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军师们卷起来了 (第2/2页)
其实按礼制,她应该给蔡琰见礼的,因为她是主母。 刘擎突然挪了挪屁股,把蔡琰挤到道了边上,在案后腾出个位置。 “来这坐!”刘擎道。 骞萦再度望了眼蔡琰,蔡琰点点头。 好似在说:准了! 骞萦这才坐到刘擎身旁。 刘擎看着两人的小动作,好似发现了点什么。 想必,自己不在时,蔡琰的主母还是做的比较深入人心的。 而对于骞萦,她对于汉制,是知道一些,但并不熟知。 在刘擎面前她能放开自己,但有旁人在场,骞萦的外族人情结就会发作,总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一般。 刘擎嘿嘿一笑,活跃了下气氛,一双咸猪手立即搂住骞萦的小蛮腰,凑上前道:“想族人吗?” 一开口就老大师了。 好比想做坏事的某贤:想回娘家了吗? 没由头的这么一问,其实是很难回答的,但骞萦虽然低调,但却不笨。 “夫君以为我想,我便想。” 刘擎品味了一番这顶级的话术,才知自己问的好像有歧义。 因为她的特殊身份,想族人容易关联到有异心。 刘擎连忙解释:“本王别无他意,有一事,需要麻烦你的族人。” “夫君请说。” “我欲制造鲜卑大军压境之象,向朝廷施压,需要你族人配合。” 骞萦黛眉微蹙,旋即舒展。 “夫君要我何时动身?” “你若不想去,修书即可。” “夫君大事,我亲自去才放心,再说,我已有半年没有见骞曼弟弟了。” 刘擎没有再劝,回了声:“早去早回!” 骞萦点了点头,低头看了下刘擎的手,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小心翼翼。 刘擎索性搂着她站起,再伸手拉起蔡琰。 “鲜卑大军调动,我供以粮草,若此事目的达成,我再作酬谢。” “谢夫君!”骞萦道。 “走吧,我陪你出去走走!”刘擎看着蔡琰,却对骞萦说道。 骞萦要离开一段时间,所以离开之前,多些陪伴。 水尽量端平嘛! …… 泰山郡,岱山脚下。 岱山就是泰山古称,此地丛山林立,而岱山,便是最高大的山脉,层峦叠峰、凌空高耸。 刘岱大军屯于山下,打算依山而守,这里是黄巾西进兖州避不开的路,而岱山以东的大片泰山郡县地,已经沦陷。 屯兵于此,除了这里是必经之地,还有一个原因,刘岱名中含岱,他以为岱山必能给他好气运,于是打算在此地等待西进的黄巾大军,一战将之击败。 岱山脚下草木繁茂,正好借此躲避炎炎夏日,不过,阳光能躲闭,但高温是实打实的,唯一能聊以慰藉的,是山林之风,吹在汗津津的人身上,格外凉爽。 刘岱盘坐在一颗大树之下,此地树荫最为浓密,兖州别驾王彧献上一罐清水。 “使君,用水。” 刘岱接过,先是问了一句:“可有黄巾军动向?” 王彧摇摇头,“到处都有黄巾军动向,但何处是大军,不得而知,不过岱山乃入兖州必经之地,我军在此以逸待劳即可。” 刘岱开始喝水,一通牛饮,喝了大半,再将罐子递还给王彧。 “王别驾,来点!” 王彧接回水,却没有喝。 “使君,王肱顶替桥瑁为东郡太守,但此人并无主见,且白马一带多有黑山军活动,如今使君不在,恐东郡有失。” 王彧表达了自己对东郡局势的担忧。 “别驾认为该当如何?” “桥瑁麾下有一人,姓程名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黄巾起时,东阿县丞王度作乱,县令逃走,正是此人,勇谋兼备,率民击退王度,如今此人身在陈留,使君应遣人前往辟召,王肱若得此人相辅,则东郡无忧。” 刘岱稍加思索,问道:“他为何在陈留?可与张邈张超等人为伍?” “使君杀桥瑁,程昱避难,情有可原。”王彧解释道。 “那便遣人前去!” “喏!” 王彧提着水罐离去了。 刘岱望向东边,各部有序整修,没有任何动静。 “报——” “启禀使君,汶水南岸发现黄巾大军!” “什么!汶水南岸!” 刘岱豁然起身,意外溢于言表,汶水乃是岱山以南的主要水系,自东向西注入济水,汶水算是兖州南部边界,若黄巾军从汶水南进犯,则意味着要绕道豫州的鲁国,再进入兖州的东平国或山阳郡。 也意味着刘岱在此地守了个寂寞。 “黄巾贼!” 刘岱大骂一声,紧拽佩剑,下令道:“命徐翕,许汜二将率军赶往东平国!” 至于山阳郡,这就犯难了,山阳太守袁遗摆明了不配合自己,若袁遗采用不抵抗策略,黄巾军长驱直入,兖州治所昌邑县危在旦夕不说,整个兖州腹地,也会暴露在黄巾军面前,后果如何,刘岱已经不敢想象了。 刘岱又在心中大骂了一番袁氏,袁遗不配合自己,毫无疑问就是因为桥瑁之事。 桥瑁亦算亲袁名士,昔日东郡太守曹绍身死,桥瑁取而代之为东郡太守,当时是司徒的袁隗自然出力不少,东郡从阉党控制到士族控制,无疑是朝堂斗争的一场大胜。 而他杀了桥瑁,自然惹恼了袁氏。 刘岱越想越气,再度大骂:“兖州乱作一气,与袁氏而言,有何益处!” “袁隗老贼,狼子野心,我乃先帝亲封兖州牧,他难道还想对付我不成?” 这时,王彧再度出现,刘岱才留了点口德。 “使君,济阴丁原,明为袁氏附庸,实则与袁氏有仇,昔日他官至执金吾,却被袁隗所害,沦落至此,我意前往说之,若黄巾军径直穿过山阳郡,济阴郡若你不守,则东郡危矣!”王彧道。 东郡,是兖州的根本,是刘岱的根本,是目前刘岱真正掌控的地方。 因为治所昌邑,地处山阳郡,与袁遗共治,两家闹掰之后,刘岱已经回不到昌邑了。 所以,济阴丁原,是必须要争取的,否则,东郡的狭长之地,背靠河水,面对漫长的边境线,是无从防守的。 “王别驾所言,皆岱之忧患,此举能成,王别驾当为兖州救星!”刘岱先立了个旗,以表达美好的期望。 王彧顿感压力山大,这座山,还是“岱”山。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