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九章江山如此多娇(一) (第2/2页)
朝,看到了农人的地位,嘿嘿,以前还看到商人们赚的多,可现在只有商税了之后,我这心里真的是很舒服。” 另一名壮汉,嘿嘿傻笑。 眼红商人利润的人可是不少,只是在大明律的制度之下,还没有人敢触犯律法。 人家商人赚钱,也是人家的本事,不服气你也可以行商。 然而一样米养百样人,总有一些眼红还仇富的人,见不得别人的好。 此时听到,整个大明缴税的群体,现在只剩下了商人,和官吏们,心中的舒爽,简直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 “你呀,就是见不得别人的好,不过朝廷能够通过这一个提议,真的很不简单,要是前朝的时候,那些大臣们可不见得,会同意这件事。” 另有有点见识的人,说着自己的猜测。 “这位大哥说的不错,我记得祖辈们之前,还听说有一位大臣,名字忘了,就是因为收缴矿税和商税,最后死的那个惨呦,啧啧啧······” “哎···只要是为了咱们老百姓们着想的官员,最后不但死得惨,名声也不见得好听,只有那些丈量田亩,在庄稼地上下功夫的大臣们,才活得很滋润,还美名远扬。” “······” 在一群人说话的时候,可没有人注意到,在角落里,一名老人在一个身有残疾的壮汉陪伴下,悄悄地走出了茶馆。 外面,天气晴朗。 可寒意依然逼人,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年尾。 “袁老,咱们该回去了。” 自从袁可立,昏倒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着在兵法上,有什么进展,只希望能够陪着袁可立,走到晚年。 袁可立看 了看,外面街道上,撒欢着跑的孩子们,一身的新的小棉袄,让这些小孩子们,一点都感受不到冬季的寒冷。 这在以往是很难想象的到的。 也只有富贵人家的孩子,才有机会在冬天不受冻。 “这些孩子是幸福了。” 袁可立看了良久,点了点头,脸上开满了笑意的花。 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大明,现在看到大明的盛世,他就是死而无憾了。 “大明强大了,不是说四方臣服,可打的周围人不敢上前犬吠一声,还要小心翼翼的陪着小心,就这已经算是大明最鼎盛的时代了。” 作为以前领兵打仗的黄龙来说,军队的强大,他也是与有荣焉。 而最深切的一点体会就是。 随着辽东的开发,不但缓解了大明内部土地不足的问题,还增长了粮食的收成。 他也有隐秘消息的,据说许多工程队中的那些罪臣们,在听到这一件事的时候,都是目瞪口呆,经常聊的话题也都是‘早知道外面的土地那么肥沃,打出去不好,为何还要在关内扣扣索索的,让人反感。’ 袁可立没有接着话茬。 议论朝廷上的得失,他有着自己的谨慎,虽然现在没有了因言获罪,可也不能任嘴胡说,尽管黄龙说的是对的。 “听说内阁次辅李定国,将要成亲了,定的是什么年月?” 袁可立忽然问道。 李长庚的年岁已经很大了,现在也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崇祯九年,再有一年的时间,就要实行皇上说的换届。 而接受的人选,也早就有了提案,那就是李定国。 人年轻,做事能力强。 还在南京不断的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 其履历也很是丰富,从西安府,到京师,再到衮州,最后一直都在南京,治理地方的经验丰富。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都是大明现如今最需要的类型。 重要的是简在帝心,就是军队的支持,也是不小。 这在以往的话,绝对会引起皇上的不满,可随着大明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事情就不是事情。 只要有能力,能够带领大明继续走向更大的辉煌,那么内阁首辅就是你的。 没有了出身的限制,只有能力的大小。 让整个大明的官吏们,都是摩拳擦掌,等着看自己是不是也由于机会,上去坐一坐这个位置。 “这个小的不清楚,不过,听说已经回到了京师,应该是要找人看一个好日子了。”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 袁可立眼珠子一转,立刻就知道,在什么地方才能堵住李定国了。 要说大明,最厉害的算命先生是谁。 那就非阚玉树莫属了。 “走,去王家,要是运气好的话,遇到王冲,就找得到阚玉树,现在李定国能够找的上做好的算命先生,也就此人了。” 袁可立吩咐道。 对于阚玉树这个人,袁可立一直都没有看透过,就是他的‘逆天改命’,据说也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找上门去,逼不得已才给出的批语。 现在他还活的好好的。 也就猜测不出,阚玉树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