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得荀氏高才,高氏兄弟对戈 (第2/2页)
是否进兵,高干能否将之挡住。” “主公放心,高干所驻的强县,乃是高顺进军必经之路,一时间,恐怕不会这么容易前来汇合。”逢纪说道。 “张辽在此,本公如鲠在喉,元图可有法子对付?”袁绍目光微眯,眺望敌营。 “张辽骑兵,以野战称道,出城作战乃是下策,而起张辽统兵有方,便是夜袭,也难成事。” 逢纪说了两个理由,其实还有别的理由,他没说,比如袁绍麾下的将领素质,自从失去颜良文丑之后,便落了一个台阶,后失去蒋奇高览之后,又落了一个台阶,如今他叫的上来名字的将领,虽有统兵厮杀的能力,却难以独当一面。 所以在逢纪看来,此战只有一个字:“守!” 袁绍目光转向西面,眺望群山,那是高干如今的驻军所在,强县。 强城头,高干看着率军兵临城下的高顺,心中也是感慨万分。 高氏族亲,终究还是刀兵相见了。 高顺昂头看着城头的高干,眨眼数年不见了。 “元才,数年不见,你倒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可真是命运弄人,你我兄弟再聚,竟同为颍川太守,只不过你这个太守,乃是佞臣所封,难道元才会以此为荣吗?”高顺缓缓开口,一上来就将袁绍打成叛逆,占领舆论高地。 高干看着高顺后的茫茫兵马,倒也不时惧怕,因为他知道高顺肯定攻不进来,因为城中驻军,倍于高顺。 面对高顺的质问,高干亦有些难以启齿,若从内心深处讲,他并不希望袁氏走上这条道,因为这是叛逆之路,是要灭族的,而且高氏作为姻亲,亦会受到牵连,而且随着袁绍渐渐势微,高干的这种直觉越加强烈。 为此,弟弟高柔想加入袁绍麾下时,高干直接阻止了。 高干一阵苦笑,但还是说道:“孝父,你不必挖苦于我,今日有我在,你进不了强。” 高顺随口回道:“若我说,我今日根本没有想进强县,我只是路过呢?” “你敢?就算过了强,暴露补给线在此,你又如何深入?” 高顺没有回答,而是扯开了话题。 “元才,渤海王仁德满怀,凡大汉子民,皆视如己出,无论是黄巾,还是外族,乃至袁绍旧部,或有过错,大王都会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今日我来此地,并非为攻城而来,而是专程告诉你,你还有回头的路,高氏亦还有回头的路,只要与袁氏断绝恩义,渤海王会给你们改过自新的机会的!” “作为降臣,被剥夺一切,贬为庶民?就是这样的机会?”高干反问道。 “助纣为虐,乃是取死之道!若心中还有高氏族亲,你好自为之。”高顺高声嚷道,言罢便挥手离去,顺着绕城官道,继续向东。 取死之道,好自为之,高顺的声音在高干脑中回想,若说在不在意族亲,他当然在乎,否则也不会阻止高柔,想着想着……诶? 高顺怎么走?他就这么过去,他的补给线怎么办?自己若向颍川发起反击,来个围魏救赵,他怎么办? 望着高顺军徐徐而动,高干驻足良久。 “高府君,我军真的不出击,任凭他过去吗?”部将问道。 任凭他过去吗?高干也这般问自己,然而心中却没有答案。 “不急,放过其军,截其辎重,其军自乱,何须将士厮杀。” 高干嘴上虽这么说,心中却是明白,这是自己的拖延之术,他有十分不好的直觉,这一次渤海王的进攻,可能会是袁氏的末途。 高顺走出两里地,直到一名部将跟上,高顺警惕的问了一句,“后军可有追军?或是哨探?” “回将军,说也奇怪,毫无踪迹,那高干可是料到了我们有所提防?” 有没有料到,高顺还真不知道,高干为什么不追,他也不清楚,或许是那句高氏一族的生死,真的唬住了他,如今的局势十分清晰,汝阳被围已经是第三日,高干自然知道异常,这一战的结果,稍有思路的人,也都看得明白,袁绍不过是负隅顽抗,或叫困兽之斗,高干犯不着将全族搭上。 这一点脑子,高顺相信高干还是有的。 “后军放松戒备,不过警戒哨要增加,继续行军!” 高顺更改了军令,若他离开时,高干胆敢出城追击,高顺保证一定给兄弟留下个深刻印象。 战场无父子,兄弟也一样,何况还是分立两军,立场相悖。 “将军,我军就这般过去,那补给怎么办?”部将又问。 高顺笑笑,“放心行你的军,不会叫你们饿肚子的!” “去汝阳吗?” “不,径直向东,去西华县。” “张辽将军不是在汝阳吗?我军不去汇合?”部将又奇怪的问。 “正因为张辽将军粮草将尽,所以我们得去送粮草!”高顺语气转冷,显然已经不想解释。 部将虽然愈加纳闷,但也不时没有眼力劲,高顺将军这个冷劲上来,自己再废话,就要遭罚了,他放慢了脚步,回到了自己的军阵,心中犯嘀咕:自己都没带辎重,哪来的粮草,又哪来的送? 就在高顺军朝着西华县进兵时,西华县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西华县令戴琦,率领县兵封闭城池,并且将前来调配军粮的辛评一行软禁。 城外驻军顿时哗然,驻将杨丑马上将西华县团团围住,一边喊话城中,让戴琦开城,另一边,将西华变故报给了驻扎长平的张杨,面对变故,他也不敢贸然攻城。 县府,辛评虽双臂被缚,依旧对戴琦破口大骂:“戴琦jianian贼,背叛主公,你不得好死!” “反复无常的小人,待主公领兵杀到,必将汝碎尸万段!” 戴琦端坐县堂,巍然不动。 无论辛评骂得多难听,似乎都如不了他的耳。 辛评扯着嗓子骂了足足一刻钟,不仅骂他,还连带着堂上县丞主簿一起骂。 县堂一众人对辛评的辱骂可谓气得吹胡瞪眼,然见县令戴琦不为所动,他们也便按捺下来。 最后甚至连戴琦的祖上都问候了,最终声嘶力竭,方才停歇。 这个时候,戴琦缓身站起,走到辛评面前。 “君可知,戴某祖上何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