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_第六百三十二章繁华(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二章繁华(二) (第2/2页)

这种事情很快就会发生。

    当年扶桑的封地,给了自己的二弟,是因为母后对父皇的央求才得来的,就是因为自己的二弟,身子骨弱,所以自己的目前,才想要多给出一点补偿。

    可正是这一点补偿,却然给自己的二弟,走的更早了一点。

    毕竟治理一个国家,即便手有能臣辅助,也一样是很累的,不是身体上,而是精神上。

    “自己的这些弟妹们,看来都坐不住了。”

    朱慈烺喃喃自语道。

    每单刚遇到这样需要抉择的问题,他都会想自己的父皇到底会如何去处理。

    是要顺从一下自己二弟的遗言,还是交往好自己这些还在的弟妹们?

    两者之间的选择,看起来只是置换一下封地,可引起的后果,真的是不同的。

    “父皇的想法,不需要考虑在内。”

    很快朱慈烺就刨除了崇祯的想法,能够从崇祯出走大明这一件事,他就能够看不,自己的父皇是真的不贪恋皇位。

    当年能够坐上这个位置,多少也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若不然,他觉得自己的父皇,应该会做好一个信王。

    然后成为一个最出名的商人。

    当然,最后的结局,应该还是会坐在这个位置上。

    商人的利郎,他现在已经看到了,只要父皇想要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就不可避免的和皇权碰撞,还要和满朝文武斗法。

    可以想见,那时的朝廷争斗会有多么的激烈。

    不是每一个皇帝,都会有父皇这么宽容。

    想到这里朱慈烺就会发现,似乎这个大明的皇帝,还真就一定会使自己父皇的。

    因为他觉得,父皇要想活着,就一定会拿到整个大明的最高权力。

    想到这里,朱慈烺心中就有了决定。

    若是能够随意的置换封地的话,那么自己的这些弟妹们,肯定会再次把大明弄的乌烟瘴气。

    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一个稳定的,有规律可循的大明,才是能够传承下去的大明。

    若是兄弟姐妹们都争吵了起来,必定会再次让大明回到曾经的那种烂泥沼之中去。

    “盛世的繁华,需要的时间,需要的也是稳定。”

    朱慈烺很快就不再纠结。

    他打算遵从自己二弟的遗言,虽然这么做会让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降到冰点,可有一个好处就是。

    不会互相的攻讦。

    从而让稳定的大明,再次动-荡起来。

    不过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扶桑的皇子,只有我大明的一半血统,到时候会出现怎样的事情,就很难说的清楚了。

    **

    时光飞逝。

    崇祯在一个月之后,忽然接到了一个很奇怪的电报。

    那就是自己最小的一个儿子,朱慈桑将要接替自己二儿子的封地。

    同时附加的还有朱慈恒发给朱慈烺的那一封电报的原话。

    崇祯看得出神。

    在他见到自己二儿子的时候,可没有看出自己的这个儿子,会有这样的想法。

    “太上皇,德川家主来求见,还有扶桑的财政部部长田川七左卫门。”

    高宇顺本来是有机会接替田守新的职务,成为慈幼局的局长。

    可到了最后,不知为和还是选择了此后崇祯。

    用他的话说,伺候了皇上半辈子,已经习惯了,若是让一个陌生人接着而此后皇上,他怕皇上不习惯。

    忠诚许多时候,就在舍得之间。

    有人舍得一条命。

    也有人舍得到手的权利,还有其他的诱惑。

    “告诉他们不用来见我了,大明皇上的意见,和我这一个退休的老人无关,另外这次在扶桑带的够久了,需要去往下一个封地,这件事你去安排一下,最慢三天之后出发。”

    崇祯的悲伤,已经缓和了许多。

    在自己的皇后和妃子们的面前,他必须振作起来。

    说起来,这一次上心最重的不是周皇后,而是一直都很冲着朱慈恒的张嫣张皇后。

    平时崇祯可没有看的出来这样的端倪。

    也就这次事件发生之后,他才明白,当年为何周皇后,一定要给自己的二儿子选择这么一块,离着大明京师最近的封地。

    这里,他一刻都不想待了。

    明明这里发展的很事繁华,可只要想到,这都是自己儿子用命换来的,心中就是一阵烦闷。

    恨不得派出军队,把这个地方,再次毁灭一边。

    可惜的是,他错过的最好的时候,那就是刚刚登陆扶桑的时候,现在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不在有可能了。

    三天之后。

    一艘铁甲船,驶离了扶桑的港口,冲向了茫茫大海。

    仿佛是在逃亡,背影有些萧瑟。

    相比海面上繁忙的货船来说,对比可就太强烈了一些。

    “繁华总归是有代价的,不是我付出,就是别人付出。”

    这是崇祯离开扶桑的时候,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他已经决定,不会再去扶桑了。

    伤心地,去一次足够一生难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