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_第六百二十四章不日四方来贺(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四章不日四方来贺(二) (第2/2页)

很大的人力物力,只能在自己的队伍当中。

    “我下去问一下来自洛阳的士兵们,看他们有没有人知道,这样的传说。”

    随军参谋沉吟了一下,立刻就做出了决定。

    “行,你去吧。”

    卢象升挥了挥手,自己却站在原地,沉思者。

    像这样的功绩,名垂青史简直不要太简单,没道理他学了这么多东西,都没有听人提起过。

    见证了中原民族的辉煌时期的东西,为何到现在连一点残留的痕迹,都没有多了?

    不大一会,参谋就回来了。

    很显然,这一次的询问,很顺利。

    只是参谋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

    “打听到消息了?”

    卢象升问道。

    手中拿着的一块羊皮纸,却是小心的叠起来,放进了一个准备好的木盒子里。

    上面记载的就是,突厥战败之后,仓皇出逃时,留下的一点经过。

    而“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则是记述最多的一句话。

    “打听到了,在武周时期确实有这么一个纪功柱,只是后来被唐玄宗认为是对大唐的侮辱,所以下令给熔炼了。”

    参谋的心,最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可都是在抽搐这。

    这玩意可是能够传承下去的好东西。

    是属整个中原民族的隗宝。

    可就有某一些败家子玩意,可以使劲的折腾,让好好的武周传承,忽然就分崩离析了。

    这应该也是大唐衰落的开始。

    卢象升听得是目瞪口呆。

    他现在也来越相信皇上说过的话了,只有中原人自己,毁坏自己荣耀的时候,是一点都不心疼。

    都说唐玄宗是多么厉害的一个英明皇帝,单凭这一件事情

    ,就可以看得出来,不但是一个败家子。

    还是一个昏君,大大的昏君。

    大唐在武则天去世之后,还能够存在那么多年,只能说是武则天在世的时候打下的基础实在是太雄厚。

    这样败家,都一时半会还能够坚持住。

    可想而知,当时的武周时期到底有多么的辉煌。

    “唐朝的史书,没眼看了,都写得是什么狗屁玩意。”

    卢象升难得的爆了一句粗口。

    失态的情绪,让他作为汉人,作为中原人的自豪感,连宣泄的地方都找不到。

    “这里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今天下午开会,布置一下后续的用兵情况,我就要会西安府,准备去京师参加这一次的盛世盛典了。”

    卢象升本来还没有想好给皇上送一个什么样的礼物。

    现在有了。

    重新锻造一个和历史上,一模一样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出来,就放置在洛阳,供后人瞻仰前人的伟大功绩。

    唐朝的皇帝不喜欢的东西。

    他们大明却是很喜欢的。

    重现历史。

    重现盛世。

    这一种伟大的功绩,怎么能够缺少。

    虽然是个仿制品,可意义非同凡响,这一代的人不做,后来人又拿什么来增加国家的认同感?

    历史的厚重,就是在这种一点一滴中形成。

    卢象升不知道的是,在整个世界上,这样的纪功柱,也是少之又少。

    已知的就只有三个。

    罗马图拉真纪功柱是其中一个,为罗马帝国“最佳元首”图拉真所立,以纪念其征服达西亚并将罗马疆域扩张到历史上最大范围,被誉为“实现罗马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可也没有刻录万国元首的名字。

    这一点相比之下,就有点自说自话的意思。

    另外一个印-度阿育王石柱,阿育王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被视为印-度最伟大的皇帝。

    为铭记征略,弘扬佛法,他在印-度各地敕建了三十余根纪念碑式的圆柱,这些柱子一般高十几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贝拿勒斯城外鹿野苑的石柱。

    可也是自己给自己建立的。

    哪有“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名至实归,是别的国家,自发的给武则天修建的一座纪功柱。

    只可惜的就是,最有象征意义,最能展示汉民族辉煌的一个纪功柱,已经被人给败家了。

    就是把唐玄宗拉出来鞭尸。

    也无计可施。

    毕竟,在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武周时期,任何其他的国家,都做不到这一点。

    卢象升做事还是很雷厉风行的。

    回到了西安府,立刻就找人搜查关于“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所有消息,造型,图刻,上面记录的名字。

    也都要力求真实的还原。

    而接到这个任务的商人们,也都高兴的睡不着觉。

    能够参与到这样的盛世当中,想来他们的名字,也会流传很长一段时间。

    然而,引起的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

    越来越多的人,对唐朝时期的那些皇帝的品行,越来越鄙视了。

    改史改的让人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真假。

    在历史上的诸多朝代当中,也是第一个。

    于是,唐朝时期的历史,也都成了茶余饭后的一些消遣的话本。

    只是在流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有发现,还不是一些《隋唐演义》之类的话本更加有说服力。

    7017k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