图上的右上方一片空白的地方。 只有一条标记着河流的线条,上面写着“鸭绿江”三个小字。 “朕的妃子们,现在都已经生了两个公主,两个皇子。” 在晁刚和王冲两人刚刚进门之后,就听到崇祯看着地图,说着让他们胆战心惊的话。 皇上的家事,特别是关于公主和皇子的事情。 任何时代都是大事。 两人苦笑的对视一眼,都明白间日算是逃不掉了。 虽然大皇子,已经不皇上默认为是太子了,可现在皇上重新提起这件事,是不是其中另有变故? 宫里的两位皇后知道吗? 朝中的其他大臣知道吗? 一个弄不好,怕是真的要死人的,尽管现在大明已经没了死刑,可到了那种时候,谁还管得了这个? “真打算重启分封制,这一点上一次已经讨论过,不过在那时,朕还没有想好从哪个地方开始。” 事情来的太过突然。王冲和晁刚两人都是一怔,是他们一开始想岔了。 随即晁刚灼热的目光,看着背对着他的崇祯,身上忽然一震,脸涨的通红,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王冲的面孔却是一下变得苍白,跨前一步,急声道:“这个······可是真的?” “真的。” 崇祯转过身来,面无表情的脸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般神圣。 “现在时机已经快要到了,正是分封的好时候。” 他是昨天晚上接到辽东刘兴祚传回来的消息,说是已经深入朝-鲜的袁崇焕他们全部撤兵了。 撤兵的方向就是一路向北。 而朝-鲜被建奴们祸害了一次,紧接着被袁崇焕又打了一遍,这一次只要大明的军队进去,收拾残局起来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而这也是崇祯,想了一晚上,才想出来的好时机。 尽管朝-鲜一直以来,都对大明很恭敬,可自从投了皇太极之后,一切就都变了。 大明不在信任他们。 也不再需要他们,现在唯一有点作用的就是,可以作为自己子女的封地。 “看看这里,这里就是以前的高句丽,现在朕觉得,已经是时候把这个地方打下来了,往后这里就可以开府建牙,算是一个诸侯国的存在。” 崇祯在右上方的空白处,手指一量。 就只有一指长的地方。 和整个大明的疆域比起来,真的是不够看,可作为一个诸侯国,位置还是很巧妙的。 晁刚看向皇上指着的地方,心头一动,位置就在大明的旁边,不远不近。 若是这个地方成为了皇子们的封地,还真的很不错。 王冲也是面色激动。 终于要开始了,尽管大明的内部还有诸多的问题,可打下一个小小的藩国,一点问题都没有。 心中比较可惜的就是,袁崇焕不给力,要是能够灭了高句丽的所有国主和贵族,那么大明就会省下更多的精力,来治理这个地方了。 其实崇祯也是急了一点。 最好的就是等到子女们长大一点,能够收到一点的班底,然后分封出去,立刻就会有人可用。 完全不需要大明来承担这一部分精力。 “皇上打算什么时候,向这个方向用兵?” 晁刚忽然问道。 他一直都在征兵,向外面输送的兵力,早就多的快要记不清了。 要是高句丽成了大明的封地。 那么要招收的士兵们,就得第一时间,清楚才行。 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舍弃的了自己的家乡的。 更何况,还要治理当地。 所需要的官员,也不再少数,大明自己都缺少这样的人才,更不要说偏远地方的封地了。 “七月份,朕算着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也该反应过来了,只要解决了这两个国家的sao扰,大明才能够有更多的力气,去打下高句丽。” 崇祯尽管想要早一点动手,以此来减少大明的损失。 可许多事情,都不是自己一拍脑袋,就能够立刻做到的。 征兵,征调官吏。 还有各种物资,这些可都是大问题。 一个地方出错,投入就要亏本。 “皇上是怕海上出现麻烦?” 澳门太远,晁刚和王冲两人谁都没有去过,就是现在还有三位将军,带着自己的士兵们,熟悉着当地的水土。 若是真的哪里受到的攻击,大明一时半会还真的很难办。 而且听说这两个国家在海上的战斗力,才是最凶猛的。 若是人家从海上绕道,登录高句丽的话,大明在那个方向投入的兵力,还真的饿很难全部驱逐出去。 “是的,小心使得万年船啊。” 崇祯忽然问道:“西边的情况怎么样?卢象升的官道,修到什么地方了?我可是知道,他们已经从吐鲁番,弄到了一批葡萄干回来,据说那些商人们很是赚了一笔钱。” 就是皇宫之中,也被卢象升送来了一些贡品。 说实在的,味道很是不错。 “那边修路很难,气候是一个方面,地利上的困难也很大,打穿了大山,出去之后就是风沙,那边的工程队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晁刚得到过那边传来的消息。 据说还发现了秦直道,许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何在几千年前,大秦能够做到事情,为何后来者却没有人办到了? 是后来的人不聪明了,还是不够勤奋了? 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 不过许多人,对于秦朝,则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人家能够扫六合,一天下,那是真的有实力。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