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三章不日四方来贺(一) (第1/2页)
崇祯大明第六百二十三章不日四方来贺天下风云变幻。 崇祯忽然在朝堂之上,扔下的一番话,很快就悄无声息的传遍大江南北。 所有有实力的人,都在摩拳擦掌,等着扶桑的战事结束。 为此,不少的大明商人们,都购买到了一些大明水军淘汰下来的战船,自备干粮和自己花钱雇佣的护卫,带着弓箭刀剑,一窝蜂的往扶桑跑去。 既然两位将军,在面对扶桑战事的时候,谨慎小心,拖延的时间太长。 他们这些大明的子民,也而不是不可以给一点助力。 忽然之间,整个扶桑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涌入的大明商人们实在是太多。 各种攻略的办法,也都在娴熟的使用着,三十六计的作者,估计都不曾想到,在扶桑这个小地方,被使用的出神入化。 郑芝龙他们这些人,才刚刚和孙传庭,以及洪承畴他们搭上话,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可以策反的名单之后。 只一夜之间,就发现许多没有在名单上的人,都跟着高举上手,投降了。 在洪承畴和孙传庭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西海道和山阴-道这两个地方,居然慢慢的进行了抵抗,只要大明的人过去,就能随时的接手。 孙传庭的宣传是一回事,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还要商人们下场,想要做成一件事,总有办法迅速的促成。 于此相邻的山阳道,南海道,也有想要给大明投诚的意向,至于那些不肯投降,不肯放弃自己贵族权利的扶桑人。 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莫名奇妙的死在自己的家中。 于是一场没有了反对者的战役,就在扶桑的土地上,打了起来。 当地话听不懂,没有关系。 有说的很流利的大明官话的扶桑向导。 由于推进的速度很快,也没有关系,他们扶桑人可以等,只要有一个大明的士兵,他人这个小村子,或者是小县城。 都会有人夹道欢迎。 金钱的味道,是很诱人的。 一时之间,大明的商人们仿佛觉醒了什么了不得的属性,恍然发现,财富在战争之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就是连他们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过,此时的商人们,脑子还是很清醒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过是因为大明的强大而已。 如若不然,真以为钱多了,人家就不抢他们的? 只碍于大明的军队就在边上虎视眈眈,不肯给任何可以让大明大开杀戒的借口罢了。 崇祯十七年。 捷报频传。 本来和扶桑商量好的,可以在关键的时刻,作为援兵的荷兰人,西班牙人等等,最后都是悄无声息。 最多就是提供一点消息。 实际上不止扶桑,就是已经沉寂下来的南越,也再次因为商人的桑多,繁荣了起来。 官道的大规模修建,码头的重新建设。 还有向外扩张的一些列变化,让本来还被李长庚他们忌惮的柬埔寨,忽然之间就发生了叛乱,然后通知了大明的士兵。 迅速的平定了地方。 从而继续开始了向外扩张的步伐,运来停下来,不过是因为物资的短缺原因。 可现在商人们来了。 这种事情还能成为制约扩张的理由? 文莱已经被王冲平定了,如今正在做大范围的移民行动,只要这件事情做成,也就在海外打开了另外一个可以向外打出去的重要门户。 不知不觉中,大明一个“战争疯子”的绰号,就在一些国家的人耳中流传开来。 在他们认为打仗打的就是钱,可到了大明的手中,则不是这个样子,不管是多小的国家,有没有好处,都会派兵去攻打。 一开始还只是大明的军队来进行这件事情。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明的商人们,也撕开了儒雅的伪装,带着自己从大明招募来的退伍士兵,开始抢占一些小国家。 只要打下来。 就可以卖给那些有可能拿到封地的人,从而换取巨大的好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转眼崇祯十七年,在就煦煦嚷嚷中走完了下半段。 就在着后半年的时间内。 大明给南越,给文莱,给扶桑带去了现代化的文明萌芽,这一点本来是英国的专利。 现在又多了一个强大的文明,分去了为数不多的,文明扩张市场。 扶桑。 京畿道。 孙传庭和洪承畴两人已经会合。 整个扶桑的攻略,现如今已经快要到了尾声。 开局难,往后容易的战斗,他们还没有打过,按照郑芝龙的描述,这块土地打下来应该很艰难才对。 谁知道,看起来很硬气的扶桑贵族们。 投降起来一个比一个的快速。 “幕府的那个叫做德川家光的人,想要把自己的meimei,送到大明去,你怎么看?” 洪承畴也遇到了曾经李过遇到的那个问题。 不同的就是,建奴们给皇上送过去的女人,不但结过婚了,还有了孩子,分明是在侮辱人。 也就扶桑诚恳的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