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_第一百四十七章 诸葛亮与诸葛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诸葛亮与诸葛瑾 (第2/2页)

最高叩首礼,这波cao作,是要将诸葛氏直接带飞啊。大汉最重名望,出身无非门生故吏,和师道传承两种,诸葛氏在琅琊国或许还算得上望族,可在徐州,便不够看了。诸葛氏祖上最阔的,不过是先汉时先祖诸葛丰做过司隶校尉,与汝颍之地,南阳帝乡的那些三公世家相比,相去甚远,至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五世三公的弘农杨氏,更是给他们提鞋都不配。可若是两位儿子能拜胡昭、蔡邕、荀爽他们中的任何一人为师,那便是家族的一大步,他日师尊举荐,便是平步青云,若能抓住机遇,成为国之重臣,亦非不可能。恍忽间,诸葛珪忽然觉得诸葛氏将要飞黄腾达了,二子说不定能达到先祖诸葛丰的高度。刘擎若是知道诸葛珪所想,一定会狠狠的鄙夷一番。即便没有渤海王扶持,即便你老人家英年早逝,即便诸葛氏背井离乡举族搬迁,寄人篱下,两位依然是人中龙凤,一人是吴国大将军,一人是蜀国丞相。达到先祖荣光,格局实在是小了。“君贡请起!”刘擎连忙上前将之扶起,“既是大汉英才,本王自当尽心培养,本王说了,大汉的将来,总是要人来守护的。”“大王或许是举手之劳,不过于诸葛氏而言,实乃再造之恩!诸葛氏愿全族追随大王!”诸葛珪说着,话音都有些发颤。可惜,诸葛珪能力平平,不是属性者,估计他将所有的天赋,都点在了生孩子上。将二子之事敲定,刘擎阳都之旅,便算大功告成。为了大汉,属实cao碎了心,不仅建学校,还要亲自招生,实在是辛苦。下一站,便是琅琊国都开阳了。刘擎在阳都宿了一夜,第二日,便安排人送两位诸葛后生前去魏郡,而前去开阳,刘擎索性带上了诸葛珪,一来以诸葛氏名望,在开阳更能说得上话,二来便是诸葛珪如今成了琅琊各方势力中的自己人,当有分歧发生的时候,这一点就很关键了。经过两日行程,一行人到达开阳县,相比阳都县的随性,此行便变得郑重许多,刘擎是提前公开行程的,而在击败萧建之后,再堂而皇之的访问琅琊王,其中意味,不言自明。渤海王这是要给刚嗣业的小琅琊王刘容站台。望着开阳县外,旌旗避空,刘容亲自在此迎接,诸葛珪更无地自容起来。刘容上前,招呼道:“渤海王大驾,总算到了,小王有礼了!”刘擎招手回应,驾马上前,见着刘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面色苍白,弱不禁风,刘擎印象中与此状态最接近的,便是昔日颍川见到郭嘉去勾栏的时候。“都是刘氏子弟,琅琊王客气了!”“请入城一叙!”刘容一挥手,身后挪腾出一条通道。刘擎率人跟上,一同入城,赵云兵马,留在了城外,而赵云则随刘擎一同入城。两人入城,人群之中,一双阴鸷的眼睛正死死盯着两人背影。琅琊王府虽规格不错,但和刘擎位于渤海国的渤海王府一比,就相差较大了,同样是王,待遇是不一样的。刘擎的父亲,老渤海王,那是桓帝亲弟弟,自古父亲没了,便是长兄为父,桓帝对弟弟,也是没得说的,虽然期间有佞臣挑拨,但桓帝临终时,依旧为弟弟恢复了爵位。渤海王府,也是犹为气派。“一入琅琊国,便与琅琊相冲突,琅琊王不会怪本王多事吧?”刘擎笑着提起此事。这件事,刘容求之不得,甚至恨不得弄权的萧建去死,如今萧氏被贬黜的下场,其实也已经很惨了,因为底层是十分艰难的,特别是从高位一落千丈来到底层的,那些曾经被踩在脚下的人,都会反过来踩你一脚,或很多脚,甚至直接将你如蝼蚁般碾死,也不时不可能。这也是刘擎愿意与萧氏交易的原因,以萧氏的处境,多半是渐渐弱小,最后消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