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七章数风流人物(三) (第2/2页)
、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虽然和道院的所有研究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可在描述的手法上面,和他的《徐霞客游记》是异曲同工的妙物。 “算的,虽然和宋应星的不同,却是在阐述一个事物的两个层面。” 在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上,旁人根本就是一时半会想不明白,可皇上能够把两者拉到同一个层次的高度。 那就说明,在他们还没有察觉到其中价值的时候,皇上已经察觉到了。 “那···臣就听皇上的。” 徐霞客纠结了好一会,才答应下来好好的养伤。 在这个时代的皇权,真的是超出了崇祯的想象。 “这就对了,我记得,你还有个儿子性素颖异,少负奇才,不经师授,博学能文,叫做李寄,你年纪也不小了,该回去看看人家母子了。” 崇祯的这番话,对徐霞客来说也很震动,他没有想到,皇上居然还很关心自己的家人。 只有王冲和骆养性心中波澜不平。 因为两人对于徐霞客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可正因为如此,皇上的了解,也应该不是很多才对。 为何对徐霞客的家人和过往,如数家珍呢? 能够猜到徐霞客生病了,还就在湖广就医,还能够有点解释的余地,可怜人家儿子都知道,这又是几个意思? 难道皇上在暗中,还有一个情报收集系统? 知道的越多的人,越是小心谨慎。 王冲和骆养性暗中对视了一眼。 若是眼睛里的话语,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话那就是。 王冲:看我眼色,皇上是不是又另外一个类似于锦衣卫的组织? 骆养性:你问我,我问谁?要知道的话,也就不会刚刚问你了。 王冲:你有没有查到,我贪赃枉法的事情? 骆养性:你自己有没有,自己不清楚吗?反正我是查不到,可要是皇上查不查得到,我就不清楚了。 王冲:那应该是没有的,吓了我一身冷汗。 骆养性:我和你差不多。 至于另外的一些,只以为锦衣卫和卫武军统帅消息灵通的时候,可没有察觉到,王冲和骆养性两人在一瞬间,到底转动了多少的心思,受到了多大的惊吓。 “这些年,也是苦了他们母子了。” 徐霞客到了此刻,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也是满心的愧疚。 他一生之中,娶妻生子,妻妾也有。 可由于走南闯北,到了后来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只是听一些朋友们传来的书信中了解过。 母子两人生活的并不是很好。 不过值得庆幸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还算聪慧。 “知道苦了人家母子就好,趁着还有几十年好活,好好的回去看看,也不留遗憾。” 崇祯安慰了两句。 看到刚刚用过针灸,服过药之后,面上有了倦容,也就不再打扰其休息。 一行人在崇祯的示意下,也没有上前打扰。 另一处院子里。 崇祯坐在石凳上,想赵翰生询问着徐霞客的病情。 “双腿筋骨衰竭,走远路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开始要是仔细的调养的话,寿终正寝应该没有问题。” 赵翰生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说道。 他在京师的时候,也就跟在自己的师傅身边,远远的见过皇上一两次,能够说得上话,还真就这么一次。 他已经决定,就把这一次给徐霞客问医求治的经过,好好的找人润色一下,加入自己现在正在编撰的医书当中。 或许流传到后世。 自己的名字,也会因为皇上和徐霞客两人的名字,而被经常提起。 毕竟,皇上数了那么多的风流人物,将军不行,治理国家的文臣们,也不不行,偏偏就是两个在他心目中,走偏门的人,捞到了最大的名声。 他都有点看不懂,皇上到底看中了这两个人身上的什么东西。 “没问题就好。” 崇祯长叹一声接着道:“他们两人算是开了著书立说的先河,往后很可能效仿的人就多了,可大多都是为了求名,正如终南捷径一般,能够沉下心好好的做学问的人可就要少上一大批了。” 崇祯承认,自己的这一次来访,很是任性。 好好的体察民情,居然弄成了专门来看望一个老人。 他都有点摸不准这一次的看望,对徐霞客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 想来徐霞客后半生衣食无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身边的人,听得心头一动。 确实有人有过这样的想法,终南捷径被很多人诟病,可依然存在,这就和能说明问题。 有时候沽名钓誉。 也要有名声才可以,管他是什么样的名声。 在某些极端的人戏中,哪怕是做了秦桧,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这种事,就没有办法对外人道了。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