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3章 如何将地球深处的资源开采出来? (第2/3页)
现,特别是像超大型金矿,更不可能告诉外界。 第二个猜测就是我国掌握了先进的黄金开采技术,能够从地壳中开采黄金,这个猜测源于我国技术先进性和地壳黄金的丰富储量。 别看我们可开采的黄金矿场非常少,实际上地球里面的黄金储量并不低,根据有关学者估算,仅仅地壳中的黄金储量就有可能高达60万亿吨。 只是这些黄金埋藏很深,而且丰度很低,以人类目前的开采技术很难开采,这才是导致黄金稀少的原因。 如果我国掌握了更先进的开采技术,能够从地壳中开采黄金,那么拥有这么多黄金也就情有可原了。 只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情,如果我们有如此先进的采矿技术,又何必向全世界购买那么多的矿产资源,显然不合理。 按照正常情况下,当大家得知全球多出来这么多黄金,国际黄金价格必然会出现大跌,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现象。 实际上国际黄金价格并没有出现大跌,原因就是宇宙币和黄金锚定,让全球黄金的价值得以体现,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黄金是一般性商品。 虽然不可否认,黄金具有天然货币属性,但是在现代社会,黄金和货币逐渐背离,黄金的商品属性越来越得以彰显,货币属性越来越弱。 只是当潮汐国际货币银行将黄金和宇宙币挂钩的时候,黄金的价值不再是普通的商品了,而是重新具有很强的货币属性。 这时候,宇宙币的价值不再由黄金来定义,因为宇宙币的价值非常具体,拿着宇宙币可以购买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这些才是宇宙币价值的体现。 所以现在反过来,黄金的价值由宇宙币来定义,只要宇宙币的购买力不下降,就意味着黄金的价值不会下降。 按照这个逻辑,哪怕全球黄金再多,只要宇宙币和黄金之间有兑换关系,那么黄金的价值并不会因为数量增多而大幅降低。 显然宇宙币的价值不会因为多出这么多黄金而贬值,1宇宙币依然可以卖到以前同样的商品,宇宙币的价值依然坚挺。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际上宇宙币已经将黄金的价格给锁死了,实际上也是如此,自动宇宙币成为全球贸易货币以来。 全球黄金市场的买卖就没有可以获利的空间,全球黄金交易市场基本上已经是一潭死水,不再具有价格波动的参照意义,只不过是单纯的买卖场所而已。 叶子书以前还想建议国内开设黄金交易所,后来他提都没有提,因为他知道当宇宙币成了国际贸易货币后,黄金交易所存在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因为交易双方都会不自觉将黄金的价格和宇宙币做对比,高了或低了,双方都无法达成一致,也就没有了价格波动存在。 所以现在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基本上不具备价格指导意义,成了单纯的交易场所,很多以前庞大的黄金交易所,现在以其他贵重金属交易为主。 现在大家都知道潮汐国际货币银行手里掌握如此庞大的黄金储备,黄金更是和宇宙币绑定了,今后完全可以说,黄金就是宇宙币,宇宙币就是黄金。 叶子书自然也了解了一番网络舆论,由于潮汐集团是他旗下的产业,因此潮汐国际货币银行自然也是他的产业。 现在这家银行有如此庞大的黄金,也就等于是他的资产起码要比这批黄金的价值高,而这批黄金的价值高达60万亿元。 也就意味着叶子书的资产规模至少有60万亿元,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他旗下的资产规模比这个高得多。 只是因为他旗下的企业不会公布财报,这些企业到底有多少资产谁也不清楚,哪怕再厉害的资产分析师,也无法了解全面。 相比之下,使用这批黄金作为他的资产起点就非常合适了,而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妥妥能坐稳全球最有钱的宝座。 网络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是最多的,因为只要是和财富有关的,都很吸引眼球,因此各大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也乐于讨论这个话题。 甚至连他旗下的盛世传媒集团旗下的媒体也参与讨论和分析,完全不担心会将老板的老底给掀开了。 当然,也不乏嫉妒或眼红的人,以这批黄金来路不明为由,想要国家有关部门调查这批黄金的来源。 这个话题,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还是有很大的市场,不管是嫉妒眼红也好,还是真的想要知道黄金来路也好,都在建议有关部门调查清楚。 显然有资格调查这批黄金来路的部门只能是我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了,眼看质疑的人越来越多,有关部门不得不做出回应。 于是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通过自己的媒体平台账号,对潮汐国际货币银行的黄金来源表示知情,并且表示黄金来源完全合法。 至于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合法的,就没有必要披露了,总不能告诉外界,麒麟能源工业集团有钢铁变黄金的能力吧。 不过叶子书看了这些舆论,对至于黄金来历倒是不太关心,反而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来源猜测,吸引了他的注意。 不管是海底开采出来的,还是其他先进手段从地壳开采出来的,都涉及先进的采矿技术,而恰恰他本身就有这样的能力。 以前没接触到更高级的技术,他给麒麟资源开发集团的海底采矿技术已经算是非常先进了,但是显然这样的技术,并不能满足需求。 按照星际舰船的使用量,哪怕每年进口几十亿铁矿石,或者其他矿产资源,也生产不出多少艘10公里长的星际舰船。 虽然能够生产1公里长的星际舰船数量还是很多的,但是1公里的星际舰船,在太空中发挥的作用并不会很大,主要还是用于短距离运输需要。 例如将来在月球上建立矿产提炼厂,将从太空开采过来的矿石进行提炼,然后再拉回到地球,那么这个过程可以采用1公里长的星际舰船作为运输工具。 实际太空采矿和远距离运输,10公里长的星际舰船发挥的作用更大,成本更低,将是这些业务的主力船只。 那么问题来了,就算将地表上的所有矿产资源都开采完了,能够生产多少艘星际舰船?10艘还是100艘? 他虽然也无法准确评估,但是可以肯定,以地表存在的矿产,并不能生产太多的10公里长星际舰船。 那么只能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就是加大地球资源的开采能力,向更深的地下寻找资源,只是这么做的难度很高。 不仅需要先进的勘探技术,还需要先进的采矿技术,反正以目前的采矿能力,做这件事情难度极高,付出的成本自然也极高。 第二个途径就是先建造几艘10公里长的星际舰船,从太空要资源,只是太空到底有多少资源,目前还没有一个准数。 白虎科技公司虽然发射了大量的资源探测器,但是和广阔的宇宙相比,犹如大海里滴墨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