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一章 兕子听政 (第1/1页)
李承乾的位置旁再添了一把交椅,李明达端坐其上,立刻引来群臣排山倒海般的弹劾。 有背祖制、牝鸡司晨等词汇接踵而至。 李承乾冷笑:“祖制?孤的祖父立国,孤怎么就没听说过有这祖制?孤若登基,是不是放个屁都是祖制,都是对后代子孙的禁锢?” “牝鸡司晨,你们是在指平阳昭公主吗?” 娘子军在唐初可是威名赫赫,便是柴绍都被掩去了光芒,史上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公主,谁敢说她的不是? 消息若放出去,不需要朝廷动手,平阳昭公主在民间的拥趸就能将这些官员撕成碎片。 偏偏开国皇帝李渊在位时,被封为恒山王、后徙中山王的李承乾便已懂事,且极得李渊喜爱,想拿祖制蒙他,蒙不了。 说甚么道德,谈甚么规矩,一如李世民纳巢王妃,说就是有鲜卑血统,你能奈其何? “本公主不是以朝臣的身份进殿,而是以内相的身份进来,有问题吗?” 李明达的聪慧不是吹出来的,很快从刁钻的角度回击。 事实上,内侍省又称内庭,虽然初唐并未让他们干政,但班子的架构是齐的。 天晓得李渊当年是怎么想的,难道是怕与关陇门阀翻脸导致朝堂瘫痪? 内庭虽然不干政,听政权还是有的,所以李明达以内庭的身份出场,还真让人无法反驳。 “臣等碌碌无为,有愧大唐俸禄,请殿下准许致仕。” 虽然头不太铁,奈何李承乾太气人了啊! 二十余名暴躁官员当场请辞。 暴躁脾气哪家行,请找东宫李高明。 “吏部,立刻收了他们的告身,子孙后代永不录用。御史台,对他们进行监察。” 所有人对太子的脾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贞观天子需要名声洗刷玄武门之变,太子不需要。 贞观天子需要忍辱负重,安抚大唐内部,以便汇聚力量对外; 此时的太子,接掌的是如日中天的大唐,除了遥远的大食与高耸的吐蕃,再无一合之敌,是故意气风发,行事凛冽。 朝中重臣满脑子浆糊,王恶也有点懵。 这剧情,神展开了啊! 因为李明达挺过了要命的病患,所以健健康康的活下来了,反而因此参政了,怎么感觉像另一版的武则天了? 李承乾拉上李明达掌权,很大的一个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 “王相,说说你的意见。” 李承乾点名。 王恶无奈地站了出来:“臣以为,商高宗武丁的王后妇妌、妇好,率军四方征战;晋平南将军荀灌十三岁突围;隋谯国夫人冼英保岭南安定;本朝平阳昭公主娘子军威名赫赫。” “当年隋乱,又有多少无名女子同样cao刀上阵。由此可见,并非女子不如男,只是没给她们用武之地罢了。” 这话绝不违心,在大唐这个奇特的环境,正史上有多少奇女子竞相登场,武则天、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韦后,哪个不能让后朝闪瞎眼? 这绝对是所有封建王朝里女性地位最高的时代,这个大势,王恶逆不起。 晋阳公主上朝听政,消息通过迅速扩散出去,儒生们一片哀嚎,大叹人心不古、牝鸡司晨,却被自家婆姨、别家婆姨拎着笤帚,打得鸡飞狗跳的。 才吃了两日安生饭就忘本了,没有娘子军,大唐一统有那么快? 没有国难时节持刀厮杀的婆姨,你们这些王八羔子能活到现在瞎哔哔? 据传闻,某坚决反对女子掌权的国子监司业,已经在家跪了三日的搓衣板。 大唐的女子,就是那么豪横。 东市梅谱客栈的评书,反复在讲冼夫人与平阳昭公主的故事。 女人花的婆姨主顾数目,在几乎已经很难增长的情况下,竟然出人意料地涨了一成。 据说,这是因为王相在朝堂上支持晋阳公主议政而得到婆姨们的认可。 然后,陈诗语这个懒婆姨竟然成了长安婆姨界的风向标。 婆姨们都羡慕呐,同样是腰粗、腿粗,韶华如驶,咋陈诗语的男人就不纳妾,还不去青楼赢取薄幸名呢? 驭夫有术啊! 陈诗语吃吃笑得像胖狐狸,却没法回答。 夫君爱惜羽毛,不肯纳妾呢,本夫人也没办法啊。 …… 明年春,要开恩科。 这一点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毕竟大唐现在的疆域太广,有无数的官吏位置需要填补。 问题是,准许女子参考,成绩一视同仁,究竟几个意思? 步子大了,会不会扯到裆? “怎可让女子与吾等同考?有辱斯文!” “嘿,你们祖师爷有教无类,想不到教出一堆心胸狭窄之辈。” “要是连女子都考不过,买块豆腐一头撞死吧!” “兄台,为甚得是豆腐?” “那样就有豆腐脑了啊!” “兄台高见!” “惭愧惭愧,小姓高,名见。” 事实上,除了少数心理素质特差的,多数人对此不以为然。 不排除家境优渥的女子受过系统的教育、甚至文采还能胜过许多男子,再算上朝廷公派先生启蒙也不分男女,但女子仍旧撼动不了男子在科举中的绝对地位。 毕竟,真能十年寒窗的女子,基数太少啊! 消息仍旧让不少闺阁中待嫁的女子、已然成家的婆姨蠢蠢欲动,然而只有未嫁能正式去官府报名自举。 婆姨,毕竟要顾自己的家啊! 唯独小王庄对这个消息几乎没有反应。 科举能做官,小王庄学院、小王庄铁路技校出来的就不能当官吏了? 准许女子科举,呵呵,看看铁路署丞王大妹如何? 都是小王庄玩剩的好么? 王大妹现在整日手忙脚乱,薛定谔饿了、薛定谔半夜醒了、薛定谔尿了、薛定谔哭了、薛定谔拉片片上了…… 咋感觉比扳火车还困难啊! 要不是还有薛磐笨手笨脚地帮忙,王大妹能疯。 “看看,你娃儿一天到晚地折腾,比你还烦!” 薛磐只能赔笑哄着全家大功臣:“婆姨说的都对!婆姨最辛苦!吃了这碗蛋羹,接着吃岭南的木瓜。” 不用问,绝对是薅王恶家冰窖里的木瓜。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