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5章 机甲利益分配和电种植技术规模化实验 (第4/4页)
在规模化种植实验阶段。”裴晴说道。 这能理解,毕竟从提出这个设想到现在,也只有两年左右的时间,现在进入到规模化种植实验阶段,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因为只要规模化种植实验阶段大获成功,就会进入到真正的规模化种植阶段,意味着这中间的所有技术问题都得到解决。 到时候就不是农村农业了,而是城市农业,直接在城市周边建设种植大楼,供应整个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 这种模式相比传统农村农业,一是市场反应非常快,因为距离需求端距离最近,可以更方便满足居民需求。 二是中间成本更低,首先就是运输成本大幅节约,其次就是冷藏保险成本大幅节约,最重要的是损耗率非常低。 这才是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居民手里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中间商需要承担非常高的损耗率,制定销售价格的时候,必须要把这方面的成本考虑进去。 “看样子他们这是要颠覆农业生产方式呀!”叶子书感叹地说道。 “确实如此,而且在小规模化生产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往我们都是讲究规模化生产,以此降低成本。 而他们这种生产方式,就算是小规模化生产,也不会大幅增加成本,有利于个性农业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值规模。”裴晴笑着说道。 我们吃的农产品种类,好像品种就那么多,实际上农产品的品种绝对非常多,只是工业规模化生产,必须要抛弃一些小品种需求,以此来降低成本。 今后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居民花费稍微贵一点的价格,也能享受到众多小众化的农产品,自然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产值规模。 随后叶子书直接登录麒麟农业发展集团的电种植基地,种植车间光线非常低,因为怕光线对农作物产生额外影响。 加上整个种植过程都是全自动化,人工智能通过非常灵敏的感应组件,可以在人看不清的环境下,进行所有的作业cao作。 车间非常封闭,营养液和空气供应,都是通过专门的通道进来,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使用任何农药,算得上是绿色环保。 他和裴晴看完生产环境后,立即就超级万城基业、麒麟农业发展集团和麒麟木材工业集团,以及郭东梅召开了一次线上会议。 就电农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规模化生产当中,到时候会在城市周边建设大量农业生产大楼。 在农业大楼建设方面,叶子书建议使用麒麟木材工业集团的优质木材来建设大厦,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目的就是尝试使用木质结构来建设高层大楼,现在基本上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将来使用期限到了,很有可能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哪怕有技术手段来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成本绝对比使用木质结构的建筑高得多,所以这是一种新的建筑方式探索。 第二个目的就是木质结构建筑的建设周期要短得多,工厂里面模块化生产,建设过程就是组装过程,而且还非常环保。 如果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麒麟农业发展集团想要短时间内建设大量的生产大楼,是很难实现的,这种方式很好解决建设周期长的问题。 第三个目的就是人为增加成本,这个说法有点匪夷所思,其实不难理解,由于电生产技术效率非常高,同样的价格,利润率要比传统农业高得多。 但是如此高的利润率并不是好事,如果能够将其中的部分利润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更加具有价值和意义。 不然的话,如果他们的利润率太高,必然会导致国家取消他们的农业税,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所以合理控制利润率非常重要。 能够建设高楼的木质材料,必然是非常高端的材料,价格非常高昂,比所谓的钢筋混凝土成本高得多。 他一直想要推广先进的木质建筑,只是效果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起到一定推广作用。 合理利用手里的资源,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精髓,电种植技术必然引起全球关注,自然也会让全球关注这种建筑方式。 最后叶子书提到预售制农业发展模式,不管如何,农业生产周期肯定比工业产品要长,特别是对质量严苛的农产品,生长时间必须要足够。 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更加精准把控市场,成了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预售制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某种程度上还是起到一定作用。 因为在数据统计下,预定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和市场总体需求占比基本上大差不差,有利于麒麟农业发展集团合理安排各个农产品的种植比例。 这样就不会造成有些农产品大量过剩,而有些农产品却非常紧缺,既可以保证物价稳定,又可以减少企业损失。 最重要的是,预售模式可以直接帮助企业锁定市场,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外,有利于巩固麒麟农业发展集团的市场份额,甚至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 现在有社保基金在,叶子书也不怕这么做会损害普通农民,利益受损的还是农业企业,凭借麒麟农业发展集团的实力,进一步做大做强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除此之外,预售的产品还能带动配送服务业发展,以前购买农产品需要去超市和菜市场,或者是水果店。 现在直接从生产基地送到消费者的手里,消费者不仅能够吃到最新鲜的农产品,而且配送服务还增加了产业链附加值。 正好未来几年,他旗下的机器人产能可能会过剩,到时候这些配送服务,又增加了大量的机器人需求,能够延后机器人产能过剩的时间。 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各方受益,是未来值得大力发展的模式,甚至在工业产品上,也可以推广,有利于减少工业品生产结构不合理,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