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八章换得东家种树书(二) (第1/2页)
崇祯大明第六百零八章换得东家种树书宣宗时期,被称为与其父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崇祯在明史上看到过这一段话。 如今的他早就对所为的“之治”,“盛世”都快要麻木了,历史上的这种说法,若是深究的话,靠谱的并不多。 反而是被怒骂为暴-君的,却是少有的有作为的朝代。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休养生息,崇祯认为是可以的,可也不需要极端的把外派的边疆兵力,全部都撤回来啊。 脑子进水了,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朝廷没钱了,大臣们就不会想办法? 若是想不出来办法,抄家一个有问题的大臣,这不就齐活了? 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拿手赚钱本事,为何传到后来,就这么失传了呢? 很快,那些万历年间的卷宗都被搬运去了隔壁的房间。 在史可法进入房间之后,才发现,早就有二十几位审计部的女子等着他开始统计工作了。 “史部长来了,咱们这就开始?” 其中一名女子,俏生生的敛衣一礼的问道。 其她的女子,也都默不作声的行礼。 能够走到这一步的女子,可就真的不简单了,史可法没有小看的意思。 “开始吧,皇上还等着咱们结果呢。” 史可法也不浪费时间。 他还很年轻,正是少年慕艾的年纪,可也分得清轻重缓急。 与此同时。 议事厅当中,几乎所有人都默不作声的看着手里的卷宗。 皇上的怒火,实际上也是他们的怒火。 只要想到,大明这么多年受到的灾难,都恨不得把曾经的那些大臣们尸骨挖出来,好好的询问一下,当时到底是什么原因。 放弃了大明的大好形势。 就算是休养生息,也不是那样修养的。 没见到崇祯朝一边打仗,一边应对天灾,一边还把民生给发展起来了。 一样没拉下。 反而让朝廷的国库,越发的充盈。 就是这,还免除了徭役,免除了农税。 那个朝代能够做到这一点? 或许有,可他们看不到吗,只能当做是在胡说八道。 “皇上,物资在一个半月之后,就能够准备妥当,送到指定的地方。” 邢氏按照李定国分配的物资发出位置,在尽量不影响物价的情况下,很快就下发了多次文件。 有着机械列车这种快速的运转交通工具。 许多不可能完成的运输任务,现在也能够及时的送达目的地。 “恩,当地的物价,有没有人囤积奇货?” 大明的经济恢复能力是很强大,崇祯可不想让好不容易形成的良性循环,因为这一次战斗,而出现大范围的衰落。 “商人们不需要囤积物资,就已经赚得很多了。” 邢氏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 当年八大晋商的教训,可是血淋淋的,八家一个人都没有活下来。 那时还是皇上刚刚登基,手中没有掌控多大权利的时候。 如今好不容易形成的商业氛围,商人们可不想自己给自己掘坟墓,把自己给埋葬了。 钱,什么地方都可以赚。 没必要发国难财,名声不好不说还容易被朝廷惦记。 而一般情况向,因为自己手脚不干净,给朝廷惦记上的后果,就是人财两空。 只有那些老实本分的人,无论是赚多少钱,都没有人说三道四。 在许多时候,朝廷还会给这样的人一点官府的订单。 “这些人啊,收了教训之后,总算学会如何去老实了。” 崇祯摇了摇头。 商人这个群体,实际上和官僚差不多一 个性质。 都是在一段时间里安分的很。 时间一长,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崇祯要做的就是,如何引导商人们和官僚们的价值观,祸害人可以,有本事外面祸害去,别再大明丢人现眼。 反正,现如今海外的商路,也已经开通了。 尽管去就成。 “晁刚,现如今洪承畴走到那个位置了?” 在前几天,定下人选之后,军部就已经就开始通知洪承畴和孙传庭回到京师来,做进一步的部署工作。 “回皇上,洪承畴最后的来信是在赛音山达瀚海一带,传令兵想要传达到消息一个来回,怕是最少要两个月的时间。” 交通不便,就是有这样的麻烦。 许多政令,都没有办法瞬间下达。 也就开通了机械列车的位置,这一点麻烦会减轻到最低。 “这么算下来的话,想要开始进攻扶桑,就要等到来年春天了?” 现如今是十月。 两个月之后,可就到年底了。 在耽搁一个月······ 崇祯忽然反应过来,明年似乎就是崇祯十七年了。 而十七年会发生什么,他可不会忘记。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当中,李自成的大顺军在这一年入主京师,而他自己则是上吊自尽。 简直是惨不忍睹。 现在没有了大顺军,也没有了关外的建奴。 是不是意味着,他已经忙乎了许多年,改变了大明的历史进程? 不知怎的,崇祯心中一阵振奋。 脸上也不知不觉中有了一点笑容。 周围那些一直在观察着他的大臣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地了。 刚刚那一阵子,崇祯的脸色真的很可怕,许多还没有面过崇祯发火的人,都差点以为自己再也走不出去这间屋子了。 “今日的会议就暂时到这里了,这几天诸位也都拿出一点好的方案来,文臣就多想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