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_第六十一章 夹缝求生,张邈出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夹缝求生,张邈出路 (第2/3页)

  对此,臧旻之说了一句:渤海王用人不拘一格。

    而韩珩,刘擎调他前来,便是全权负责龙山书院之事,所需劳工,资材,但凭调动,简直比皇帝修园林还豪爽。

    五原督瓒,雁门甘来,还有鲜卑公主骞萦,已都来到了晋阳,一时间,晋阳热闹了起来。

    八月初十这一天,臧旻宴请刘擎,以及州牧府上大小官员,算是刘擎来到并州之后的第二次宴请。

    第一次是接风,第二次,刘擎也没有遐想。

    臧旻在府外相迎,虽已年近六旬,但臧旻看着并不显老。

    “使君光临,蓬荜生辉!”臧旻客套道。

    “臧府君近日督办新增水利一事,都晒黑了,着实辛苦,太原百姓,皆要感谢府君!”

    “都是使君心系百姓,观察入微,下官惭愧!”

    新增水利这件事,确实是刘擎吩咐督办的,这些问题,还是在赴任途中发现的,太原郡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以至于许多水利工程修的不到位,平时可能觉得没什么,但一碰上今年的旱年,问题就爆发出来了。

    相比上一次,请了许多太原各族人物,今天倒像是但请刘擎的。

    酒过三巡之后,臧旻开始健谈起来,刘擎心知,请客的目的,可能马上就要揭晓了。

    “刘使君,可有关注兖州乱局?”

    兖州刀兵相见,应该说是战局,臧旻却说是乱局,可见其立场,不属于董与袁的任何一方,而是站在大汉的立场上,将之视作一种内乱。

    “略有耳闻,府君何意?”刘擎回道。

    “犬子不才,在广陵太守张超帐下任功曹,而张超乃是陈留太守张邈之弟,如今他们悉在陈留,已属立于风口浪尖。”

    刘擎不说话,静静的听了下去。

    “是这样的,我儿发来书信,称董卓与袁绍,皆在拉拢张邈,而张邈不为所动,两不相帮,我儿以为,此举虽明哲保身,然易招致秋后算账,大难临头,故向我征询意见。”

    刘擎听懂了,是臧洪想替张邈出主意,然后回过头问自家老爹。

    臧洪这人能处,有事他真在想办法。

    “那府君以为,张邈该帮谁呢?”

    刘擎这话,是带陷阱的。

    “老朽壮时,虽平过乱,但如今为太平官已十数年,如今这天下,老朽是看不懂咯,刘使君平黄巾,征外族,仅仅是赴任并州,便以威名令鲜卑大军退去,真乃英雄出少年,后浪推前浪!”臧旻一通吹嘘,然后道:“故老朽设宴请使君过府,便想向使君请教一二。”

    老东西真会说话,刘擎心道。

    兖州之局,刘擎不能说是略知一二,只能说是了如指掌吧,但若设身处地为张邈想一想,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张邈困局,正如夹缝求生,夹在两扇门中间,如论哪扇门动,夹疼的都是他,唯有将两扇门都推开。”刘擎十分贴切的将张邈处境形容了一遍。

    臧旻表示: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主公,夹着难受,走开不就得了!”大聪明突然说出惊人之语。

    不考虑特殊语境,典韦所言,确实是最好的法子。

    角度清奇!

    “奉孝,你可有主意?”

    出谋划策这种专业领域的问题,刘擎还是问起了专业人士。

    奉孝正与甘来眉来眼去,举觞共饮,突然被刘擎打断,于是灌下了酒,回道:“主公,张邈之事,简单,如典韦所言,走出夹缝即可。”

    臧旻困惑不已,皱着眉头看着这个不太合礼数,不太尊重自己主公,以及他这个主人的年轻人,感觉此人,颇为狂妄,真不知渤海王为何会将之带在身边。

    “奉孝,好好说话!”

    刘擎已经听出郭嘉话中有话,又没有完全听出话中的话。

    “主公,臧府君。”郭嘉冲上位拱拱手,道:“敢问,这天下,除了董卓与袁绍,谁的兵马最多,谁的兵马最强壮?”

    刘擎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

    如今各郡兵马加起来,已经接近四万,还有下面坐着的督瓒帐下,还有两万边军,这些可不是杂鱼兵马,都是拥有制式甲胄兵器的正轨军。

    而臧旻紧锁眉头想了想,于是到:“放眼天下,董卓袁绍之外,西凉马腾,军势最盛,如今雄踞武关,替董卓防着袁术,另外,幽州公孙瓒,帐下幽州突骑骁锐异常,白马义从精于骑射,兵锋最锐。”

    还有呢?

    刘擎等着呢!

    然而臧旻却说完了,然后看着郭嘉。

    郭嘉也神情变化,面色复杂,又看了眼刘擎,好似在说:主公你看你过于低调了吧,都没人知道你的厉害!

    于是郭嘉头微微仰起:“有一人,黄巾未乱,他便整训兵马,料敌于先,而后驰骋天下,平定各路黄巾,最终更是手刃张角,助皇甫嵩将军取得大胜。”

    臧旻听进去了,突然看着刘擎。

    “有一人,鲜卑入境,大杀四方,他抛下新婚的夫人,毅然赶赴边郡,擒贼杀敌,深入草原数百里,手刃鲜卑族领魁头之首。”

    “有一人,南匈奴叛汉,河东告急,他骤然出兵,奔袭五原,擒杀叛徒王智,又南下击溃南匈奴叛军,将南单于王庭,夷为平地……”

    “咳咳!”

    刘擎轻咳两声,试图某人点到为止。

    臧旻也是有眼力劲的,一听黄巾事迹,便知郭嘉所说的就是渤海王刘擎。

    心想难怪刘擎喜欢这个年轻人,说话也太好听了。

    “府君,我所说之人,乃是我主。”

    “渤海王兵锋,自当不可小觑。”

    臧旻也换了称呼,他觉得郭嘉措辞有些夸张,但基本也符合事实,自从刘擎做了雁门太守,雁门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鲜卑抄掠的事,如今,太原往来雁门的行商都变多了,因为雁门郡多了许多草原特产,还有人采买了大量的石炭。

    “鲜卑大兵压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