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_第二百二十九章 《哪吒》首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 《哪吒》首映 (第2/3页)

分析估计是因为现在的电影上映第一天的时候,除非宣发很弱,基本围脖上电影差评都还比较少。”

    “这点我们以前有经验,所以这次发行。我们也组织了B站,知乎,逗瓣,贴吧,小红薯等等相对小一些的平台的知名人士去看,但是效果...”

    助理说了这些后,顿了顿:“好像在那边的平台,也不是特别理想。”

    “这很正常,没关系,我本来也就没希望这些KOL能真的带动大众的风气。”

    而韩升听完之后,倒是没有特别的反应。

    前两年还好,如今这个时代,只有核心粉丝才会为了这些知名人士的推荐,就过去看。或者说,就相信他们推荐的词句。

    但实际上,打脸粉丝的行为又太多了。

    尤其是很多KOL心里在意的不是粉丝,而是流量——换句话说,只要有流量,有钱,很多KOL也不是特别在意别的东西。

    蹭热度的时候,或者收钱宣传的时候,那就是什么煽动性强,或者什么给钱的人给了标准,就怎么说。毕竟前者能有名气,后者能有钱赚,还能给业内好印象,下次宣传还找你。

    至于后续如果翻车了,那时候就需要自己的粉丝出来洗,以及自己删评...

    顶多删掉之前的动态,当作无事发生。

    我都删了你还想怎么样?

    这么网络暴力我,小心我玉玉症啊!

    诶,对了,在玉玉症之前,我可能还能做一期《我遭受了一场无法抵抗的网络暴力》。

    诶,又是一波大热度...

    最后的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再道个歉,顺便洗白一下自己,避重就轻也是常规cao作了。

    所以这些人用前两年的经验去做宣传,肯定是和现在的状况不一样了,没有可比性。现在这些宣传,前期受众,依旧是核心粉丝。

    带动路人的效果弱了,毕竟路人也是吃一堑长一智:

    听信了你的话去看了。

    结果看完不好看,回来抱怨几句,还要被这人的粉丝各种攻击。何必呢,钱也花了,又不痛快,还不如看看周边朋友的反馈。

    “那,我们是不是之后也可以考虑,就不组织...”助理犹豫着问。

    毕竟这些人效果怎么样不说,钱,那可是不少收。

    或者说钱越到位吹得越好。

    “组织还是要组织的,就是规模嘛,可以根据影片预期票房调整。”韩升则早就想好了,有些坑,是要自己踩过了才记得。

    但更关键是踩坑后,怎么做才是最好的:“他们的意见虽然前期带动力不强,但是如果影片效果还不错,依旧是可以锦上添花的。”

    宣传不能只来自官方平台,营销号,以及剧组自身。

    各方面的都要有。

    当然这还不够,因为如今最重要的宣传,还是来自于普通观众之间的口口相传。最好是那种,能够发个朋友圈推荐一下子,点评一下子的。

    “好了,那边就持续关注着就行了。”

    韩升也就顺势转到下一个工作点:“我们的主要任务,依旧是直接面向观众的那边。”

    “首先,还是要持续关注逗瓣开分,这对于电影成功还是个很大的助力;然后抽电影票,观众在各平台发影评反馈的抽奖也要继续;最后还是那些直面观众的广告,别忘了今天要加倍...”

    他们其实早就开始投了。

    五一档。

    当时主要就是在电影院开播前的广告投放,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那时候就放了很多预告片,然后也宣布定档暑期档。

    这些,最终还是要归于传统的宣传。

    制片方可以用多种多样的途径去宣传,却绝对不可能代替传统的那种无差别广告的威力。

    总之,投放完毕,然后就等下午,以及尤为重要的晚上了。

    ...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哎哟,这哪吒可长得真是不怎么好看...”

    下午3点,公司里,张立斌正在浏览者手机APP,试图给今晚自己和女朋友的约会找一部电影看。最好是那种,下了班之后吃个饭,再看部电影,然后时间也不会太晚的那种...

    毕竟再晚,回家之后就没有安排了,

    岂不浪费。

    结果看来看去,周围的影院合适的场次就四个。两部《哪吒》,一部《银河补习班》,一部《跳舞吧!大象》。

    《银河》就不用看了。

    张立斌跟所有如今的年轻人一样,面对已经口碑上被判了“一般”的电影,基本上如果不是粉丝的话都不会倾向于看它,而是看新电影。

    说不定会有惊喜呢。

    然后就是《哪吒》和《大象》了,他本来偏向后者,毕竟开心麻花演的喜剧...

    他本就喜欢喜剧。

    前者是个动画,他老早就不怎么看动画了。

    但今天点进去还有个事情,那就是上来就是个《哪吒》广告,并且还送了一张5块钱的劵。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张立斌心中稍稍一动,这个还算有点诚意。

    因为现在很多开屏广告就是纯广告,实际上用户看了并不感兴趣,还要麻烦的点击关闭,一不小心点歪了还会立马跳进别的APP的广告页面。

    贼烦。

    这个还好,但显然这个金额也不足以引诱着他过去买票。

    所以他关掉广告,浏览了这么四个场次,最终点进去看《大象》的票的时候...发现这部电影上座率,有点不咋的。

    犹豫了下,他决定看看预告片。

    结果好家伙,哪吒光是预告片,就又五六版...

    于是,张立斌最终还是选择把这个问题交给女朋友,发过去道:“我看了晚上的场次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跳舞吧!大象》比较合适,选哪个?”

    他本来还想推荐下自己喜欢的喜剧。

    现在却想了想,放弃了。

    “《哪吒》。”谁知道女朋友那边并没有和他一样反复犹豫,几乎是秒回。

    好家伙,一看又是周五在摸鱼。

    当然更关键的是:

    “哎,你咋这么快就决定了?”

    起码也得看看海报,看看预告什么的,或者更深一层的看看评论啥的。

    女朋友那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