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重生_【0263 佛经与飞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263 佛经与飞天】 (第3/3页)

   燕天南彻底收了意志力,红云退散,同时,燕天南手中的明代财神木雕像的颜色也变淡了一些,这是因为财神木雕像耗费了三十多年的香火之力,也差不多达到了六分之一的消耗这样。

    红云退散之后,风雨狂和他的两个师妹也赶紧让白云退散。

    然后三人一起疲惫的如同烂泥一样瘫在地上。

    “知道锅是铁打的了?”燕天南手握神像,傲气的站立俯视三人。

    风雨狂和他的两个师妹颓丧点头,眼中满是惊恐,不知道燕天南会不会趁人之危,继续追杀他们。

    “你们三个别想打歪主意,我不是心慈手软的人,杀你们三个很简单,但我未必能有什么好处。而且我也不想沾上三条人命。”燕天南说着,将一只脚踏在风雨狂胸口,“你上次在工地差点要了我的命,我就算杀了你,也很公平,是不是?”

    “是,是我有眼无珠,燕大师说的是。但上次是误会,我没有想到燕大师艺高人胆大,真的敢硬闯那处藏着蛇妖的水坑。”风雨狂急忙虚弱的解释道。

    燕天南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认可了风雨狂这个解释,自己在风雨狂眼里,当时不过是个有点道行的术士,就算想杀自己,也不至于到了请蛇妖帮忙的地步,估计风雨狂最多是想吓唬自己,让自己知难而退。

    “废话不多说,我可以放了你们,也可以杀了你们,但是我要看看你们能出什么东西买你们自己的命!”燕天南道。

    风雨狂和他的两个师妹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明白燕天南的意思。

    “燕大师,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我有什么都愿意给燕大师!”风雨狂道:“我两个师妹也一样。”

    “你们有什么?”燕天南道:“我对你们的术法感兴趣,另外,我对带有香火之力的佛家和道家圣物感兴趣。”

    燕天南不等对方说话,首先开出了条件。

    燕天南心里有心仪的东西。

    并且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了。

    那就是几个大博物馆的佛家和道家圣物。

    博物馆里装载的是历史遗迹,是文化记忆,是消亡物体,更有可能装载着无数香火之力。

    敦煌莫高窟是宗教圣地,曾经非常辉煌,就是这样。

    燕天南把视野拉到西北大漠。

    三危沙山下,大泉河谷旁,风沙漫漫的深处,沉睡着一个千年的世界。

    从公元366年僧人乐尊开凿的第一口洞窟开始。

    这一千六百多年里,莫高窟淡褪了红绿鲜艳的颜料,剥蚀了崇高宏伟的佛雕,坍圮了一个个窟门又散落了一卷卷经书。

    沉默了千年,却在它被唤醒那一刻,即迈向了消亡的命运。

    120年前,是敦煌消亡的开始。

    当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时,它已经沉睡了900年。

    九百年,足够风沙把千窟万洞风化成断壁残垣,足够让世人把它遗忘于历史洪流。

    直到王道士的出现,一切就变了。

    王道士原名王圆箓,本来是一个稍微懂点文字的农民,后来逃难来这当了道士。

    他来到敦煌时,这个地方掩于风沙,香火冷落,王道士清理积沙,招募资金修复洞窟,一个人默默做着这些事情。

    1900年的初夏,一件事打破了宁静。

    当时王道士的助手在16窟吸旱烟,完了往墙上磕烟袋时发现壁画中有回音,于是告诉王道士。

    二人趁着月黑风高夜扒开了壁画。

    从这一刻起,敦煌开始了它历时百年的死亡。

    壁画后面是个小房间,堆满万卷经书文物。

    一浩瀚的佛教世界就赤裸裸地展现在世界面前,无数猎手觊觎着它。

    第一个来的是英国人斯坦因,他假装成唐玄奘的信徒,骗取王圆箓的信任,用200两银子买到经书、图画、刺绣等9000多件,装了满满29大箱。

    斯坦因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中国政府驱逐的外籍盗墓贼。

    第二个是法国人伯希和。

    跟斯坦因不同的是,他精通汉语,精挑细选了最精华的6000卷古书经文经典,装了整整十大车。

    而这一切,不过是花了他500两银子。

    之后日本人来过,俄国人来过,美国人来过......

    装满文物的大车,从西北驶向海外,轮子轧着大漠,吱嘎吱嘎地留下了莫高窟的伤痛。

    季羡林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

    没错,不仅敦煌学在国外,最好的敦煌文物也在国外。

    世上最早有纪年的雕版,生于中国,活在英国。

    雕版印刷的,被大英博物馆藏。

    世上最多星数的中古星图,生于中国,活在英国。

    唐敦煌星图又称,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世上最大的绢画,

    生于中国,活在英国。

    唐代,被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世上最早的佛经目录,生于中国,活在法国。

    世上最早的药典,生于中国,活在法国。

    世上最完整的,生于中国,活在法国。

    ,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后人说,敦煌文物藏在英国的最多最好,藏在法国的最精最良。

    只有藏在中国的,最散最乱。

    43年里,敦煌一点点死去

    直到1943年常书鸿来到敦煌前。

    43年里,敦煌每次死去一点点,寂寂无闻,悄然无息。

    那些优美壁画,在风沙与盐碱侵蚀下,慢慢剥蚀当年的旖旎。

    修复师李云鹤记得他第一次来敦煌的场景:塑像东倒西歪,断肢残体,露出胎体中的麦秆,壁画褪色剥落,一碰就唰唰掉落。

    有时甚至会从头顶砸下几平米的壁画,数不尽的小块壁画经常像雪花一般飘落。

    世上一些美,世人尚且来不及看一眼,便埋葬黄沙中。

    高尔泰说:“历年来此牧驼、砍柴、赶庙会的人来来往往,拴驴饮马、停车过夜,磕磕碰碰,撞断塑像一根手指或者一条臂膀,磨掉壁画上一只眼睛或一张面孔之类的事,从来没人过问。”

    比自然侵蚀更可怕的,是人心的漠视与贪婪。

    1921年,沙俄士兵借住敦煌,走后留下满目疮痍,木质门窗被刀劈斧砍;千佛洞的佛祖被挖掉眼睛,菩萨被划破面容;壁画处留下俄文名字;他们架起锅灶,熏黑了壁画,烧脆了佛塑。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来到敦煌,也打起了壁画的主意。

    他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剥离了唐代精品壁画26块,一共32006平方厘米;锯下一尊半跪式供养菩萨像一身,以及北魏彩塑飞天。

    这些剥离的壁画被带到美国,但没修复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客死他乡了。

    那些消失的壁画,就永远只能存在于看过的人记忆里了。

    “我要的很简单,有香火之力的佛教和道家圣物,至少一百万年以上!听懂了吗?还有钱,一千亿等价黄金!还有你们宗门的所有功法,记住,是所有。”燕天南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