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市城(二) (第1/2页)
一个月时间。 安市城西城墙轰了无数次,轰烂了,立刻有人奋不顾身地扛着石料土方来填补。 护城河早就被填平了,唐军填起的土山离城头已经不远,安市军射下的箭矢不知有几万支,作用微乎其微。 杨万春眼里有一丝阴翳。 即便唐军再如何攻城,杨万春也有信心挡回去,唯独高延寿那边,杨万春是一点信心没有。 所谓的北部耨萨,不是靠着家族势力能上去么? 能力…… 高延寿的实力,为一方将领或许可以,却绝对不能为帅。 不是说手下的兵越多越好。 遥想当年,隋炀帝杨广一征高句丽,百万大军齐出,声势何其惊人。 事实上,杨广并没有后人以为的那么废,之前的灭陈之战是他挂帅的,即便不是惊才绝艳,好歹也在平均水准之上。 但是,百万大军,指挥的难度成次方的上升,而杨广偏偏又担心关陇世家借机生事,特意严令各部必须照既定方案执行,而这宏大的军团作战,偏偏又超出了杨广的指挥能力,崩盘就在所难免了。 杨万春看到唐军已经架起云梯冲上来,冷静地指挥着麾下迎敌。 “米丛,带人将他们打回去!” 米丛呐喊一声,挥刀带头冲了上去。 唐军悍勇,唐军装备精良,唐军力量极大。 米丛知道,只要有一丝松懈,唐军说不定就能立足城头,继而攻占整个安市城。 错步避开一刀,米丛旋身一挑,却被对面的唐军军士侧身避开,回敬了狠狠一踹,饶是米丛身强力壮,也被这一踹踢得后退两步。 只是这一点空隙,唐军军士已经趁机划破一名安市军的喉咙。 “组阵!三人压制一人!” 米丛迅速的下令。 城头就是安市军的主场,人多欺负人少是理所当然。 安市军组织起配合,唐军个体的优势就被一点点的抵消,战团之外的高句丽军士迅速的对城下放箭,阻隔城头唐军的后援。 压缩、再压缩,第一批唐军军士已经在拼杀中消亡殆尽,只剩下一名腿上负了伤的军士背倚箭垛抵抗。 “抓活口!”米丛狞笑着指挥军士围了上去。 军士狠狠地吐了口带血的唾沫,嘶哑着嗓子咆哮:“炮手,龟儿子的,开炮!耶耶叫你们开炮!” 米丛狂笑道:“不,他们不会开炮的!让我们把你抓起来,吊在城头上示众!犯我高句丽者……该死!” 米丛反应极快,沿着箭垛快速的翻滚。 其他安市军没有反应过来,一枚炮弹呼啸着落下,将那名唐军军士带数十名安市军军士一起送入轮回。 唐军这一次的炮弹洗地极强,百发炮弹不间断地砸上城墙,瞬间城头成了一片遍地血rou的修罗场。 米丛连滚带爬的冲下城头。 炮弹这玩意儿太不讲道理了,什么天棚,在它面前只是个笑话;什么甲胄,在它面前只是纸片。 “城主,没法挡啊!一炮下来,我几十号手下就成碎rou了!”米丛捂着嗡嗡直响的耳朵,大声向杨万春诉苦。 有过短暂失聪经历的人都知道,突然失聪,总会觉得自己听不清,别人也会一样听不清,本能的,那声音都会提得极高。 杨万春一言不发地推开米丛,自己率人扑上了城头。 炮再厉害,也得有人去守城,即便是粉身碎骨,也得用血rou筑起城墙! …… 北地秋色早泛霜。 “兄长,一个月了,大对卢,不,莫离支真要派援兵解围,就是骑海马也该到了吧?” 高惠真嘴里叼了根微微泛黄的草茎,无视天上乱飞的热气球。 不就是手雷么? 扔吧! 早死早投胎,免得受这无尽绝望的折磨。 收拢残军据山而守时,还有五六万人马,如今只有四万不到了。 损失的人手中,唐军真正炸死的不过两千人左右,其余的则是绝望之下降了唐军。 对于投敌这种事,高惠真这个暴脾气一开始是极恼怒的,恨不得尽斩叛徒;如今的高惠真对此已经麻木了,甚至能一脸平静的目送军士下山降唐。 习惯的力量真可怕。 初秋或许对大唐绝大多数地域来说都不算太凉,对辽东地域来说,早晚间却让人难耐。 高延寿、高惠真出兵时,正值盛夏,哪曾准备了秋装? 还好这里是山林,只要愿意出力,取暖的柴火还是不缺的。 但是,这种孤苦与无助,却深深地扎进了每个人的心房。 高延寿眼里满是茫然。 莫离支,当真是要放弃我们了么? …… 平壤城中,渊盖苏文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